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0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32347.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8 , G06Q50/0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顶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对电力顶管隧道施工风险源进行识别,构建电力顶管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包含准则层和因子层的完整指标体系,因子层的因子包括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确定因子层各因子的隶属度,包括确定每个风险因素或每个风险事件的模糊隶属度并形成模糊评判矩阵;构建风险模型,对风险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因子层评价、准则层评价和整体风险模型评价,因子层评价通过权值法确定每个风险等级下的权重,准则层评价通过权值法得到准则层下各因子的归一化权重列阵,整体风险模型评价基于因子层和准则层的评价结果计算整体风险模型的风险等级,得到整体风险模型评价结果;基于综合评价结果输出风险评价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93613.4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力顶管隧道的有限元总刚矩阵集成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目标电力顶管隧道结构的几何尺寸及材料信息数据,对目标电力顶管隧道结构进行离散化,构建节点坐标矩阵、单元向量矩阵、节点位移编码矩阵,将目标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从而根据结构力学知识计算单元刚度矩阵,基于单元刚度矩阵集成结构的总刚矩阵,通过结构总刚矩阵求解总刚方程,即可求解出目标电力顶管隧道结构的各节点位移列阵,进而求解出目标电力顶管隧道机构的内力。
-
公开(公告)号:CN218386715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307889.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H02G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附加荷载作用下场地沉降的电缆排管结构,包括设置在电缆排管外侧的矩形箱梁,电缆排管采用排管管枕固定并穿设矩形箱梁,矩形箱梁与排管工井的侧壁固定连接,矩形箱梁的内净宽和净高尺寸均大于复数根电缆排管矩形排列所组成的外轮廓;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箱梁环向刚度和纵向刚度,避免电缆排管环向破坏并减小纵向变形,又在箱梁内采用柔性材料填充空隙,当箱梁出现不均匀沉降错断时,电缆排管具备缓冲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010424236.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站合一工程站的电源接线技术,特别是一种多站合一工程站外电源融合接线方法,取消设置环网柜,而是在本期方案将站外电源的两回电缆均与数据母线SJIIM连接,并延用到远景方案,确保了线路整体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无需预留电缆长度,简化了施工操作,减少了占用设备,方便了运行维护,同时也避免了与配网交叉带来的产权问题;其次,本发明增设数据站的备用0段作为过渡,以引接至变电站用变压器BD2B为其供电,此时该BD2B便可通过单回电缆L7端侧设置的开关柜G34进行保护,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且避免使用额外的设备另外供电,消除了不必要的供电节点,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从本期方案到远景方案均无外接设备,改动量少,节约了施工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424236.3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站合一工程站的电源接线技术,特别是一种多站合一工程站外电源融合接线方法,取消设置环网柜,而是在本期方案将站外电源的两回电缆均与数据母线SJIIM连接,并延用到远景方案,确保了线路整体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无需预留电缆长度,简化了施工操作,减少了占用设备,方便了运行维护,同时也避免了与配网交叉带来的产权问题;其次,本发明增设数据站的备用0段作为过渡,以引接至变电站用变压器BD2B为其供电,此时该BD2B便可通过单回电缆L7端侧设置的开关柜G34进行保护,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且避免使用额外的设备另外供电,消除了不必要的供电节点,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从本期方案到远景方案均无外接设备,改动量少,节约了施工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14503.8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的输电线路跨越架可伸缩平台,包括用于安装在吊车起重臂顶端并能够旋转的中心支架,所述中心支架的两侧均安装有能够向下翻转的翻转梁,所述翻转梁包括主体桁架,所述主体桁架的前后侧分别沿横向铰接有若干个相平行的转臂,所述转臂的外侧端与一横向设置的侧梁相铰接,所述主体桁架上设置有驱动侧梁向主体桁架靠拢的驱动机构,位于其中部分侧臂的上侧以及主体桁架和侧梁的上侧均转动安装有托辊。该输电线路跨越架可伸缩平台能够实现伸缩,有助于降低搭建过程的危险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9932.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8/23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质量评价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若干移交参与方;根据各移交参与方在构建工程模型过程中确定的属性信息是否响应于移交终点,计算各移交参与方的权重;预先获取各移交参与方的历史构建结果以及对应的特征指标数据集,进行聚类分级,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和数据质量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数据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实时获取各移交参与方构建结果的数据质量;根据各移交参与方的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和权重,计算移交评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8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2015.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模型全工程数据流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工程模型的移交路径,所述工程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属性信息;所述移交路径包括若干数据移交节点;汇总各数据移交节点确定的属性信息,构建全流程数据表;所述全流程数据表规定各属性信息的填写者;按工程模型移交路径依次移交工程模型,各数据移交节点填写全流程数据表、编制设备编码、根据全流程数据表对工程模型进行属性赋值、以及基于设备编码构建属性信息与几何模型的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0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53789.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10L25/18 , G01H17/00 , G01D21/02 , G10L25/24 , G10L25/30 , G10L25/51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噪声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变电站的历史环境数据和电气数据,构建第一样本集,其样本包含在一历史时段的环境数据、电气数据以及加速因子标签;基于第一样本集训练第一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好的加速因子预测模型;采集当前时段目标变电站的音频数据,构建第二样本集,其样本包含音频数据及对应的噪声类型标签;基于第二样本集训练第二神经网络,在过程中自适应进行样本的过采样,得到噪声设备识别模型;通过加速因子预测模型预测目标变电站当前的加速因子并计算老化状态,当老化状态达到预设值时,重新训练第二神经网络;基于当前训练得到的噪声设备识别模型进行变电站噪声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679289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310653968.X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多元回归外推法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综合了弹性系数法、人口密度法、抛物线模型法、N此曲线模型法、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等因素,并根据多元回归外推法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每个因素对电力负荷预测的影响系数,最后采用上述方法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需求,然后代入其对应的影响系数,最后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多元回归结果,获得有效准确的电力负荷预测值。多元回归外推法将复杂的概率统计的数学方法与电力业务相结合,提高电力负荷预测准确率,对于合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针对电力供应紧缺的情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将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技术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