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538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210228398.5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催化剂由纳米级硫酸镍和纳米级十四烷基苯磺酸组成的溶质、水和120号芳烃溶剂油及异戊醇组成的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水100、氢氧化钠14‑17、硫酸80‑130、十四烷基苯磺酸100‑150、120号芳烃溶剂油120‑160、异戊醇60‑70。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氢氧化钠、硫酸镍,控制温度为55‑65℃,搅拌35‑45min;b.缓慢加入十四烷基苯磺酸,控制温度为60‑70℃,加入苯磺酸调PH=7‑9,搅拌120‑150min;c.依次加入120号芳烃溶剂油、异戊醇,搅拌50‑70min,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28398.5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纳米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催化剂由纳米级硫酸镍和纳米级十四烷基苯磺酸组成的溶质、水和120号芳烃溶剂油及异戊醇组成的溶剂混合而成的混合液,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水100、氢氧化钠14-17、硫酸80-130、十四烷基苯磺酸100-150、120号芳烃溶剂油120-160、异戊醇60-70。该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向反应釜中加入水、氢氧化钠、硫酸镍,控制温度为55-65℃,搅拌35-45min;b.缓慢加入十四烷基苯磺酸,控制温度为60-70℃,加入苯磺酸调PH=7-9,搅拌120-150min;c.依次加入120号芳烃溶剂油、异戊醇,搅拌50-70min,得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510932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2121.5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中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化学冷采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选定油层深度1500~2800m,渗透率≤50×10-3um2,油层总厚度≥3.0m,净总厚度比≥0.3,油层孔隙度≥0.10,渗透率变异系数≤0.8的中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向选定的油层挤注微乳液降粘体系+液态二氧化碳,微乳液降粘体系与液态二氧化碳以段塞的形式交替注入,经过关井焖井、开井防喷后,下泵连续采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微乳液将原油剥离成表面亲水的油珠,稠油在体系水溶液表面自发扩散;二氧化碳具有降粘增能作用,并扩大微乳液降粘半径,提高回采水率,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中深层低渗透稠油产量及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54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2927.4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C09K8/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微乳液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为:油溶性降粘剂33-3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6-20,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8-22,吐温型乳化剂2-4,异构醇3-5,水20-24。以上原料利用反应釜在一定温度及转速条件下制备得产品。通过将此微乳液降粘剂用油田热污水配成水溶液,注入地下使用,具有降粘率高、经济性强等特点,可以将稠油粘度下降98%以上,替代高压蒸汽热采,有很高的经济投入产出比,充分解决了油田开发、开采过程中稠油粘度高、开发难等问题,具备大面积推广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155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5928.5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该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包括注入系统、模型主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产出系统,注入系统向模型主体中注入蒸汽、药剂和气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数据控制以及模型主体内部各测温测压点的数据采集,产出系统完成开井、关井和定压生产,模拟主体包括模型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温度和压力数据,差压传感器位于模型管两端,以测量该模型管两端的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56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210432484.8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层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开采方法,该薄层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开采方法包括:步骤1,向井内注入蒸汽;步骤2,在注入蒸汽的同时,伴注氮气与微乳液降粘剂;步骤3,焖井;以及步骤4,起注汽管柱,下生产管柱,转抽生产。该薄层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期开采方法针对薄层稠油多轮次吞吐后期周期产量递减快、含水上升快、能量下降导致开采效果变差的矛盾,在未到达转蒸汽驱条件前,利用“氮气+微乳液降粘剂”辅助蒸汽强化热采,补充油层能量,提高蒸汽波及系数和热效率以及驱替效率,从而提高薄层稠油多轮次吞吐开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7515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210115928.5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该稠油油藏热采线性物理模拟系统包括注入系统、模型主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和产出系统,注入系统向模型主体中注入蒸汽、药剂和气体,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进行参数设置、数据控制以及模型主体内部各测温测压点的数据采集,产出系统完成开井、关井和定压生产,模拟主体包括模型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温度和压力数据,差压传感器位于模型管两端,以测量该模型管两端的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10351260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1510.2
申请日:2012-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水平井蒸汽驱三维物理模型可调式维压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石油热采模型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高温高压蒸汽驱模型维压方法存在的实验装置体积大、操作繁琐、模型本体灵活性差、易导致实验失败、实验模式单一等多种缺陷和问题。它包括模型本体,设有与压板连接的活塞机构,活塞机构包括活塞、活塞杆和设有通孔的压力腔,活塞机构位于围护侧板与压板对应的端面内或位于围护侧板周围。该装置通过恒压泵给活塞机构的压力腔升压等操作,可实现维持定压不变操作;也可通过设置恒压泵的进泵、退泵,实现维压实时可调节。本发明具有性能可靠、多实验模式、实验精度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水平井蒸汽驱三维物理模型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67296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410669409.2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采稠油油藏过程中氮气泡沫的整体调剖工艺,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固定站、氮气泡沫发生器、氮气泡沫重复发生器、氮气泡沫分配器、氮气泡沫计量装置。所述固定站包括氮气车组、蒸汽锅炉及泡沫剂注入撬装,所述氮气车组、蒸汽锅炉及泡沫剂注入撬装均与氮气泡沫发生器连接,所述氮气泡沫计量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并且与对应的井口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蒸汽驱氮气泡沫调剖工艺操作复杂,无法实现整体调剖的问题,实现了蒸汽驱区块的联动调剖,改善稠油蒸汽驱的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27161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210226837.9
申请日:2012-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该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热采水平井微差井温测试技术结合油藏地质情况确定出水层段;步骤2,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蒸汽注入量及温度场分布,确定注入方案,优化凝胶和堵剂的注入量以及顶替段塞大小;以及步骤3,根据确定的该注入方案及优化的该凝胶和该堵剂的注入量,将该凝胶和该堵剂注入该出水层段后,注入该顶替段塞,最后注蒸汽。该热采水平井堵水调剖的方法利用温度场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使蒸汽进入未动用油层,改善储层的吸汽剖面,从而达到经济高效开发高含水热采水平井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