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4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87802.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化解堵用缓蚀剂、酸化解堵体系,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主要由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0405组成;所述亚硝酸盐、钨酸盐和酸洗缓蚀剂SGR‑0405的质量比为1:4:7。本发明的酸化解堵用缓蚀剂为氧化膜型缓蚀剂,具有高温抗腐蚀能力好、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良好的优点,能够有效地抑制酸液对管柱和套管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218592868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22845438.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轮器三爪拉马辅助工具,包括筒体(1),筒体(1)中设有前后贯通筒体(1)的丝杆孔(2),筒体(1)上开设有从筒体(1)的后端向前延伸的多个卡槽(5),筒体(1)上开设有沿筒体(1)的径向延伸的定位插孔(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拔轮器三爪拉马辅助工具,使撬杠的止转力矩能够通过筒体的各个卡槽传分别传递到三爪拉马的丝杆座及拉腿上,从而三爪拉马由于该辅助工具和撬杠配合定位,在各个铰接结构的同时作用下三爪拉马的三个拉腿也在各方位受力均衡,避免了以往方式(直接用撬杠插在两个拉腿之间)使三爪拉马的拉腿受力不均衡导致拉腿从皮带轮滑脱的风险,操作更加安全可靠,便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16381289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611508.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反循环打捞篮及水平井反循环打捞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阀球封闭的反循环打捞篮在水平井中打捞作业时下放距离较浅、打捞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水平井反循环打捞管柱包括油管以及油管下端连接的水平井反循环打捞篮;水平井反循环打捞篮包括打捞筒,打捞筒上端设有用于与油管相连的上接头,打捞筒中设有阀座,阀座上开设有阀口;所述打捞筒内铰接有篮爪,篮爪用于在洗井液反循环时将阀口打开以供井底的杂物进入打捞筒内,还用于在打捞后上提打捞篮时被杂物顶压而封闭阀口;所述篮爪和打捞筒之间设有用于对篮爪的摆动极限进行限制的限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6382320U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22597485.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IPC: F16D63/00 , F16D65/02 , F16D65/14 , E21B43/00 , F16D12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及其便捷死刹装置。游梁式抽油机的便捷死刹装置,包括死刹卡盘、刹车刀柄和死刹把,死刹卡盘的外周面具有卡槽,刹车刀柄用于转动装配在变速箱上,刹车刀柄朝向死刹卡盘的一侧具有挂钩;还包括基座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横向连杆、摇臂和竖直连杆,基座用于固定在机架上,横向连杆转动装配在基座上,横向连杆的一端与死刹把固定连接,横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摇臂的下端固定连接,竖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摇臂的上端和刹车刀柄的摆动端铰接;死刹把用于往复摆动以驱动刹车刀柄往复摆动使得挂钩卡入或脱离卡槽;还包括锁止机构,锁止机构用于对死刹把进行锁止。
-
公开(公告)号:CN205638280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508180.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一厂
Inventor: 唐俊峰 , 吕军强 , 郭力 , 王国壮 , 张健 , 梁承春 , 王伟 , 黄浩 , 李轲 , 杏涛 , 王克诚 , 曹晓静 , 任恒 , 周亮 , 汤波 , 杨帆 , 陆健 , 杜春巍 , 刘卫峰 , 王仲要 , 李佃福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卡式抓扶光杆防砸器,包括:锁紧装置,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共同用于锁紧在光杆上;机架,与所述固定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机架的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容置空间内,所述转动机构随着所述活动部分的运动而进行转动,并通过一保持元件对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位置进行锁定以防止回退;拉环扶手,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设置在与所述锁紧装置相对的另一端,供人工抓握。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4782.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7 , E21B43/16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的选井方法,涉及页岩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参数确定、CO2可注入性确定、CO2可增产性确定、CO2可封存性确定、页岩气井注CO2提高采收率主控因素确定、页岩气井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预测模型建立、选井结论;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型水力压裂改造后的页岩气水平井,指导生产中后期实施注CO2提高采收率技术的选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6796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994959.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10/00 , C08F110/06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助催化剂与化合物A接触反应;S2使步骤S1得到的反应物与载体接触反应;S3使步骤S2得到的反应物与化合物B接触反应;S4将步骤S3得到的反应物与茂金属化合物接触反应,得到所述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在将助催化剂负载到载体上之前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助催化剂的负载率,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中Al的含量大于15重量%,过渡金属的含量为0.1‑0.3重量%,甲基铝氧烷的负载率大于70%,用于丙烯聚合反应中,性能良好,聚合活性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006794.2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14 , C08F230/08 , C08F4/6592 , C08L23/08 , C08L43/04 , C08J5/18
Abstract: 可有效地改善共聚性质,如润滑性、表面性能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烯烃共聚物包括式(I)和式(II)所示结构单元:在式(I)中,m≧0,当m≠0时,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的烷基、苯基或稠环芳香基,当m=0时,R1选自C1~C10的烷基,当m>1时,重复的R2相同或不同;在式(II)中,p≧0,R1、R2、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10的烷基,其中,当p>1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3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453790.4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IPC: C08F210/02 , C08F212/34 , C08F4/659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中含有式(I)所示结构单元和/或其衍生物以及式(II)所示结构单元:所述共聚物的数均聚合度x为20以上,在所述共聚物中,式(I)所示结构单元和/或其衍生物的摩尔百分数为0.1%以上。所述乙烯共聚物如下获得:原料单体在茂金属催化剂组合物存在下进行配位聚合,得到所述乙烯共聚物,其在紫外光照射激发下可以发出蓝色荧光,可以用作荧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4992.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 , 湖南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IPC: B01J23/755 , B01J35/10 , C07C29/90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领域,公开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回收溶剂加氢精制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为Ni和Cu;其中,所述催化剂中,Ni和Cu的摩尔比为0.5‑5:1。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进行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回收溶剂的加氢精制,可基本脱除回收溶剂中的乙醛、过氧化氢和部分脱除二甲氧基乙烷,达到对该回收溶剂精制的目的。并能够实现每年节省蒸汽能耗15%以上。另外,避免了装置溶剂系统中二甲氧基乙烷的循环累积,大幅减少为了置换二甲氧基乙烷而补充的新鲜甲醇量,每年可节省原甲醇用量的5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