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5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87294.3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C08F230/02 , C08F226/02 , C02F1/56 , C02F1/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田回注水高分子杀菌剂及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在氮气保护下,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情况下,2‑环己烯‑1‑酮和仲膦发生加成反应得到叔膦;其次,在溶剂存在的情况下,在回流状态下,叔膦和卤丙烯发生季鏻化反应得到不饱和季鏻盐;最后,在引发剂和还原剂作用下,不饱和季鏻盐和不饱和季铵盐发生聚合反应。该杀菌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具有广谱杀菌;具有杀菌效率高;具有絮凝作用,可以降低回注水中的悬浮物,进一步净化水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660074.9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调控提高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碱类微生物筛选,筛选参数包括菌浓和pH值;激活剂体系的筛选,筛选参数为钙离子降幅;复合体系注入工艺确定,复合体系注入工艺包括注入方式和生物调控体系与聚丙烯酰胺注入比例,所述生物调控体系由产碱类微生物和激活剂体系组成。本发明实现有效保证聚合物在高盐条件下粘度的方法,实现提高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替效果的目的,平均单井日产量增加2t以上,区块采收率可提高10%以上,经济有效率大于1:5。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78848.1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3/00 , G01N1/34 , B01D46/10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硫化氢浓度在线检测装置,具体涉及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收集箱、密封装置、凸面板和隔离板,当气体沿着循环管进入斜管内部时,凝结的液体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收集箱内部,从而对气体中从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使得该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凝结的液体和气体进行分离,避免因气液混合而导致录取的数值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且在该检测装置对硫化氢浓度检测完毕后,只需对该检测装置进行拆卸,使得隔离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落,此时收集箱内的液体则会沿着第一漏液孔和第二漏液孔漏出,避免液体堆积在该检测装置内部,进而对该在检测装置对硫化氢浓度的检测数据起到了保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998550.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56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分子烯酸、二烯丙胺、甲基丙烯酰胺、助溶剂、缓冲液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得到乳化液;分别配置引发剂和还原剂的水溶液;将上述乳化液按质量比分成两部分,将第二部分乳化液和上述引发剂的水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同时滴加到第一部分乳化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后得到初级产品;将上述还原剂的水溶液滴加到上述初级产品中去除残余的引发剂,得到絮凝剂。该絮凝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去除悬浮物好,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含油污水的悬浮物去除率达95%以上,絮凝效果较现有的药剂提高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525852.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7F9/54 , C02F1/40 , C02F103/10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田含油污水破乳剂及其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在叔膦化和季鏻化反应条件下,在溶剂存在的情况下,首先仲膦与二卤代烷发生叔膦化反应,其次加入氯代醇加热回流,发生季鏻化反应。该破乳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用量少,成本低,多功能基团集于一体的特点,使用浓度为10mg/L时,除油率可以达到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2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121030.2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生产配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井套管带压加药装置,所述油井套管带压加药装置包括:套管;位于套管内部的油路管;仓体结构,所述仓体结构设置在套管内部;带压供药装置,所述带压供药装置设置在仓体结构内部;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套管外部;其中,所述带压供药装置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油路管外部;至少两组加药管组件,所述加药管组件与调节装置相连,用于配合调节装置进行药剂带压导出,本装置设计合理,通过调节装置与加药管组件配合,实现内部加药设备的低阻力快速导入,进一步提高加药效率,同时,底部设置有混合装置,提高了药剂与油液的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加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3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997606.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50 , C02F1/56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高分子杀菌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助溶剂A和碱液存在的条件下,脂肪仲胺和氯代烯烃发生第一步取代反应生成叔胺,其次与氯烷基苯磺酸钠发生第二步取代反应生成季铵盐;在助溶剂B、缓冲盐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步骤(2)生成的季铵盐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杀菌絮凝剂。基于1摩尔份的脂肪仲胺,氯代烯烃、氯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分别为0.7‑1.3摩尔份、0.8‑1.2摩尔份。该杀菌絮凝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并且具有杀菌絮凝二合一的功能。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率达到99%以上,对含油污水的悬浮物去除率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82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1030.2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生产配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井套管带压加药装置,所述油井套管带压加药装置包括:套管;位于套管内部的油路管;仓体结构,所述仓体结构设置在套管内部;带压供药装置,所述带药供药装置设置在仓体结构内部;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套管外部;其中,所述带压供药装置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油路管外部;至少两组加药管组件,所述加药管组件与调节装置相连,用于配合调节装置进行药剂带压导出,本装置设计合理,通过调节装置与加药管组件配合,实现内部加药设备的低阻力快速导入,进一步提高加药效率,同时,底部设置有混合装置,提高了药剂与油液的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加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97606.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50 , C02F1/56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高分子杀菌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助溶剂A和碱液存在的条件下,脂肪仲胺和氯代烯烃发生第一步取代反应生成叔胺,其次与氯烷基苯磺酸钠发生第二步取代反应生成季铵盐;在助溶剂B、缓冲盐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步骤(2)生成的季铵盐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杀菌絮凝剂。基于1摩尔份的脂肪仲胺,氯代烯烃、氯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分别为0.7‑1.3摩尔份、0.8‑1.2摩尔份。该杀菌絮凝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并且具有杀菌絮凝二合一的功能。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率达到99%以上,对含油污水的悬浮物去除率达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0106.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及其应用。一种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所述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由营养体系、菌剂体系和辅助体系组成,所述营养体系、菌剂体系及辅助体系的体积比为(40‑60):(5‑10):(30‑50)。本发明还公开了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在油水井中作为微生物腐蚀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在地面集输管线中作为微生物腐蚀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对腐蚀微生物的高效抑制;(2)技术方案经济环保有效;(3)延长了油井作业周期和管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