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2687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68279.3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管炳伟 , 张洪波 , 吴文清 , 吴斌斌 , 贾世敏 , 孙洪霞 , 崔宇辉 , 陈美 , 阳永荣 , 王靖岱 , 陈毓明 , 胡晓波 , 范小强 , 韩国栋 , 王晓丽 , 王静 , 魏文学 , 张柯 , 蒋斌波 , 黄正梁 , 王晓飞 , 廖祖维
IPC: C08F210/02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00 , B32B27/08 , B32B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02 , B32B27/08 , B32B27/30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且所述混合液体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浓度比至少为1。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其雾度低且自粘性高。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制备的乙烯聚合物在薄膜制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3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81441.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34 , C08L23/12 , C08L23/08 , C08K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并公开了所述三元共聚物作为弹性体制备的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用途。本发明的一种乙烯/1-丁烯/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20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15,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多温度区气相法。本发明的三元共聚物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能广泛用于管材、板材、薄膜、纤维等方面。本发明的三元共聚物含有以下重复单元:(n≥3),该重复单元在所述三元共聚物中摩尔含量为0.1%~20%。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348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310481441.3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 C08F2/34 , C08L23/12 , C08L23/08 , C08K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1‑丁烯/1‑己烯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并公开了所述三元共聚物作为弹性体制备的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用途。本发明的一种乙烯/1‑丁烯/1‑己烯的三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2000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15,由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多温度区气相法。本发明的三元共聚物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能广泛用于管材、板材、薄膜、纤维等方面。本发明的三元共聚物含有以下重复单元:(n≥3),该重复单元在所述三元共聚物中摩尔含量为0.1%~20%。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8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0168290.X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管炳伟 , 吴文清 , 张洪波 , 贾世敏 , 孙洪霞 , 崔宇辉 , 阳永荣 , 王靖岱 , 陈美 , 陈毓明 , 胡晓波 , 范小强 , 韩国栋 , 王晓丽 , 王静 , 魏文学 , 张柯 , 蒋斌波 , 黄正梁 , 王晓飞 , 廖祖维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645 , C08L23/08 , B32B27/08 , B32B27/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所述混合液体I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比浓度比至少为1;2)将步骤1)制得的乙烯聚合物通过吹塑工艺,得到聚乙烯薄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所得薄膜的自粘性,降低了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87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68290.X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管炳伟 , 吴文清 , 张洪波 , 贾世敏 , 孙洪霞 , 崔宇辉 , 阳永荣 , 王靖岱 , 陈美 , 陈毓明 , 胡晓波 , 范小强 , 韩国栋 , 王晓丽 , 王静 , 魏文学 , 张柯 , 蒋斌波 , 黄正梁 , 王晓飞 , 廖祖维
IPC: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645 , C08L23/08 , B32B27/08 , B32B27/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0/16 , B32B27/08 , B32B27/32 , B32B27/327 , B32B2250/03 , B32B2250/242 , B32B2250/40 , B32B2307/518 , B32B2323/04 , C08J5/18 , C08J2323/08 , C08L23/0815 , C08F210/14 , C08F210/08 , C08F4/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所述混合液体I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比浓度比至少为1;2)将步骤1)制得的乙烯聚合物通过吹塑工艺,得到聚乙烯薄膜。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所得薄膜的自粘性,降低了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8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0168279.3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管炳伟 , 张洪波 , 吴文清 , 吴斌斌 , 贾世敏 , 孙洪霞 , 崔宇辉 , 陈美 , 阳永荣 , 王靖岱 , 陈毓明 , 胡晓波 , 范小强 , 韩国栋 , 王晓丽 , 王静 , 魏文学 , 张柯 , 蒋斌波 , 黄正梁 , 王晓飞 , 廖祖维
IPC: C08F210/02 , C08F210/08 , C08F210/14 , C08F2/00 , B32B27/08 , B32B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用混合液体I为载体物流将催化剂体系中的主催化剂输送到反应器内,所述混合液体I包含烷烃、烯烃和助催化剂;向从反应器中流出的物流II中加入补充烯烃进料后得到物流III,将物流III分成物流IIIa和IIIb,物流IIIa和IIIb分别回流至反应器的侧部和底部;在反应器中,经聚合得到乙烯聚合物并从反应器中出料;其中,所述烯烃包括α‑烯烃与乙烯;且所述混合液体中α‑烯烃与乙烯的摩尔浓度比至少为1。根据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其雾度低且自粘性高。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制备的乙烯聚合物在薄膜制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60636.0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兼养‑自养连续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及其培养系统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光照和第一通气下,将光合微生物送至第一养殖单元中进行兼养培养,得到第一培养液;同时,在第二光照和第二通气下,将光合微生物送至第二养殖单元中进行自养培养,得到第二培养液;该方法中,将所述第一养殖单元排放的气体作为部分或全部的所述第二通气的气源,并将所述第二养殖单元排放的气体作为部分或全部的第一通气的气源;两培养阶段的光合微生物相同或不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强化兼养培养和自养培养两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63029.X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藻培养领域,具体涉及兼养‑自养联合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生产生物质和生物能源的方法。所述培养光合微生物的方法包括:将光合微生物送至第一反应器中在第一光照和第一通气下进行兼养培养;同时,将光合微生物送至第二反应器中在第二光照和第二通气下进行自养培养;两培养阶段的光合微生物相同或不同;将所述第一反应器排放的气体作为部分或者全部的第二通气的气源;所述第二反应器为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光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兼养培养来强化自养培养,有利于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微藻。
-
公开(公告)号:CN101205163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610169517.9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制备环己烷的方法,包括:使苯和加氢催化剂由塔顶进入蒸馏塔,氢气由塔釜进入蒸馏塔,塔釜由蒸汽加热,塔内发生苯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塔顶冷凝液回流,塔釜出料通过闪蒸分离得到环己烷。本发明方法可降低产品中甲基环戊烷含量,并且有利于稳定操作以及提高氢气利用率和塔的有效反应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88582.2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式过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由过滤组件分隔成进风侧箱体和出风侧箱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进风口与所述进风侧箱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有若干出风口与所述出风侧箱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内置式过滤器,当与其连接的装置具有多个风出口时,可有效该减少内置式过滤器所需配管和仪表数量,减少风机数量,进而减少投资,同时过滤器更换方便。此内置式过滤器,可解决化工过程中当装置有多个风出口时配管复杂,仪表多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