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1391857.2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中的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征油藏剩余油分散系数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筛选剩余油斑快的面积、周长、个数等属性,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利用8邻域边界追踪算法识别出剩余油斑块并进行标注,获得不同数值模拟时间步的剩余油斑块属性组成的矩阵,并计算不同时间步下的剩余油分散系数。该方法定量表征了油藏随着注水开发过程剩余油分散的变化,指导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91858.7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细表征高含水油藏流场理论模型的方法,该精细表征高含水油藏流场理论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流线簇流量场表征;步骤2,进行优势潜力丰度表征;步骤3,进行瞬时驱替强度场表征;步骤4,进行流动非均质性场表征;步骤5,建立流场理论模型,依据表征油藏流场的参数,通过熵权法确定各参数在预测过程中的权重分布,从而形成流场重构提高采收率理论公式。该精细表征高含水油藏流场理论模型的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快速有效的界定高含水油藏的开发效果,基于流场重构提高采收率评价指数对流场改造能力进行评价,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92010.6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12 , E21B43/3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中的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渗流特征分区的高含水油藏井位优化方法。本发明方法在考虑高含水期油藏渗流特征的同时,对高含水期流场进行分区,基于分区结果提出相应的智能井位优化方法,在人为调控的基础上实现油藏高含水期实际区块新井井位的高效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91857.2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中的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征油藏剩余油分散系数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筛选剩余油斑快的面积、周长、个数等属性,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利用8邻域边界追踪算法识别出剩余油斑块并进行标注,获得不同数值模拟时间步的剩余油斑块属性组成的矩阵,并计算不同时间步下的剩余油分散系数。该方法定量表征了油藏随着注水开发过程剩余油分散的变化,指导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00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3262.8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场非均质油藏地层压力测算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油井前期的压力测试资料及相应开发数据;计算地层压力测试时的单井采液指数;绘制目标油井理论含水率与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关系曲线;确定目标时刻油井的采液指数;计算目标时刻的地层压力。本发明方法可简便、快捷、准确地获取目标油藏目标时刻的地层压力。测算所得地层压力数值与实际数值误差小,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577035.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特别是涉及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采收率可行性;建立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模式;设计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采收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经济评价,优选最佳实施方案。本发明方法能够经济有效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降低耗水量,具有较好实用性,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0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971837.3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高耗水层带发育油藏分层注水调控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步骤2,应用数模模拟方法,得到分层开发指标;步骤3,优选耗水层带评价指标,对高耗水层带级别划分;步骤4,结合开发状况,根据耗水层带级别,筛选注水调控层位,对单元分层注水进行优化;步骤5,整理优化结果,完善分层注水调控方案,进行现场实施。该方法通过高耗水层带分类系数,区别划分耗水层带级别,针对不同耗水层带级别,将油藏工程理论建立的水驱开发指标计算方法与最优分割法化理论相结合,降低耗水,延长油田经济寿命期,最终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0498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1303153.3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nventor: 王宁 , 陈德坡 , 李响 , 黄迎松 , 陶德硕 , 刘海成 , 刘卫 , 姚练平 , 任峤 , 马鹏 , 陈宁宁 , 陈丽华 , 张保卫 , 赖书敏 , 贾元元 , 杨仁金 , 吕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中高渗油藏密闭取心井流体饱和度的校正方法,该适用于中高渗油藏密闭取心井流体饱和度的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取心井饱和度损失的机理,进行三相流体校正数学模型的推导,建立三相流体分流饱和度半解析动态校正方法;步骤2,输入实验室饱和度测试数据;步骤3,输入实际油藏及流体参数;步骤4,求解三相流体饱和度控制方程,得到地下真实油、水饱和度的值。该适用于中高渗油藏密闭取心井流体饱和度的校正方法将实验室测试出来的饱和度恢复为地下真实的油、水饱和度,从而指导中高渗油藏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挖潜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829718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074025.X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均衡水驱理念的油藏井网及注采方案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步骤2,设定优化相关参数,完成井网注采优化准备工作;步骤3,使用油藏工程方法,预测当前井位及注采参数下各方向上驱替状况并定量评价;步骤4,使用全局随机搜索算法,优化生成新的井位/注采参数,预测并评价新井位注采参数下各注采方向上的驱替状况;步骤5,整理优化结果,形成井网注采设计方案,投入现场实施。该方法通过基于油藏工程理论建立的水驱开发指标计算方法与最优化理论相结合,使用一种全局随机搜索算法自动求解,保证了计算效率的同时获得与实际油藏相匹配的井网及注采方案,提高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14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410044940.0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期油藏周期轮注变流线驱替方法,包括:在基础注水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油水井之间的不同的关停方式,确定出不同的单一轮注模式,并对各种单一轮注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在单一轮注模式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单一轮注模式不同的组合顺序,进行相同小周期数的优化组合,得到不同组合轮注模式;在组合轮注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周期轮注方案设计;设计的各类周期轮注方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或者开辟先导试验区的方法进行周期轮注方案的优化筛选。该方法解决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注采井网长期固定,剩余油采用常规注采系统调配难以有效动用,如果大规模钻新井的井网调整方式,在特高含水期油井产量低,经济效益不合理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