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锅炉用观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75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0060588.8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锅炉用观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火焰监控架,火焰监控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可伸缩和转动的旋转立轴以及旋转立轴顶部的水平导轨,还包括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能够沿水平导轨移动的监控摄像头,监控摄像头通过可伸缩的补光自散热装置连接观火孔;补光自散热装置包括:内层伸缩筒、外层伸缩筒、热流导向槽、强光消除护板、开孔;外层伸缩筒的形状与内层伸缩筒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外层伸缩筒套接在内层伸缩筒外并能够相对于内层伸缩筒伸缩,外层伸缩筒的内径与内层伸缩筒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外层伸缩筒套接在内层伸缩筒外时遮光;外层伸缩筒的侧壁上设有沿外层伸缩筒伸缩方向延伸的密闭的热流导向槽。

    一种油田锅炉用观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75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60588.8

    申请日:2018-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M11/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锅炉用观火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火焰监控架,火焰监控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可伸缩和转动的旋转立轴以及旋转立轴顶部的水平导轨,还包括设置在水平导轨上并能够沿水平导轨移动的监控摄像头,监控照相头通过可伸缩的补光自散热装置连接观火孔;补光自散热装置包括:内层伸缩筒、外层伸缩筒、热流导向槽、强光消除护板、开孔;外层伸缩筒的形状与内层伸缩筒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外层伸缩筒套接在内层伸缩筒外并能够相对于内层伸缩筒伸缩,外层伸缩筒的内径与内层伸缩筒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外层伸缩筒套接在内层伸缩筒外时遮光;外层伸缩筒的侧壁上设有沿外层伸缩筒伸缩方向延伸的密闭的热流导向槽。

    一种油田分层注聚井标准井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595543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427697.2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一种油田分层注聚井标准井口装置的大四通左边与左套管阀门连接右边与套管阀门连接,大四通上部与下小四通连接,下小四通左边与低压注水阀门连接、下小四通右边与低压层放空阀门连接,下小四通上部依次与总阀门、上小四通、测试阀门连接,上小四通右边与高压层放空阀门连接,上小四通左边与高压注入阀门连接;高压注入阀门通过管道依次与高压层注入流程的电磁流量计A、电动调节阀门A连接;低压注水阀门通过管道依次与低压层注入流程的电磁流量计B、电动调节阀门B连接;左套管阀门通过管道与高压层注入流程、低压层注入流程并联后与来液阀门连接;低压层放空阀门、右套管阀门、高压层放空阀门分别与取样流程连接。分层注聚效果好,取样准确。

    一种逆向充填工具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9555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500008.6

    申请日:2021-07-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向充填工具,其整体为管状结构,所述下接头自下而上依次与阀套、内管、上接头、油管柱螺纹连接,下接头内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部套在底阀的阀座的下部,阀座上设有阀球,阀球的上部阀座上设有挡板,阀座设在阀体Ⅱ内,底阀设在阀套内,底阀的上部通过螺纹依次与中间套、压套螺纹连接,上接头内孔中上部通过螺纹连接着弹簧阀,冲管通过内接箍与插管螺纹连接,插管通过油管柱中心孔、弹簧阀、压套、插入中间套内,插管与中间套之间设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独特,操作方便,液流平稳、方向一致性好,能够满足稠油、高泥质、粉细砂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的防砂需要。

    一种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998463.7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的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潜山油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对储层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裂缝形成机理,结合地震属性提取,初步确定平面和纵向的潜力区分布;分析油井生产动态,确定油井产量变化规律和含水变化规律,初步确定油水运移规律;根据试井的结果描述油藏性质及储层的有效连通方向;通过建立双重介质模型并结合油水运移规律进行历史拟合,确定宏观剩余油的分布,寻找潜力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质研究、地震属性提取、开发动态分析、试井研究、数值模拟进行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的方法,实现了潜山加区块产能,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