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87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878004.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6/22 , H04W28/06 , H04W72/53 , H04W72/12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联邦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管理方法。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个联邦边缘学习框架,并制定了一个综合考虑计算、通信资源分配和边缘关联的模型,以最小化全局学习成本。再将该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资源分配和边缘关联,并据此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资源调度算法。先求解给定单个边缘服务器的训练组,资源分配子问题的最优策略,再通过降低复杂度的迭代为多边缘服务器边缘关联问题求解一个可行的策略,从而高效逼近原问题最优解。与传统的联邦学习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框架在全局成本优化方面优于基准方案,并实现了更好的训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7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78004.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缘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联邦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资源管理方法。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个联邦边缘学习框架,并制定了一个综合考虑计算、通信资源分配和边缘关联的模型,以最小化全局学习成本。再将该优化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资源分配和边缘关联,并据此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资源调度算法。先求解给定单个边缘服务器的训练组,资源分配子问题的最优策略,再通过降低复杂度的迭代为多边缘服务器边缘关联问题求解一个可行的策略,从而高效逼近原问题最优解。与传统的联邦学习相比,本发明提出的框架在全局成本优化方面优于基准方案,并实现了更好的训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43813.1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1S1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群三维协同定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方法仅采用GPS对无人机群进行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其方案是:无人机群中所有无人机将自身GPS定位坐标发送给承担计算任务的中心无人机;测试无人机群中两两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并将测得的距离信息发送给中心无人机;中心无人机将接收的距离信息构建成距离矩阵,根据距离矩阵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算法得到无人机群中所有无人机的相对坐标;中心无人机采用最小二乘原则将相对坐标向GPS定位坐标作变换,计算无人机的绝对坐标,发送给整个无人机群。本发明能减小GPS定位误差,准确估计无人机位置,可用于无人机群协同完成快递运输、灾情监测、农业生产、编队表演及作战任务的路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06533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79853.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6 , H04B7/0426 , H04B7/04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17 , H04B7/043 , H04B7/0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最大化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效率的波束赋形方法。本方法采用合理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功耗模型,综合运用凸松弛方法、权重因子迭代和Dinkelbach搜索机制等,主要解决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具有最大能量效率的发送波束赋形向量设计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考虑系统回程链路功耗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能够实现联合多用户发送波束赋形向量设计,在有效保证用户QoS需求的同时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40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889454.9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通信组网的线性相控阵天线管理装置,全连接结构毫米波均匀线性阵内包含子阵选通网络,通过子阵选通网络,能够将毫米波均匀线性阵划分为多个子阵;从无人机波束指向收集模块负责在入网阶段获取各个无人机的波束指向;从无人机链路预算收集模块负责在入网阶段获取各个无人机的天线增益需求;线性阵列管理模块负责完成天线子阵划分管理,划分后的子阵根据波束指向角要求形成单波束,完成实现对从无人机的波束覆盖。本发明通过将线性相控阵天线管理建模为几何规划问题,实现天线子阵划分,形成多波束,在满足波束间干扰管理、链路预算要求前提下,最大化波束主瓣覆盖范围,降低波束维护开销,实现无人机一对多通信组网。
-
公开(公告)号:CN1156657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64454.0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自组织网络领域中的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混合式信道分配方法,特别适用于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机制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环境中。首先网络簇首节点集中为新入网节点分配专用信道,能够确保各节点时敏业务的可靠传输;同时,考虑到各节点的专用信道具有在空间上能够被其两跳以外节点复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本地维护共享信道列表的机制,并提出了通过在专用信道上预约竞争占用共享信道的机制,能够避免由于预约消息冲突导致的碰撞并且能够降低竞争共享信道的信息交互次数,最终满足各节点的大容量数据传输需求。本发明的混合式信道分配方法充分利用了网络的所有信道资源,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提升整个网络的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3535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79876.5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W7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间异步认知节点的勤务信道建立方法。主要解决在分布式无线网络中,认知节点在多个共享控制信道中建立勤务信道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基于跳变和固定信道子序列组合方式构建认知节点信道跳变序列,并设计了多子时隙信息重复收发的信道交汇时隙格式。本发明适用于在时间异步的分布式认知无线网络环境中,能够为多个身份对称的认知节点在多个共享控制信道上完成信道交汇和信息交互,建立勤务信道,并支撑实现认知节点环境感知信息交互和业务信道协商。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3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143813.1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1S19/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群三维协同定位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方法仅采用GPS对无人机群进行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其方案是:无人机群中所有无人机将自身GPS定位坐标发送给承担计算任务的中心无人机;测试无人机群中两两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并将测得的距离信息发送给中心无人机;中心无人机将接收的距离信息构建成距离矩阵,根据距离矩阵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算法得到无人机群中所有无人机的相对坐标;中心无人机采用最小二乘原则将相对坐标向GPS定位坐标作变换,计算无人机的绝对坐标,发送给整个无人机群。本发明能减小GPS定位误差,准确估计无人机位置,可用于无人机群协同完成快递运输、灾情监测、农业生产、编队表演及作战任务的路径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12821.5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低频辅助的无人机网络覆盖增强方法,具体为:高低频网络联合系统配置负责配置高频段和低频段网络发射功率、高频段和低频段网络切换功率门限;高低频网络接收功率联合监测模块负责联合监测高频段和低频段网络接收信号功率,并配合高低频网络联合切换决策模块判决高低频网络切换时刻;低频辅助下的高频段网络跨区域切换和低频自主切换模块负责在低频段网络辅助下完成高频段网络跨覆盖区域切换和低频段网络跨覆盖区域自主切换。本发明能够实现低频辅助高频切换、低频自主切换;降低毫米波无人机网络中由于用户跨覆盖区域移动引起的链路中断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85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475368.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6 , H04B7/0413 , H04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时间异步环境下的分布式波束赋形方法。主要解决用户接收信号时间异步所带来的同频干扰和码间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本方法采用分段线性函数近似、凸优化理论、用户接纳控制和权重因子迭代机制实现近似最优的分布式发送波束赋形。本发明适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能够在接收信号时间异步条件下实现可靠的联合多用户发送波束赋形设计,同时有效的保证用户的QoS需求,降低系统的回程链路负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