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9055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432495.6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该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注水井和采油井;步骤2,根据该注水井和该采油井穿过的油层情况,对油藏层位进行划分;步骤3,当根据该油层层位,判断为能量稳定、产量稳定的层时,一边注水,一边开采;步骤4,采集油藏开发指标;以及步骤5,当根据该油藏开发指标,判断需要改变采油量时,调节采油设备以对采油量进行控制和调节。该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单打独斗存在的缺陷,通过监测调控可以了解地层联通对应状况、含水状况等,为油藏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高效地开发油藏各个层位。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55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432495.6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该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注水井和采油井;步骤2,根据该注水井和该采油井穿过的油层情况,对油藏层位进行划分;步骤3,当根据该油层层位,判断为能量稳定、产量稳定的层时,一边注水,一边开采;步骤4,采集油藏开发指标;以及步骤5,当根据该油藏开发指标,判断需要改变采油量时,调节采油设备以对采油量进行控制和调节。该分层注采联动耦合工艺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单打独斗存在的缺陷,通过监测调控可以了解地层联通对应状况、含水状况等,为油藏研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高效地开发油藏各个层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7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015348.7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21/14
Abstract: 一种涡流冲砂装置,包括上接头、油管短节、转换体、冲砂心管、旋转体、和冲砂头。所述上接头顺次与油管短节、转换体、冲砂心管、旋转体和冲砂头相连接;所述转换体的内短节上部与油管短节内腔之间形成有环空,转换体内短节下端安装有堵塞器;所述转换体的内短节和外短节之间轴向上有过流通道;所述旋转体安装于冲砂心管和冲砂头外部;所述旋转体的下部内腔和冲砂头之间安装有轴承箍。本发明采用双管结构,使冲砂液冲洗和上返具有不同的通道,具有适应性强,冲砂效率高,冲砂洗井速度快、效果好和作业成功率高等特点,不仅适应于普通油气水井的冲砂作业,尤其适应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冲砂作业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79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910015348.7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21/14
Abstract: 一种涡流冲砂装置,包括上接头、油管短节、转换体、冲砂心管、旋转体、和冲砂头。所述上接头顺次与油管短节、转换体、冲砂心管、旋转体和冲砂头相连接;所述转换体的内短节上部与油管短节内腔之间形成有环空,转换体内短节下端安装有堵塞器;所述转换体的内短节和外短节之间轴向上有过流通道;所述旋转体安装于冲砂心管和冲砂头外部;所述旋转体的下部内腔和冲砂头之间安装有轴承箍。本发明采用双管结构,使冲砂液冲洗和上返具有不同的通道,具有适应性强,冲砂效率高,冲砂洗井速度快、效果好和作业成功率高等特点,不仅适应于普通油气水井的冲砂作业,尤其适应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冲砂作业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4366.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13/04 , G01N23/2251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孔隙尺度润湿性对页岩油渗吸影响的研究方法及系统,建立了基于Comsol软件层流‑相场‑可压缩流体模型模拟孔隙尺度高压渗吸作用的方法;基于页岩岩心扫描电镜照片建立了真实岩心孔隙结构模型;根据孔隙类型识别,通过改变不同孔隙的接触角实现了复杂润湿性的有效表征;实现了亲油、亲水、混合润湿等条件对渗吸作用影响的准确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3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0060979.1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18/27 , G06F18/25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驱老油藏流场调控主控因素判断方法,该基于数据驱动的水驱老油藏流场调控主控因素判断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数据并进行质量检查;步骤2,将油水井数据关联融合;步骤3,建立流场描述特征参数;步骤4,建立流场调整致效标签;步骤5,建立主控因素分析样本数据;步骤6,确定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主控因素。该基于数据驱动的水驱老油藏流场调控主控因素判断方法确定了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流场调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致效调控方向,为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902165.7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油有效泄油体积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预测方法包括:构建页岩油有效泄油体积数据集;根据所述页岩油有效泄油体积数据集,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及优化超参数,获得训练后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根据所述随机森林预测模型,预测有效泄油体积。页岩油有效泄油体积的影响因素对页岩油开发调整和后续新井制定压裂开发方案有重要作用,能够实现新井的有效泄油体积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0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902209.6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油系统立体压裂复杂缝网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利用岩心观察和镜下识别储层岩样的原始立体渗流路径,包括天然裂缝和孔隙。然后,利用CT和核磁共振技术,定量表征和刻画裂缝的数量和形态,并形成孔缝网络结构的数字化表征单元。其次,针对不同原始裂缝匹配关系选择合适的压裂工艺,包括控近扩远工艺、宽带扩展工艺和增压扩缝工艺等。增加CO2复合前置酸强起裂工艺。最后,根据井组优化合理的立体压裂参数,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地应力模型和实际井组数值模拟模型。立体渗立体压裂缝网设计方法具有精度高、参数全面、方便、易操作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1391857.2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与天然气中的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征油藏剩余油分散系数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筛选剩余油斑快的面积、周长、个数等属性,应用熵权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利用8邻域边界追踪算法识别出剩余油斑块并进行标注,获得不同数值模拟时间步的剩余油斑块属性组成的矩阵,并计算不同时间步下的剩余油分散系数。该方法定量表征了油藏随着注水开发过程剩余油分散的变化,指导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0019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46087.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火山岩大尺度裂缝储层的井震频散校正方法,该适合于火山岩大尺度裂缝储层的井震频散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开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常规测井曲线裂缝预测及其裂缝特征参数计算;步骤2,选取目标火山岩裂缝储层岩心开展岩性、物性以及低频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步骤3,构建全频段火山岩裂缝岩石物理模型;步骤4,采用实验数据标定多尺度动态等效介质模型;步骤5,进行井震速度频散校正。该适合于火山岩大尺度裂缝储层的井震频散校正方法为描述火山岩裂缝储层弹性波传播规律奠定了数据基础;用测井速度作约束循环迭代使得计算的地震频段速度精度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