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483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190894.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直流微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生成单元将采集单元采集的发电功率、荷电状态、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各自消耗的功率生成模糊控制量,控制单元通过模糊控制量对光伏阵列模块、储能装置模块、直流负载模块和交流负载模块进行控制,以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功率平衡。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适用于对光伏发电的控制,实现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通过源荷之间的协调控制避免了储能单元过充电和过放电,提高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90894.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直流微网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采集单元、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生成单元将采集单元采集的发电功率、荷电状态、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各自消耗的功率生成模糊控制量,控制单元通过模糊控制量对光伏阵列模块、储能装置模块、直流负载模块和交流负载模块进行控制,以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功率平衡。本发明采用模糊控制方法,适用于对光伏发电的控制,实现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光储直流微网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通过源荷之间的协调控制避免了储能单元过充电和过放电,提高了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48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71800.X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微电网分层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接入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当前能量路由器的工作状态;根据当前接入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与当前能量路由器的工作状态,通过能量路由器对微电网进行分层协调控制。本发明根据接入能量路由器的直流母线电压与能量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对接入能量路由器的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系统进行协调控制,提高了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以及通过能量协调控制器对储能电池SOC状态的监控,控制能量路由器的工作状态,实现了储能电池SOC值的自主调节,提高了能量路由器应变突发故障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7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810834925.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配置与评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评估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体系及每个指标的模型,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停电成本与分布式电源的投资成本建立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经济性模型,并将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模型和经济性模型作为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得到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最优配置。所述方法和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类型、位置与接入容量的同时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配电网未加入分布式电源和加入分布式电源后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确定所述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最优配置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7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34925.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配置与评估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评估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体系及每个指标的模型,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损耗、停电成本与分布式电源的投资成本建立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经济性模型,并将所述供电可靠性指标模型和经济性模型作为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得到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最优配置。所述方法和系统实现分布式电源类型、位置与接入容量的同时优化,并通过对比分析配电网未加入分布式电源和加入分布式电源后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确定所述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最优配置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1340108.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以柔性互联装置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功率作为决策变量,以柔性互联配电网的综合供电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依据经典模型预测控制,建立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其中,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包括:预测模型和滚动优化,预测模型为采用电压灵敏度的方法,对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各节点电压进行预测,滚动优化为采用自适应动态权重方法处理包含综合供电成本和电压偏差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运行调度的研究分析尚不足以满足当下的技术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340108.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互联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柔性互联装置;以柔性互联装置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功率作为决策变量,以柔性互联配电网的综合供电成本和电压偏差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依据经典模型预测控制,建立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其中,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包括:预测模型和滚动优化,预测模型为采用电压灵敏度的方法,对柔性互联配电网中各节点电压进行预测,滚动优化为采用自适应动态权重方法处理包含综合供电成本和电压偏差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柔性互联配电网的运行调度的研究分析尚不足以满足当下的技术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88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43730.8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海岛微电网全景监测系统,电网运行信息监测模块实时监测电源与负荷状态信息,按固定周期,通过LoRa通信模块将信息上传到信息中转基站,再送至远端微电网综合控制模块;地理气象信息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微电网所处的环境信息,按固定周期,通过LoRa通信模块将信息上传到信息中转基站,再送至远端微电网综合控制模块;生产管理信息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微电网的生产管理信息,按固定周期,通过LoRa通信模块将信息上传到信息中转基站,再送至远端微电网综合控制模块;远端微电网综合控制模块综合处理监测信息,判断电网运行状态,发出调控指令。基于上述多个模块的配合,能够保证海岛微电网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37942.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路由器的多微电网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边防微电网、海事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和能源路由器,所述边防微电网、海事微电网、直流微电网均与能源路由器相连,通过能量路由器协调边防微电网、海事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之间的能量流动,方法针对微电网的运行状态确定控制策略。本发明能够实现多个不同网架结构海岛微电网的联合潮流功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1127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16684.1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集群系统级谐振抑制方法,针对含多台储能装置并联运行的储能集群谐振问题,考虑从储能装置个体与集群系统两个维度的谐振抑制,通过谐振频率计算,在各台储能装置输出电流跟踪控制环节引入对应谐振频率电流负反馈构成虚拟阻抗抑制谐振,实现储能集群系统级谐振抑制。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当谐振频率发生变化时,可实时调整谐振抑制目标,具有良好的动态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