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25398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64266.0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驱油的产出液循环处理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1)微生物驱油藏油气水混合物气液分离;(2)微生物驱油藏采出液油水分离;(3)采出水处理,去除部分悬浮物和原油,降低含氧量,达到注入水国家A1级标准;(4)产出水营养成分、微生物及代谢产物检测;(5)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营养及微生物是否达到注入标准,如果达到注入标准直接注入,否则补充营养或微生物直到达到注入标准回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产出液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营养物质和外源微生物的注入;减少了环境污染,由于微生物驱油藏产出液得到有效回注,不回造成外排,因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微生物驱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7.5%。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5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10014037.9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将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和含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注入油层,在油层环境下进行发酵反应,生成生物表面活性剂、CO2、H2等代谢产物,步骤如下:A、工业废水的预处理,除去较大的颗粒物质及调节pH=6.0~9.0;B、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与激活剂、发酵菌菌液的比例为100000∶10~100∶1~5,以5~100m3/h的排量在低于油层破裂压力下和工业废气以0.5~10×103Nm3/h的排量同时与油井注入水一起注入地层;C、长期连续以任意比例与油井注入水共同注入地层,在地层内进行微生物发酵反应,生成有利于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代谢产物。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石油开发与开采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56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14037.9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将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和含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注入油层,在油层环境下进行发酵反应,生成生物表面活性剂、CO2、H2等代谢产物,步骤如下:A.工业废水的预处理,除去较大的颗粒物质及调节pH=6.0~9.0;B.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与激活剂、发酵菌菌液的比例为100000∶10~100∶1~5,以5~100m3/h的排量在低于油层破裂压力下和工业废气以0.5~10×103Nm3/h的排量同时与油井注入水一起注入地层;C.长期连续以任意比例与油井注入水共同注入地层,在地层内进行微生物发酵反应,生成有利于提高地层原油采收率的代谢产物。本发明广泛应用于石油开发与开采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75242.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O2响应增粘的聚合物溶液/纳球复配体系,其由CO2响应纳球、阴离子聚合物和水组成。本发明公开了CO2响应增粘的聚合物溶液/纳球复配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CO2响应纳球的制备;S2、CO2响应增粘的聚合物溶液/纳球复配体系的构建。本发明公开的CO2响应增粘的聚合物溶液/纳球复配体系组分简单,只加入CO2响应纳球及阴离子聚合物,配制成溶液即得到CO2响应增粘的聚合物溶液/纳球复配体系,工序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249986.2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封存防漏剂,其结构式如下:其中,11≤n≤17。一种CO2封存防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溶剂、长链烷基单甘油酯与二元酸加入至反应容器中,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催化剂得到混合液,在120~140℃下,回流反应3~4h,反应结束后旋蒸,真空干燥得到羟基保护后的产物;S2、在水中加入复配乳化剂,随后将步骤S1得到的产物和正硅酸乙酯加入至水中得到反应体系,反应结束后即得到CO2封存防漏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制备方法简单:2、CO2封存防漏剂可以形成具有高强度固体凝胶,实现对于封埋CO2地层裂缝和孔隙的封堵,从而提高CO2的封埋效率,防止其逸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234761.3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藏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一种利用杂双子表面活性剂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油藏筛选;(2)、杂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筛选;(3)、确定现场注入工艺;(4)、现场注入与效果评价。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使用油藏范围广,渗透率范围10×10‑3μm2~50×10‑3μm2,耐温达130℃,适用于更深的储层。(2)本发明将注入段水相渗流改善采油端提高采收率相结合,一方面解决低渗透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低渗透采收率。(3)本发明通过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达8%,投入产出比大于1:4。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433038.0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584 , C07C213/02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降低原油凝点和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的降凝降粘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凝稠油的降粘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凝降粘剂由邻苯二酚在碳酸钾催化下与正溴烷烃反应生成中间体邻羟基苯醚,然后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硝基苯衍生物,最后与水合肼反应得到。本发明的降凝降粘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产品无毒无害,产率高,达到95%以上;同时该降凝降粘剂在添加浓度为200ppm时,可使高凝稠油的凝固点降低12℃以上,粘度降低92%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稠油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6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33038.0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9K8/584 , C07C213/02 , C07C217/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过程中使用的降低原油凝点和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的降凝降粘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凝稠油的降粘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凝降粘剂由邻苯二酚在碳酸钾催化下与正溴烷烃反应生成中间体邻羟基苯醚,然后在酸性条件下通过硝化反应生成中间体硝基苯衍生物,最后与水合肼反应得到。本发明的降凝降粘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产品无毒无害,产率高,达到95%以上;同时该降凝降粘剂在添加浓度为200ppm时,可使高凝稠油的凝固点降低12℃以上,粘度降低92%以上。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于高凝稠油的降凝降粘现场试验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47116.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层复合伤害多重乳液解堵体系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解堵体系由W/O型内相乳液和外水相按照体积比为1:1‑4的比例组成;其中,W/O型内相乳液包括油相和内水相,外水相包括非酸性除垢解堵剂和水溶性乳化剂;所述油相由油基解堵体系、润湿强化剂和乳化剂组成;所述内水相为聚合物解堵体系或酸性解堵体系。该体系可以克服传统的油包水解堵体系存在的油相摩阻较大、注入压力高的问题,也可以克服氧化类解堵体系直接注入危险性高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注入一种体系解除多重污染的高效解堵效果,同时外相的非酸类解堵体系克服了酸液解堵体系对金属管柱腐蚀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481826.6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6/06 , C08F220/54 , C08F220/28 , C09K8/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凝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使用的降低原油凝固点的聚合物,具体是一种耐温耐盐型高凝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烯基吡啶溶解于溶剂1中,将烷基醇乳酸酯和N‑苄基‑N‑n‑烷基丙烯酰胺溶解于溶剂2中;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阻聚剂,得到聚合物溶液;将聚合物溶液除去溶剂,经过萃取、洗涤、沉淀、抽滤和干燥得到高凝油降凝剂。该降凝剂具有耐温耐盐性能强的优点,耐矿化度达到250000mg/L以上,耐温达到250℃以上;在添加量为100ppm时,可使凝固点介于30~50℃的原油相比降低12℃以上。从而解决了高温高盐高凝油油藏举升和管输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