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7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26653.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的测试多组分泡点压力的装置及测试泡点压力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可视化PVT测试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测试泡点压力的方法包括:测试油‑气‑水三相多组分泡点压力的方法和可视化的测试油‑气两相多组分泡点压力的方法。该发明方法还可以实时记录多相混合过程,捕捉第一个泡点出现的瞬间,保证了实验的精度,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同时,设计了实验后处理装置和清洗流程,从而保证了实验的精度。采用该可视化的测试油‑气‑水三相多组分泡点压力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发现:油‑气‑水的三相泡点压力比油‑气两相的泡点压力低,并且含水越多,泡点压力越低。因而,水相对泡点压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258208.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油藏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关联多源油藏数据的数据特征和应用的建模数据条件,设计涵盖油藏数据提取需求的标准模板,依据需求的建模数据条件从多源数据库中提取油藏源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根据预设的建模条件核验各子模板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克服异常,最终将符合条件的源数据转换得到若干油藏数值模型模块数据结构文件,并集成得到整体的油藏数值模型。采用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油藏建模方法精确度不足及耗时长的问题,将兼顾数据属性和应用建模条件的数据模板与数据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全流程数据快速整合,保证油藏建模中相关数据的精确性和匹配度的同时,提升了建模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388592.4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21B47/00 , E21B47/0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识别双层合采井储层边界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双层合采目标井的实际井底压力及测量时间;利用边界叠加效应,建立双层合采井井底压力分析数学模型;设置双层合采井井底压力分析数学模型的初始参数;将实际井底压力、测量时间和初始参数作为双层合采井井底压力分析数学模型的输入数据,对双层合采井井底压力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实际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值;比较实际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值与预设井底压力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值;根据比较结果,获得双层合采井储层边界的拟合参数。本发明能够获得精准的双层合采井储层边界的拟合参数,且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85169.0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化勘探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价超临界状态下CO2萃取原油组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定量评价在不同温、压系统下超临界CO2萃取原油的组分与含量的模型,从而定量评价特低渗透油藏中CO2提高驱油效率,解决了现有定量评价CO2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驱油效率方法耗时长,不能形成一套快速评价、大规模应用技术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61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0313878.4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CO2驱油混相程度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油藏的实际状况建立注CO2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2)基于数值模拟结果获取注CO2后不同时间的参数场数据;3)根据不同时间的参数场数据计算混相体积系数Cp、近混相体积系数Cs以及CO2组分波及系数Cc;4)基于步骤(3)的结果计算油藏条件下混相程度C;5)基于步骤(3)和(4)的结果计算相对混相程度Cx。本发明实现了CO2驱过程中油气混相程度的定量表征、各项机理的定量计算,并可用于CO2驱项目筛选、油藏工程方案的优化和驱油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20004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10044.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C07C309/14 , C07C303/32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该化合物具有界面性能好的有益效果,特别是在高盐度下与原油形成的界面张力较低。#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1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79669.2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C01B32/168 , C04B30/00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改性碳纳米管的方法及含有其的凝胶颗粒。其中,制备改性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用硅烷偶联剂进行第一改性,得到第一改性碳纳米管;2)将第一改性碳纳米管用丙烯酸甲酯进行第二改性,得到第二改性碳纳米管;3)将第二改性碳纳米管用乙二胺进行第三改性,得到第三改性碳纳米管;4)将第三改性碳纳米管用丙烯酸甲酯进行第四改性,得到第四改性碳纳米管;5)将第四改性碳纳米管用乙二胺进行第五改性,得到第五改性碳纳米管;6)将第五改性碳纳米管用马来酸进行第六改性,得到第六改性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7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0633755.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3/16 , E21B43/22 , E21B49/00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的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及在中高渗油藏中的应用。包括:建立试验区三维地质模型和试验区数值模拟模型,在生产历史拟合基础上,将物化参数导入数值模拟模型,建立试验区三维CO2‑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方案比对,优选最佳注入参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结合CO2驱和表活剂驱的优点,在小井距条件下高频、小段塞交替注入有利于发挥CO2驱、表活剂驱加和协同效应,控制气窜、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59096.8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源井筒数据的模型化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关联多源井筒数据的数据特征和应用的建模数据条件,设计涵盖多类井型井筒数据提取需求的标准模板,依据需求的建模数据条件从多源数据库中提取井筒源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根据预设的建模条件核验各子模板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克服异常,最终将符合条件的源数据转换得到若干井筒数值模型模块数据结构文件,并集成得到整体的井筒数值模型。采用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处理过程繁琐、精确度不足及耗时长的问题,将兼顾数据属性和应用建模条件的数据模板与数据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全流程数据快速整合,保证井筒建模中相关数据的精确性和匹配度的同时,提升了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77177.0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网快速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依据关联多源管网数据的数据特征和应用的建模数据条件,设计涵盖注入及集输管网数值模型需求的标准模板,依据需求的建模数据条件从多源数据库中提取管网源数据,存储至标准模板中,根据预设的建模条件核验各子模板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克服异常,最终将符合条件的源数据加载至预先绘制的管网拓扑关系结构中得到管网数值模型。采用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处理过程繁琐、精确度不足及耗时长的问题,将数据处理与转换、拓扑绘制、数据更新及管网建模技术有机结合,实现管网模型的快速构建及灵活更新,保证管网建模中相关数据的精确性和匹配度的同时,又使模型前后处理过程快捷、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