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563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0106.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及其应用。一种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所述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由营养体系、菌剂体系和辅助体系组成,所述营养体系、菌剂体系及辅助体系的体积比为(40‑60):(5‑10):(30‑50)。本发明还公开了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在油水井中作为微生物腐蚀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微生物腐蚀控制体系在地面集输管线中作为微生物腐蚀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对腐蚀微生物的高效抑制;(2)技术方案经济环保有效;(3)延长了油井作业周期和管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77890.9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12N11/12 , C12N1/20 , C12P19/04 , C09K8/582 , E21B43/22 , C12R1/10 , C12R1/125 , C12R1/38 , C12R1/07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缓释微生物采油体系组成和质量组份如下:细菌纤维素35~45wt%;驱油功能菌15~25wt%;驱油功能菌营养10~20wt%;产纤维素酶菌5~10wt%;产纤维素酶菌营养8~20wt%;余量为水。本发明利用细菌纤维素为载体与微生物及其营养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具备固定化、缓释功能的微生物采油体系,能适用于不同类型油藏,而且本方法制作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且生物兼容性强、环保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8359.7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 C12Q1/6869 , C12Q1/6851 , C12Q1/04 , C09K8/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绿色植物为原料的微生物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目标油藏筛选;(2)目标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3)目标油藏产甲烷菌分析;(4)绿色植物注剂制备;(5)绿色植物注剂的现场注入,本发明适用于微生物采油技术领域,针对内源微生物中存在完整菌群的油藏,一方面利用绿色植物固碳,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油藏内源微生物以绿色植物注剂作为营养,降解后产酸产气,降低微生物采油技术成本,大幅提高微生物采油效果;针对不具有完整菌群的油藏,通过补充功能菌,能够实现将各种复杂有机物水解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并进行厌氧发酵产气,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改善中后期油藏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811243881.4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藏微生物产甲烷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油藏的筛选;油藏中气体组分的测定;油藏中H2需要量的确定;油藏中H2供给工艺的确定;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本发明利用向油藏中安全可靠地补充氢气的方式实现了产甲烷微生物代谢产生甲烷气,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原油转化甲烷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产甲烷气体的量,从而提高了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废弃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556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610519301.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盐的生物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驱油剂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鼠李糖脂发酵液10‑30%、槐糖脂发酵液0.1‑0.3%、助剂0.01‑0.02%,其余为蒸馏水,本发明所述产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所述产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菌株为酵母菌。本发明所述驱油剂最高耐温达120℃、最高耐矿化度达1.2×105mg/L。本发明所述的驱油剂具有增加润湿性、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可有效降低稠油粘度、提高极端环境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可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储层改造、水驱、井筒举升、近井端解堵等开发增产措施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2355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501004.1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2F1/28 , C02F1/40 , C07C67/26 , C07C69/78 , C02F101/3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除油剂是除油剂是由苯甲酸乙酯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非离子型除油剂,其中,苯甲酸乙酯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为1:2~5,优选为1:3。本发明的除油剂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且耐温性能强和除油效果好的特点,最高耐温达250℃,含油污水的除油率达98%以上,较现有的药剂提高55%以上;且分离产生的回收油不影响后续原油脱水,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油田含油污水的除油处理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84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10932.3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油用生物多糖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生物多糖凝胶组成和组分如下:生物多糖2-5wt%;生物多糖分散剂0.1-0.5wt%;生物多糖成胶剂10-20wt%;生物多糖调节剂0.5-2wt%;余量水。其中,生物多糖为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黄原胶、可得然胶、温轮胶和硬葡聚糖中的一种。所述的生物多糖分散剂为槐糖脂、鼠李糖脂、脂肽和脂蛋白中的一种。所述的生物多糖调节剂为硫酸铁、碳酸铵、醋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生物多糖凝胶具有良好的抗剪切性能、耐温和抗盐特性,现场试验效果好,投入产出比大于1∶6,综合含水下降值大于10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值大于20%。
-
公开(公告)号:CN107795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63517.5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油井内源微生物提高单井产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油井内源微生物检测;试验油井的筛选;试验油井激活剂的筛选;激活剂注入量的确定;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的确定;试验油井现场试验。本发明具有投资成本低,实施工艺简单,无油井出砂、套管损坏情况;本发明能大幅度降低稠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又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油水的流度比,具有有效期长,有效期超过20个月,增油效果好,单井日增油幅度超过50%,投入产出比大于1:3。因此,本发明是一种经济和有效的提高稠油井产量的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稠油井单井吞吐采油技术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5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19677.X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降低纤维素压裂液伤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纤维素降解菌的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优选;纤维素降解菌注入量的优选;现场试验及效果的评价。本发明具有实施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和投资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有利于现场推广应用;本发明注入的纤维素降解菌以及其培养基无毒无害,因此不存在腐蚀管道和对地层造成损害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现场实施效果良好,现场实施后,现场压裂液的残渣量小于10mg/L、返排时间小于50h、返排率达到95%以上、返排液粘度降低到3mPa·s以下。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34760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696580.7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处理步骤:一次净化,去除岩屑和砂石;脱稳和絮凝处理,使悬浮的小颗粒聚结成絮体;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污泥用于油田注水井的调剖;对分离出的污水经过生物处理降低COD,经过微滤和超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胶体以及降低SDI,经过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得到的淡水回用,反渗透得到的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蒸发得到的淡水回用,结晶得到的氯化钠和氯化钾回用作钻井泥浆的添加剂。本发明实现了钻井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消除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井场周边的土壤、空气、地下水等资源。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油田钻井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工艺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