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81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1715.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深峡谷地区地形类型自动化分类方法,涉及地形地貌分析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形图像并进行分割和提取,得到若干对象的地形单元图像;确定地形类别的属性与类中心范围,并构建协同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模型;输入地形单元图像,通过所述协同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模型输出地形分类结果;所述协同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模型包括依次传递的模糊层、规则前置层、归一化层、去模糊层和输出层;所述模糊层、规则前置层、归一化层和去模糊层均包括有若干神经元节点;采用本方案,仅需提供各地形类别最典型的类中心范围,而不再依赖完整详细的分类阈值设定,从而实现了全区域的地形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9854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1634.3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BM实时岩渣监控装置,包括防护箱、固定支撑机构、数据采集机构、数据交换存储系统、镜头自清洁机构和供电设备。本发明利用数据采集机构直接对岩渣传送带上的岩渣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给数据交换存储系统进行存储,保证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通过固定支撑机构能够对防护箱的位置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监控需求,减少TBM掘进工作中的振动影响,提高图像采集时的稳定性,还可配合数据采集机构中的驱动组件对摄影舱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始终保持在最佳角度和距离进行图像采集,提高图像采集的质量;还通过设置镜头自清洁机构对摄影舱底部的透明部进行自清洁工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图像采集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3446.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洞向与地质结构相对位置测量走向的测量方法,涉及地质测量与分析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所在洞线,找到需测量地质构造所在的位置桩号,并架设测量仪;获取进洞路径,拟定洞口洞向的夹角为零,测得测点处洞向θ;控制测量仪的激光射向测点处洞向方向,获得初始角度;水平旋转激光射线,使测量仪两侧发射的激光点位于所测地质结构在洞壁两侧的出露处,旋转的角度为α;基于旋转角度和测点处洞,得到地质构造的走向。其不依靠大地磁场,通过已有探洞测线和少量出露点位即可确定地质结构的准确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86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3982.1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边坡支护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包括抗滑杆体、柔性杆体、环向箍筋、纵向钢筋和处理器;抗滑杆体自长度方向一端向内开设有插孔,抗滑杆体上还设置有多个呈圆周排布的条形凸棱,条形凸棱自长度方向一端向内开设有注浆通道,条形凸棱上还开设有若干沿条形凸棱长度方向排布且与注浆通道连通的注浆口;柔性杆体插设在抗滑杆体中,柔性杆体上设置有金属位移感应节点;多个环向箍筋同轴套设在抗滑杆体上并间隔排布,每个环向箍筋贯穿条形凸棱;多个环向箍筋通过纵向钢筋相连;处理器与金属位移感应节点连接并用以根据金属位移感应节点的反馈值获得桩体的应变。本发明可以实现应力检测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9151.8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岩石破裂前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岩石试样;在加载应力σc数值区间范围内,逐渐对所述岩石试样单轴加压;获取关联维数D的计算模型;调用所述岩石试样的任意一种声发射时间序列参数,并通过所述关联维数D的计算模型计算所述岩石试样在各加载应力值下的关联维数D,得到原始数据曲线和拟合回归直线;通过相关系数R的大小来表征原始数据曲线和拟合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根据所述拟合效果,将所述关联维数D作为描述岩石试样内部微破裂的特征参数值。采用本方案,能通过认知和识别在岩体变形过程中,用分形维数的方法分析岩石在整个加载过程中的破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3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75232.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26 , G06V10/40 , G06V10/74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围岩裂隙信息的模型训练方法及提取方法,包括:S1.将原始图像数据集K分为训练集K1和测试集K2,将训练集K1中的每张图像的裂隙位置进行标注,得到标注后的图像数据集;S2.将标注后的图像数据集载入CenterNet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损失函数计算CenterNet模型的损失函数值;S3.根据损失函数值更新CenterNet模型的参数,返回S2,直至损失函数值的更新次数达到预设值;S4.比较所有的损失函数值,得到损失函数值最小的CenterNet模型即围岩裂隙信息定位模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取方法应用围岩裂隙信息定位模型对裂隙线段进行提取,解决了现有的掌子面围岩裂隙的测量方式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9314.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N20/20 , G06N5/01 , G06V10/7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施工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弹性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自动化分析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人工智能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的研究存在的训练样本较少、智能模型工程普适性差、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弹性波法参数图像进行识别,获得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并建立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库;结合岩体力学理论、地质成灾机制等建立了弹性波法关键物探参数‑地质指标‑地质质量的映射关系,来建立分类器分类原则;最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分类器分类原则构建分类器模型,基于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库获得训练和测试样本,来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利用该模型可实现实时全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39567.7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管道型岩溶地下水渗漏路径确定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渗漏进水口的位置;对确定的渗漏进水口进行联通视踪试验,根据联通关系从多个出水口中确定出主渗漏出水口;将预先准备好的轨迹记录胶囊从渗漏进水口中释放,在释放后达到运移时间时在多个出水口处对释放的轨迹记录胶囊进行收集,轨迹记录胶囊的密度与地下水密度相同;从收集到的轨迹记录胶囊中获取从渗漏进水口到对应出水口的探测数据,并根据探测数据分析得到渗漏进水口到各个出水口的渗漏路径;通过无线收发的形式进行渗漏路径确定,避开了常规的GPS获取运动轨迹的形式,运用的运动轨迹记录传感器胶囊很小,可实施操作性强,成本极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47363.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制图单元构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斜坡单元自动划分过程中最佳参数的设置方法及相关产品,包括获取覆盖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设定预定义参数,并获取斜坡单元结果;构建验证斜坡单元样本,并量化斜坡单元结果与验证斜坡单元样本之间的匹配吻合性误差,并筛除匹配吻合性误差大于设定阈值的斜坡单元结果;构建全局内部均匀性指数和全局外部差异性指数,构建全局综合均衡性指数;获取最大的全局综合均匀性指数,并确定最佳参数;本发明通过常规方法先获取多个斜坡单元结果,在通过构建监督、非监督联合的框架筛选获得最佳的斜坡单元结果,从而确定了对应的自动划分程序的最佳参数,兼顾了局部真实匹配性与理论全局最优性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8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209490.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治理用水土保持边坡保护系统。本发明包括连接装置、防护网、锚固装置和钢丝绳;锚固装置固定在边坡的坡面上,锚固装置呈矩阵式排布;连接装置设置在横向相邻以及纵向相邻的两个锚固装置之间,连接装置和锚固装置将边坡的坡面分隔成矩形模块化的保护单元;防护网包括多个角网、多个边网和多个中网,角网、边网、中网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锚固装置套接后再平铺在坡面上;相邻两个防护网固定连接在一起;钢丝绳固定设置在横向相对以及纵向相对的连接装置之间。当某个防护网出现破损时,可以进行局部的更换;通过连接装置和钢丝绳可以组成防护网的整体固定系统,使得防护网的固定更加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