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86045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0190329.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IPC: C07C249/04 , C07C25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鲜催化剂条件下环己酮氨肟化工艺的色度报警与联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新鲜催化剂条件下环己酮氨肟化工艺的色度报警与联锁方法,在双氧水氧化环己酮生产环己酮的工艺装置中,在使用新鲜催化剂条件下,催化剂发生失活的过程中,氨肟化反应清液色度的报警值设在100°‑200°,联锁值设在200°‑400°;当氨肟化反应清液色度到达报警值时,采用补加新鲜催化剂操作,当氨肟化反应清液色度到达联锁值时,控制系统联锁动作启动,切断双氧水、环己酮和氨进料,反应器进行充氮保护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环己酮氨肟化工艺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2285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442565.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控多相体系中分散相尺寸分布的串联限域装置和方法,所述串联限域装置包括连续布置的入口通道(1)、限域单元和出口通道(4),所述限域单元包括依次交替地串接在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至少两个限域通道(2)和至少一个中间通道(3),至少在彼此相接的位置,限域通道的通流截面积小于中间通道的通流截面积。本发明的串联限域装置仅需串联在其他装置即可实现对于气泡/液滴等分散相的调控,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利用其的调控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连续相的挤压与脉动冲击以及分散相的自身不稳定性与快速拉伸等破裂机制,实现气泡/液滴的破裂行为及尺寸分布的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88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303555.8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C07D301/32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HPPO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脱除HPPO工艺循环气中的氧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循环丙烯压缩机和丙烯缓冲罐(5)之间增设脱氧连接管道,所述脱氧连接管道上设有脱氧反应器(4),所述循环丙烯压缩机的出口端设有第一氧含量检测仪(1),所述第一氧含量检测仪(1)达到预定值时启动脱氧反应器(4)进行脱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脱除循环气中的微量氧气,避免氧气积累,从而减少该工艺中循环丙烯的排放量,提高丙烯的利用率,同时还能避免发生气相燃爆,提高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23475.X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改性工艺的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改性装置的控制方法。一种聚合物改性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改性装置包括挤出单元、驱动单元、加热单元、脱挥单元、控制单元以及警报结构,挤出单元包括机筒以及设置于机筒内部的螺杆,控制方法包括:向机筒内部分别加入原料和塑化剂的步骤;加热单元对机筒内部加热的步骤;驱动单元驱动螺杆转动的步骤;脱挥单元向机筒内部引风进行脱挥的步骤,其中,当脱挥单元的脱挥风量小于预设风量时,控制单元控制警报结构发出警报。在本发明的聚合物改性装置的控制方法中,能够有效预防事故,使得整个聚合物改性工艺过程安全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3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584202.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傅里叶振幅分析的化工过程参数灵敏度计算方法,属于化工过程参数灵敏度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输入变量与分布;建立反应系统模型;傅里叶分解与模型转换;振幅分析计算;方差分解与计算结果分析。本发明将傅里叶振幅分析的思路引入化工过程模型中,计算得到各操作参数波动对系统安全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有助于确定反应系统的安全边界条件,减少了数据分析处理的工作量,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模型的精度,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可利用各参数灵敏度系数的结果和对系统主要安全指标的影响规律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确定化工过程安全操作范围、保障化工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3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572066.6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化工过程参数敏感性确定方法,属于化工过程参数敏感性确定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输入变量与分布;建立反应系统模型;数据分解;随机抽样模拟;偏差计算与计算结果分析。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幅提高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可利用各参数敏感性系数的结果和对系统主要安全指标的影响规律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确定化工过程安全操作范围、保障化工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本发明方法可得到各种反应模式下的热失控的临界判据,可简便地推广应用于多种危险工艺过程的安全操作域确定,具有运算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706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10449279.X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芯片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芯片反应装置的水质多参量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及其应用。该水质多参量检测设备包括芯片反应装置,该芯片反应装置包括手动进样器和芯片;所述芯片包括流道、反应池和进样口,通过所述流道将反应池和进样口连通;所述手动进样器包括样品池、控制部和出样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样品池相连接,用于使样品进入并保持在所述样品池中或者使样品经所述出样部推出所述样品池,所述出样部位于所述样品池的与所述控制部相对的一侧;所述手动进样器与所述芯片的所述进样口密封连接。本发明的水质多参量检测设备能够精确控制样品的流动方式,手动即可实现采样、混合、驱动等多种功能,简化了装置,便于提供操作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4325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546667.0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C08F118/08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乙醛的醋酸乙烯‑醋酸混合液聚合失控安全控制方法,其首先将生产阶段混合液中醋酸乙烯按照质量百分浓度划分为四个区,然后根据所划分的区并结合热动力学分析确定每个区内的热动力学数据,根据混合液的状态来确定预处理温度,根据醋酸乙烯聚合稳定性研究,根据混合液中乙醛的含量对预处理温度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根据乙醛含量,为醋酸乙烯装置各个生产阶段处于存储状态和动态运行过程的醋酸乙烯——醋酸混合液设定合理的安全报警温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6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163862.5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液体样品中细菌含量的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速度较慢、不便捷、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测量液体样品中细菌含量的装置,包括箱体、试剂管放置位置、试剂管、观察孔以及细菌富集和蛋白质分子捕捉设备,所述细菌富集和蛋白质分子捕捉设备包括试剂管放置位置、滤膜、吸附层、至少两个废液池、至少两个阀门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测量液体样品中细菌含量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188358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546677.4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IPC: C08F118/08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醋酸乙烯与醋酸混合液聚合失控抑制方法,其首先将混合液中醋酸乙烯按照质量百分浓度划分为四个区,然后将每个区内的水含量指标进行了限定,根据所划分的区并结合热动力学分析确定每个区内的水含量指标及热动力学数据,根据混合液的状态来确定报警温度;最后根据报警温度,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反应失控。本发明通过对不同浓度区域内醋酸乙烯—醋酸混合液中的水含量控制进行调整,设定合理的安全报警温度,实现安全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