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2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56528.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同步地分别获取GIS的金属屏蔽箱内部和外部的脉冲电流局部放电信号和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基于上述GIS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局部放电故障诊断方法,根据获取的局部放电信号和预设的局部放电故障判据,确定GIS局部放电故障。本发明由于采用悬浮屏蔽测量,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测量的脉冲电流局部放电信号和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更加准确;由于采用脉冲电流局放信号和特高频局放信号的特征值作为GIS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缺陷的依据,具有现场可操作性强、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可量化判断、易于实施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GIS局部放电故障的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256528.0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同步地分别获取GIS的金属屏蔽箱内部和外部的脉冲电流局部放电信号和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基于上述GIS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局部放电故障诊断方法,根据获取的局部放电信号和预设的局部放电故障判据,确定GIS局部放电故障。本发明由于采用悬浮屏蔽测量,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测量的脉冲电流局部放电信号和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更加准确;由于采用脉冲电流局放信号和特高频局放信号的特征值作为GIS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缺陷的依据,具有现场可操作性强、判断准确、反应灵敏、可量化判断、易于实施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GIS局部放电故障的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480514.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设备多层级关联的图像标注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图像质量识别标准对包括输变电设备缺陷的样本图像进行识别,识别出符合图像质量标准的样本图像;基于所述样本图像中输变电设备的设备台帐和设备点位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样本图像的基本属性标注至属性标签,所述基本属性包括提供所述样本图像的采集终端;建立输变电设备的多级标签,分别对所述样本图像中输变电设备中的多级标签中的每一级标签进行标注;每一级标签与其对应的上级标签为从属关系:从最高级别标签开始依次向下一级标签进行标注,生成多级标签。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00886.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背光探测器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制备方法,包括外延片,所述外延片的下端面溅射有N面电极层,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溅射有P面电极层,所述P面电极层包括有源区电极和背光探测区电极;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按预设角度设有脊波导,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还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隔离槽形成隔离区,所述有源区电极位于所述隔离槽的一侧形成有源区,所述背光探测区位于隔离槽的另一侧形成背光探测区,且在所述有源区与隔离区之间还具有无源吸收区;能够有效降低芯片后端反射率,抑制光反馈,改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纹波系数,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增加隔离槽时造成的后端反射率增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6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500886.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背光探测器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制备方法,包括外延片,所述外延片的下端面溅射有N面电极层,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溅射有P面电极层,所述P面电极层包括有源区电极和背光探测区电极;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按预设角度设有脊波导,所述外延片的上端面还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隔离槽形成隔离区,所述有源区电极位于所述隔离槽的一侧形成有源区,所述背光探测区位于隔离槽的另一侧形成背光探测区,且在所述有源区与隔离区之间还具有无源吸收区;能够有效降低芯片后端反射率,抑制光反馈,改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纹波系数,进而能够有效降低增加隔离槽时造成的后端反射率增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0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50261.4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博文 , 毛光辉 , 张兴辉 , 金焱 , 杨宁 , 高飞 , 庄添鑫 , 付慧 , 李丽华 , 贾鹏飞 , 杨洋 , 尚文同 , 朱家运 , 陈没 , 韩帅 , 廖思卓 , 孙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力变压器技术标准差异化比对方法,包括:根据收集的覆盖电力变压器相关的技术标准,确定电力变压器的技术标准,并将技术标准进行文本化处理,生成文本技术标准;根据文本技术标准进行第一预设层级拆解,生成各层级的预定格式技术内容;将电力变压器设备进行第二预设层级拆解,生成各层级的预定格式设备内容;利用知识图谱技术第一技术要求项目层级的内容以及第二技术要求项目层级的内容进行关联,构建电力变压器技术要点体系;利用知识图谱查询语言从电力变压器层级技术要点体系查找待查找结构的多个技术要求,并对多个技术要求进行比对,形成待查找结构的差异化技术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7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437531.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具体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构建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上层级、中层级和下层级电压协调控制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通过上层级、中层级和下层级电压协调控制模型求解获得最优解,根据最优解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电压控制;上层级决策区域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之间,以及区域和区域之间的交换功率;中层级在区域内部决策各馈线间的交换功率;下层级决策馈线上各台区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的出力;充分发挥不同电压等级间分布式资源的调控自主性,提高电压控制的鲁棒性,最终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最大化,促进可调资源跨层级协同互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71012.8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接入调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预设区域内的配电网系统划分为中压层和低压层;构建低压层电压优化模型,得到低压层控制策略;建立综合目标函数;求解综合目标函数,若有解,则将综合目标函数的解作为最终控制策略;重新划分低压层和中压层,计算得到净交互功率;得到新的综合目标函数,将净交互功率作为输入值求解新的综合目标函数;求解新的综合目标函数,设置净交互功率参考值,将净交互功率参考值作为净交互功率。本发明通过先低压后中压,动态博弈、集中‑分布式相结合区别于传统配电网分层分级电压控制所实行的“先中压、后低压”的策略,本发明中的策略更加贴近于现场实际需求,有效提高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868910.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运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三相并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并网点处的电网特征参量;基于所述电网特征参量调节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接口的并网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改造施工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责任明确、可靠性高,投资成本较低,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现场具体条件,与变压器有载调压、分布式新能源功率调节、配电网无功补偿等其他柔性调节手段结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0781.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优化运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时间尺度滚动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综合考虑系统架构及SOP、VSC的优化,首先进行日前优化调度,构建日前分层协调优化模型,对日前分层协调优化模型求解获得各个时段内的日前优化调度值;其次进行日内优化调度,构建日内短时优化控制模型,对日内短时优化控制模型求解,获得VSC和SOP的短时优化控制出力,根据VSC和SOP的短时优化控制出力,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进行协调控制;通过对当前已有的VSC、SOP等电力电子设备进行协调控制,可提高VSC、SOP有效利用率,降低改造费用,兼顾改造成本与网络运行优化效果,有利于消纳分布式电源,提高配电网资产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