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979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069454.2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读取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对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输出井间连通性关系。其优点在于:在传统静态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油藏动态资料,与传统单纯采用灰色预测法判断曲线相似性的方法相比,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系统噪音以及井间扰动的时滞性,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应用在注采开发油藏,为注采井网建立,后期注采调整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7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69454.2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性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读取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对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去噪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油井生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输出井间连通性关系。其优点在于:在传统静态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油藏动态资料,与传统单纯采用灰色预测法判断曲线相似性的方法相比,充分考虑了数据的系统噪音以及井间扰动的时滞性,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应用在注采开发油藏,为注采井网建立,后期注采调整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225575.3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415 , G06F18/23213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895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静动态特征的缝洞型油藏半监督学习储层含油气性评价方法,目的是建立地震属性数据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根据缝洞型油藏储层地质构造主控因素,采用自动编码器挖掘地震属性数据的流形结构特征;考虑生产井动态资料,在融合静动态数据特征基础上,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半监督学习技术构建缝洞型油藏含油气性评价模型;针对传统无监督机器学习方法未利用先验信息、容易受噪音干扰的问题,提出记忆结构约束的K均值算法重新计算聚类中心,自动调整半监督卷积神经网络参数,可提高评价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81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348346.0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藏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洞型油藏生产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井生产数据,并对单井日度生产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生产数据;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分频处理,得到拟稳态数据;根据拟稳态数据建立各分频拟稳态数据的训练集和预测集,并采用训练集建立生产预测模型;将预测集输入到生产预测模型中,得到最终预测值。本申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提取生产数据的特征,训练生产预测模型,对缝洞型油藏单井行实时动态预测。可在开发时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应对措施,改善油井的实际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8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598927.X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见水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见水风险预警所需的生产指标数据;综合通过生产指标数据处理得到的产油量、含水量及油压的多重分形参数Δα、含水率的多重分形参数Δf、各生产指标的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和以及实时预测的含水率,进行见水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预警。本申请能及时发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异常信号,提前采取措施降低生产井见水风险,还能为缝洞型油藏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582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118968.7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裂预测与动态响应的井间连通性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断裂预测方法确定储集体目标井间断裂构造;根据动态响应方法获取储集体目标井间连通信息;结合目标井间断裂构造和连通信息确定目标井间连通性。本发明能够将静态与动态判别方法相结合,简捷高效地识别目标井间裂缝和连通性,准确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9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235526.4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离碳五馏分的方法,包括步骤:1)原料碳五馏分进行精馏以分离脱除轻组分杂质;2)步骤1)塔釜物料经预热二聚反应以使部分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3)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提取部分异戊二烯;4)步骤3)塔釜物料经第二次热二聚反应以使剩余的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5)第二次热二聚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提取剩余的异戊二烯;6)步骤5)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离过程中异戊二烯与环戊二烯的共热二聚反应被有效抑制,减少了异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575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5329.9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1,2-戊二醇的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将正戊烯与甲酸混合在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缓慢滴加双氧水,滴加时间为0.5~1.5h,滴加完毕后保温,保温温度为26~29℃,保温时间为4~6h。正戊烯、甲酸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3.5:0.5:0.2~3.5:2.5:1。2)向步骤1)得到的反应液中滴加浓度为50%的NaOH溶液,滴加时间为30~60min,控制反应液pH值为10~12,滴加完毕后保温,保温时间为0.5~1.5,保温温度为55~65℃。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改变物料的滴加方式,减少反应过程中甲酸的用量,从而减少水解过程中NaOH的用量以及甲酸钠的生成量,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减少50%的甲酸的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甲酸钠的生成量,减轻了后续处理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519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35526.4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离碳五馏分的方法,包括步骤:1)原料碳五馏分进行精馏以分离脱除轻组分杂质;2)步骤1)塔釜物料经预热二聚反应以使部分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3)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提取部分异戊二烯;4)步骤3)塔釜物料经第二次热二聚反应以使剩余的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5)第二次热二聚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提取剩余的异戊二烯;6)步骤5)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离过程中异戊二烯与环戊二烯的共热二聚反应被有效抑制,减少了异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55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10535342.4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分离碳五馏分的方法,包括步骤:1)原料碳五馏分经预热二聚反应以使部分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2)步骤1)得到的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脱除轻组分杂质;3)塔釜物料经第二次热二聚反应以使剩余的环戊二烯转化为双环戊二烯;4)第二次热二聚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提取剩余的异戊二烯;5)步骤4)塔釜物料进行精馏以分离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分离过程中异戊二烯与环戊二烯的共热二聚反应被有效抑制,减少了异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的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