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67860.2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形状的快速预估方法,并公开了具有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形状的快速预估方法的系统,其中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形状的快速预估方法在实用DSR的基础上,分析了DSR边界的几何性质:针对同一失稳模式,不同的稳定裕度在安全域空间内对应一簇与DSR边界相互平行的超平面。基于该性质,设计了一种通过增加稳定裕度(第二故障切除时间)来快速预估DSR形状的方法。最后,利用IEEE 3机9节点、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73998.X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G01R31/00 , G06F18/21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将测量获取的或仿真生成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离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并构建样本集;利用构建的所述样本集,训练基于深度残差网络与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用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快速评估;将实时测量的电力稳态特征变量像素化,生成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所述融合模型处理生成的所述在线的三通道像素化图像,生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状态评估结论。如此,结合ResNet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型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评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06307.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调频能量约束的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计算系统在有功扰动下的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判断所述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是否满足频率稳定能量平衡判据,获取判断结果;当不满足频率稳定能量平衡判据时,确定每个新能源场站的可用调频能量;按照可用调频能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新能源场站的可用调频能量在所述频率最低点到达时间的上一时段依次加入调频序列,直至满足调频稳定需求时停止,完成系统频率稳定控制。本发明从能量视角出发将频率稳定等效为扰动能量与调频能量能否平衡的问题,随后将新能源调频对频率的贡献等效为能量方块,通过能量方块的叠加判别,保证频率稳定,同时最小化对新能源调频能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61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76879.6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机器智能实现方法。针对人工智能在计算分析领域几乎不能实用问题,基于数据‑结果多次迭代式求解来认知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简化知识空间,即知识轨迹获取过程用运行域来模拟和驱动机器智能,并在眼动行为轨迹与计算分析软件结合的注意力模型以及工作目标实现的任务和动作驱动力获取模型,这两者共同支持下实现机器智能依靠运行域获取任务、动作和完成目标。本方法提出机器智能运行域的框架结构,运行数据域和运行结果域建模方法,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描述方法等内容。本方法需要结合计算分析软件、眼动跟踪设备实现信息交互和意图感知,才能获得预计成效,能够解决计算分析的可解释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3014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053643.8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直流换流站联网与孤岛运行的切换控制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和运行方式判断模块;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柔性直流换流站、联网运行控制器以及孤岛运行控制器的运行信息,将所述运行信息发送至运行方式判断模块;运行方式判断模块,接收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运行信息,根据所述运行信息向联网运行控制器和孤岛运行控制器发送运行指令,解决现有技术尚未有针对柔性直流换流站联网、孤岛运行切换的有效控制问题。可以为柔性直流输电工系统的工程设计、调度运行等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04915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1293719.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谱半径确定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建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确定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的开环频率特性;根据双馈风机在开环运行情况下的开环频率特性,确定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等效开环过程方程;根据等效开环过程方程,确定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谱半径函数矩阵;确定谱半径函数矩阵的矩阵元素,根据谱半径矩阵元素生成谱半径函数曲线;根据谱半径函数曲线特性判断双馈风机在闭环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稳定性。本发明可以直接应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分析平台,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15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910973713.9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电力系统新能源最大占比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单机系统模型;确定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及新能源占比的关系式;确定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可以平衡掉的不平衡功率;根据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需要提供的平衡不平衡功率的调节功率;确定能源电力系统新能源占比。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7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973722.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调频的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新能源电力系统建立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根据新能源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功率、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向母线注入电磁功率和电力系统负荷吸收电磁功率确定新能源占比;确定新能源单机模型可以平衡掉的不平衡功率;确定同步发电机单机模型需要提供的平衡不平衡功率的调节功率;确定电力系统功率波动后频率偏差。本发明可以在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同时,简化分析计算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972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29515.0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测惯量的方法和系统,其通过采集的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组信息、新能源发电机组信息和网络信息计算得到考虑频率分布特性以及新能源发电惯量支撑能力系统等效转动惯量,并通过与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拓扑结构计算得到的系统等效转动惯量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电力系统的转动惯量监测结果。所述方法和系统计算确定的系统等效转动惯量能够更精确地反映统实际运行情况,而且通过与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和网络拓扑结构计算得到的更加精细化的电网等效转动惯量阈值进行比较,使得系统的转动惯量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所述方法和系统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工程适用性,能够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