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5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1677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72/50 , H04L41/0895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接入网切片的资源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各接入网切片的状态信息;将所述各接入网切片的状态信息输入到训练后的竞争深度Q网络模型中,根据所述训练后的竞争深度Q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各接入网切片之间的空口资源调度,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各接入网切片之间空口资源的调度,提高空口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1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35715.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中,所述热电取能单元包括导热层、绝热层、液态金属电极、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所述导热层设置两层,并沿电缆外侧壁的圆周方向并排环形设置,两所述导热层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形成一密闭的环形空腔;若干所述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环形排列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每一相邻的两所述P型热电材料之间设置一所述N型热电材料。本发明的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通过设置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同时,本发明装置还能够自供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缆测温装置的供电问题,且极大地节约电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1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235715.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中,所述热电取能单元包括导热层、绝热层、液态金属电极、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所述导热层设置两层,并沿电缆外侧壁的圆周方向并排环形设置,两所述导热层之间保持预设间距,以形成一密闭的环形空腔;若干所述P型热电材料和N型热电材料环形排列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每一相邻的两所述P型热电材料之间设置一所述N型热电材料。本发明的自供能的电缆测温装置通过设置热电取能单元和测温供能单元,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同时,本发明装置还能够自供电,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缆测温装置的供电问题,且极大地节约电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6990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080185.4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12/803 , H04W16/18 , H04W28/02 , H04W16/22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成本和负载均衡的LoRa电力物联网基站部署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LoRaWAN网络中电力信息采集业务和端到端业务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考虑跳数和负载均衡两个因素,根据基站的数量、位置以及分簇方式约束建立基站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规划的基站模型,得到基站的部署数目和位置。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满足跳数限制和负载均衡的条件下,使部署的基站数目最少,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且算法迭代速度快,性能好,适用于电力系统物联网中基站的大规模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05722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43508.6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英锐祺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终端设备通信协议一致性安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成针对通信协议标准状态机的形式化说明模型;步骤2、根据协议标准状态机的形式化说明,基于唯一输入输出序列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集,进一步根据检测环境与被测设备的具体情况转化成可执行的协议交互测试用例集合;步骤3、执行可执行的测试用例集合,观察被测设备的外部响应,对被测设备的响应输出进行内容符合性判定,判断其是否与协议标准预期输出相同。本发明能快速的检测物联网终端设备通信协议实现是否与协议标准存在不符,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89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135716.8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启动调试用无线电流采集系统,包括感应输变电线路或主变压器二次电流并输出对应弱电压信号的电流采集模块;对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并将采样信号转换为带时间戳数据帧的信号采集模块;所述带时间戳数据帧被无线模块发送至用户侧。本发明的无线电流采集装置采用开合式电流探头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测量和传输所用的线缆,不仅免去了大量放线工作,还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66488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635307.1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英锐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置组合的密钥生成方法和加密传输数据方法及系统,其中密钥生成方法包括:1、确定通信所使用的长密钥,所述长密钥长度为N;确定短密钥长度K和位置码长度m,N>K>m;2、确定位置码本,所述位置码本包括多个不同的位置序列及各位置序列对应的编号,每个位置序列为从N个位置中选择K个位置排列构成;3、随机生成长度为K的短密钥,短密钥前m位为位置码,查询位置码本中编号与所述m位位置码对应的位置序列q,将随机短密钥中的K个码元与长密钥中位置序列q所对应的K个位置上的码元进行运算,得到长度为N的加密密钥。该方法在保证加密安全性要求下能够减少数据帧发送密钥长度所需要的通信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113205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1155268.1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传感网络,包括S10:基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握手协议,建立各传感器之间的连接,构建得到传感网络;S20:采用传感器网络将各传感器获取到的输电线路状态信息传输至基站;S30:基站将输电线路状态信息传输至数据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11615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6288.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通信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中心主站、与所述中心主站连接的若干采集节点以及终端,其中:采集节点用于采集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调试时产生的数据,所述采集节点包括电源控制器,所述电源控制器用于接收终端主动发起的连接以及发送有关电源控制器主电源的数据命令,所述电源控制器中包含LoRa模块,其采用LoRa应用层协议接收LoRa广播,解析后作出应答;本发明采用LoRa通信,并设置对应的应用层协议,使得采集节点可以在不需要采集信号时关闭主电源进入待机状态,从而大大延长采集节点的工作和待机时间,更好地满足超/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启动调试试验的需求,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9062.1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方法,包括步骤:(1)一轮分簇路由通信开始,簇首记录簇内节点信息并传输至基站节点;(2)基站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3)基站选取适当样本数据集,用天牛须搜索算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得到对应簇集的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参数,再发送至各簇集节点内并存储;(4)每个簇集根据接收到的参数报文构建对应的BP神经网络,簇首节点对簇内成员节点上传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并将结果传输至基站节点,完成一轮分簇路由通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对初值敏感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减少了网络冗余数据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