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3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590034.5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比例标准的校准方法及量子电压测量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工频交流电压E施加在1kV电压比例标准励磁绕组W11W12和比例绕组W21W22两端以及辅助标准A的一次绕组两端;将辅助标准B的一次绕组依次与所述1kV电压比例标准比例绕组W21W22的二次输出绕组1、2、3……N连接;通过量子电压测量系统依次测量出辅助标准A和辅助标准B二次输出电压的相对误差ε′i,i=1、2、3……N;根据所述相对误差ε′i,确定1kV电压比例标准在工频交流电压E下的比例误差,获得电压比例标准的1/N、2/N、3/N……k/N变比的误差值。从而,提升现有电压比例标准溯源的不确定度水平,提高高电压大电流计量领域的量子化溯源应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89565.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计量芯输出负荷数据准确性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控制用电设备电力线上串入录波器,打开用电设备,录制用电设备工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经主控制器输出测试波形;将电压电流波形传输至主控制器,对电压电流波形与测试波形对比,获取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计量模组输出的波形数据的正确性。本发明可以通过波形对比准确的检测出电能表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7935.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计算光伏设备供应链碳足迹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周期数据建立所述光伏设备的一般化物质消耗与排放计算模型;基于所述链结构数据,构建所述光伏板生命周期的单向碳链结构;构建总排放量计算模型;分别构建所述光伏设备的生产过程功耗模型、运输过程碳排放估算模型及生命周期内碳减排模型;构建所述光伏设备的生态足迹模型,依据所述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到光伏设备的供应链碳足迹。本发明的实施能够确定光伏发电行业的碳足迹与光伏设备供应链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能够结合光伏设备的碳减排量,计算光伏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环节的碳排放,以评估光伏设备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521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25761.2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计量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集负荷数据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负荷录制设备模块,接在用户总线处,录制并存储用户电器的不同信号的瞬态变化数据、不同信号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用户的用电信息;负荷监测终端模块,连接用户电器,获取电器的用电数据,并将所述用电数据上报至负荷监测管理模块;负荷监测管理模块,采集用户电器负荷数据。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各种场景的负荷运行数据进行准确监测与录制,从而使非介入式负荷感知算法开发人员对负荷运行的特征进行更全面、更深入与更直观的使用,提高了非介入式负荷感知算法的研发水平,并实时监测用电信息,实现用电异常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9941.8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高电压计量站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雪 , 刘浩 , 李鹤 , 熊博 , 古雄 , 姚腾 , 杨洪 , 肖凯 , 吴良科 , 刘方明 , 陈骁 , 李志新 , 徐敏锐 , 卢树峰 , 黄天超 , 朱欢 , 马笛 , 万家乐 , 周峰 , 殷小东 , 雷民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式低频标准电流互感器,包括:一次绕组W1、二次绕组W2、主铁芯C2、以及补偿回路,其中一次绕组W1通入一次电流I1,在二次绕组W2和补偿绕组WB内会感应电流,补偿回路用于在一次绕组W1、二次绕组W2在主铁芯C2上感应的磁通不为零时,通过补偿回路输出补偿电流,使得整个自平衡式低频标准电流互感器达到反馈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17441.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光纤及装配器具,包括:相连接的信号传输光纤、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和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形成的螺旋结构位于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外部,且所述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起始点、所述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终点、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起始点、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终点以及所述反射器在空间上重合,以使得各自形成闭合空间。本发明减少内部待测电流的移动或者外部信号对传感光纤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传感光纤的测量精度,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易实现,且不用通过设计复杂电路来实现漏磁补偿,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10905.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1R35/02
Abstract: 一种用于评估光纤电流互感器熔接质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熔接后的测试电流、出厂时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校准参数以及完整测量范围内线性补偿参数;步骤S102:根据传感环熔接误差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准确度偏差数据库以及完整测量范围内线性补偿参数,将测试电流与出厂时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校准参数进行比对,得到现场熔接与出厂情况在完整电流范围内的测量偏差;步骤S103:根据测量偏差认定熔接质量是否合格。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在不增加现场试验电流的测量点和范围的情况下,实现现场熔接质量的准确判别,保障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全量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9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60550.2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7/18 , G06Q50/06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光伏发电单元隐性碳排放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光伏单元中光伏组件的材料结构和电路结构数据,基于所述材料结构和电路结构数据,建立所述光伏组件的内部能量损耗计算模型;基于所述内部能量损耗计算模型,计算所述光伏组件的内部光损耗和内部热损耗;将所述内部光损耗和内部热损耗,作为所述光伏组件的总能量损耗,基于组合边际排放因子,将所述总能量损耗转换为所述光伏组件的隐性碳排放量,通过所述光伏组件的隐性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光伏单元的隐性碳排放量。本发明的应用提高了光伏设备碳排放计算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717441.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感光纤及装配器具,包括:相连接的信号传输光纤、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和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形成的螺旋结构位于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外部,且所述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起始点、所述变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终点、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起始点、所述均匀螺距段保椭圆偏振光纤的终点以及所述反射器在空间上重合,以使得各自形成闭合空间。本发明减少内部待测电流的移动或者外部信号对传感光纤的测量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传感光纤的测量精度,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易实现,且不用通过设计复杂电路来实现漏磁补偿,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716522.6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监管与支持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nventor: 李小飞 , 周峰 , 胡浩 , 殷小东 , 雷民 , 王远东 , 刘波 , 王倩 , 胡浩亮 , 余佶成 , 聂琪 , 潘瑞 , 余也凤 , 王一惟 , 张一 , 张天华 , 尚炳鑫 , 鲍进
IPC: G06F30/27 , G06F18/2135 , G06N3/084 , G06N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包括电磁特征参量分析模块、电磁装置设计参数模块、收集训练数据集模块、训练网络模块以及设计方案评估模块。本发明对电磁装置结构设计过程进行了优化,使得设计过程简单高效,同时降低了运算复杂程度,且有效的利用了已有的设计案例数据。本发明优化设计方法完成了基于电磁特征参量的电磁装置参数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并且基于以往的设计参数库使设计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