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0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87204.9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覆压孔隙度测试的致密型岩石软孔隙度的预测方法。该预测方法包括:将待测岩心制成核实规格,干燥、冷却稳定;进行变压力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试;将测试获得的不同压力下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试数据进行交会图分析;岩心的渗透率趋于稳定时对应加压后减小的孔隙度为岩石样品中易于闭合的孔隙含量,即软孔隙度。本发明结合了经济的覆压孔渗测试实验方法来计算岩石中软孔隙度及硬孔隙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295815.8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理论计算领域,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骨架弹性因子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设立面积为S0的二维区域,所述二维区域含有N个长轴半径为r的椭圆形孔隙,建立孔隙度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依照裂隙密度的定义方法,得到孔隙密度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将步骤S1的式(1)和步骤S2的式(2)代入已知的骨架弹性因子的表达式,得到所述碳酸盐岩骨架弹性因子计算模型,如式(3)所示。本发明建立了骨架弹性因子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如式(3)所示,以更为直接的方式理解骨架弹性因子的物理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2208.8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颗粒胶结接触致密型岩石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基于模型矿物组分,利用Voigt‑Reuss‑Hill平均公式计算模型骨架混合矿物的等效模量值;第二步,基于获取的模型骨架混合矿物的等效模量值,利用胶结砂岩模型模拟模型骨架胶结和包含原生粒间孔隙的等效模量值;第三步,利用微分等效介质模量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加入模型的孔隙,得到模型干岩石模量值;第四步,基于得到的模型干岩石模量值,采用Gassmann进行饱和流体替换得到包含流体的弹性参数值。该方法可应用于非常规碎屑岩等储层的岩石物理、测井速度及其他弹性参数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88999.5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岩心样品中矿物相含量的方法。包括:对岩心样品进行CT扫描,通过计算机重构岩心样品的三维图像;在三维图像上,根据岩心样品的矿物相的灰度值范围,设定矿物相的灰度阈值范围;根据灰度阈值范围对三维图像进行提取,统计提取后的图像上矿物相对应的像素点数量;根据像素点数量计算矿物相所占的体积比值,进而得到岩心中矿物相含量。本发明利用CT扫描岩芯整体,基于数据进行岩心的三维图像构建,通过矿物相的图像灰度值辨识岩石内部的矿物相种类,进而计算其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17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1289011.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模型制作领域,公开了一种含中空、多重孔隙结构的人造岩心物理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薄片和/或固体颗粒嵌入到人造岩心物理模型的骨架内,待岩心成型后,利用酸液、碱液和水中的至少一种对成型岩心进行淋滤和/或浸泡,形成带有中空裂隙和/或溶孔的人造岩心物理模型;金属薄片为易与酸碱反应并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或气体的金属薄片;固体颗粒为易与酸碱反应并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或气体的固体颗粒,或者,为易溶于水的固体颗粒;酸液和碱液各自独立地为易与金属薄片或固体颗粒反应,但不与岩心骨架反应的酸液和碱液。本发明的人造岩心物理模型的中空裂隙纵横比小于0.01。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1333.7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颗粒胶结接触模型的变饱和度流体岩石物理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基于模型矿物组分,利用Voigt‑Reuss‑Hill平均公式计算模型骨架混合矿物的等效模量值;第二步,基于获取的模型骨架混合矿物的等效模量值,利用胶结砂岩模型模拟模型骨架胶结和包含原生粒间孔隙的等效模量值;第三步,利用微分等效介质模量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加入模型的孔隙,得到模型干岩石模量值;第四步,采用Bire计算变饱和度流体的等效模量值,结合得到的模型干岩石模量值,采用Gassmann进行饱和流体替换得到包含变饱和度流体的弹性参数值。该方法可应用于岩石物理预测、测井和地震定量解释等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89021.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9/2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物理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CT图像灰度值计算岩芯密度的方法,包括:在岩芯样品上取出一部分,鉴定矿物成分;对剩余岩芯样品重构三维图像;在图像上确定切面,并确定切面上亮度最高的点和亮度最低的点;将两点之间的连接线确定为测线,在其上选择多个测点;读取测点灰度值;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亮度最高的点的矿物成分;按照式(1)计算出各个测点的密度值,得到密度值曲线,确定曲线上任意点的密度值。本发明能够对不规则的岩芯样品进行CT扫描成像,实现了在不损伤岩芯的情况下,获得岩芯密度数据,提高岩芯重复使用率,减少了重复采芯次数。#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04452.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1V9/00 , G01V20/0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测井资料的致密砂岩储层裂隙参数定量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测井资料中矿物组分含量,计算致密砂岩的基质模量;通过CPEM模型计算所述致密砂岩高、低频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基于常Q模型将CPEM模型拓展到全频带而得到CPEM‑常Q模型,结合致密砂岩高、低频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预测测井频段的弹性模量;基于CPEM‑常Q模型,通过最优化方法拟合测井频段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得到最优化的致密砂岩储层裂隙参数。本发明的可适用于致密砂岩储层测井频段的CPEM‑常Q模型,解决了现有模型难以建立裂隙参数、弹性参数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94214.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6 , E21B49/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原油高压物性实验数据拟合方法及存储介质和设备。该方法包括:S1:将高压物性实验数据分组输入到状态方程中;S2:按照步骤S1的分组在状态方程中分别计算并进行拟合参数敏感性计算,得到关于各状态方程参数敏感性的Hessian矩阵;S3:在步骤S2得到的Hessian矩阵中挑选出对角占优的敏感参数;S4:将步骤S3得到的对角占优的敏感参数作为拟合参数输入到步骤S1的状态方程中;S5:调整敏感参数的相关性,调整参与拟合的各实验数据的权重系数,实现高压物性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的状态方程参数。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原油高压物性实验数据难以快速拟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633755.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 E21B43/22 , E21B49/00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的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及在中高渗油藏中的应用。包括:建立试验区三维地质模型和试验区数值模拟模型,在生产历史拟合基础上,将物化参数导入数值模拟模型,建立试验区三维CO2‑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方案比对,优选最佳注入参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结合CO2驱和表活剂驱的优点,在小井距条件下高频、小段塞交替注入有利于发挥CO2驱、表活剂驱加和协同效应,控制气窜、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