一种基于自适应PI控制器的交流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0400.0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PI控制器的交流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实际电压值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电压参考值的偏差确定所述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实际电压值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电压参考值的偏差所对应的系数;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基于所述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实际电压值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电压参考值的偏差所对应的系数修正所述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的交流电压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优化了积分响应速度和交流电压偏差。对于提高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电压外环控制响应速度,有较显著效果,可以指导工程实际运行。

    一种可控换相换流器的仿真模型及其仿真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42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0968.6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换相换流器的仿真模型及其仿真方法和系统,包括整流侧模型、可控换相换流器模型、逆变侧模型以及控制系统模型;整流侧模型、可控换相换流器模型以及逆变侧模型依次连接;控制系统模型分别与整流侧模型和可控换相换流器模型连接;其中可控换相换流器模型运行在第一时间步长的仿真机中,整流侧模型、逆变侧模型以及控制系统模型分别运行在第二时间步长的仿真机中;第二时间步长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间步长,本发明通过将可控换相换流器模型运行在步长时长较小的仿真机中,将整流侧模型、逆变侧模型以及控制系统模型运行在步长时长较大的仿真机中,从而克服了仿真的时候步长造成的限制,进而满足了可控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精度要求。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通用构网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41299.4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通用构网型控制系统,包括:交流频率参考生成模块获取输出交流频率与相位的参考值,实现子模块能量‑交流频率等价映射的自主频率构建;功率计算模块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交流电压参考生成模块获取输出交流电压参考值;虚拟导纳限流模块获取换流器交流电压调制波,在交流侧实现基于虚拟导纳原理的多目标控制;直流电压参考生成模块获取输出直流电压参考值;环流抑制模块获取环流抑制电压参考值;补偿调制模块获取每个子模块的开关信号;在直流侧实现基于补偿调制的多目标控制;本发明使用同一套控制系统,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场景下的控制目标需求,能够在不同控制目标之间进行灵活无缝的切换。

    一种新能源基地直流汇集枢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00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81052.0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基地直流汇集枢纽系统,包括:直流汇集母线,所述直流汇集母线包括至少2类直流端口;所述直流端口以并联方式接入所述直流汇集母线;所述直流端口的类别包括: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当新能源场站输出直流电压时,新能源场站的直流侧正负极端口分别接入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当新能源场站输出交流电压时,新能源场站的交流侧接入汇集换流站,所述汇集换流站整流的直流侧正负极端口分别接入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风电、光伏、水电或以上几种组合的清洁能源汇集并网和远距离送出场景,使用场景广泛,优势效果突出。

    一种MMC子模块的故障分级诊断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02621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1237954.0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MC子模块的故障分级诊断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技术领域,诊断定位分为三级,分别是:故障相、故障桥臂和故障子模块级定位,三级定位依次递进,当上一级定位完成后再启动对下一级的定位,而不需要对各相的所有子模块电压进行不断监测与分析,大大减轻了MMC控制器的运算负担,并且三级定位依次配合,能够快速精确地定位故障子模块。(56)对比文件邓孟华;范春菊;宗明;倪春华;严震平;周佳卿.基于环流分量的同杆四回线选相方法.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全文.徐坤山;谢少军;袁小峰;颜晔.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故障快速诊断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第18期),全文.殷实;谭国俊.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MMC系统故障诊断策略.电工技术学报.2016,(第19期),全文.吕航;张涛;胡畔;孙文.基于子模块电压估算的UPFC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电力电子技术.2018,(第04期),全文.

    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送端频率稳定性的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32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7786.0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特高压直流系统送端频率稳定性的协调控制方法,属于特高压直流外送系统送端频率稳定性领域。首先,结合送端系统最大调频备用容量和扰动后的不平衡功率,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系统调频需求,提出了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多时间尺度调频控制策略,使其同时具备惯量支撑与一次调频的能力;其次,结合同步机一次调频最大备用容量,设计了特高压直流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的死区值,实现了不同场景下特高压直流系统惯量支撑与一次调频作用的自适应切换,在保证送端交流系统频率稳定的同时实现同步机调频能力的充分利用;最后,分析了不同场景下频率支撑协调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特性,进一步凸显了其相比于现有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一种新能源基地直流汇集枢纽系统及其对应的联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964332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096016.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基地直流汇集枢纽系统及其对应的联合系统,包括:直流汇集母线,所述直流汇集母线包括至少2类直流端口;所述直流端口以并联方式接入所述直流汇集母线;所述直流端口的类别包括: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当新能源场站输出直流电压时,新能源场站的直流侧正负极端口分别接入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当新能源场站输出交流电压时,新能源场站的交流侧接入汇集换流站,所述汇集换流站整流的直流侧正负极端口分别接入能源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风电、光伏、水电或以上几种组合的清洁能源汇集并网和远距离送出场景,使用场景广泛,优势效果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