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55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211284.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层间温度与焊接道数的采集装置,其装设于半自动焊枪的手柄前部;包括:焊枪连接部、采集装置装设部、采集电路板、焊接管理平台及焊渣挡板部;采集装置装设部的上端与焊枪连接部结合,下端与焊渣挡板部结合,其后侧面开设采集板安装室以装设采集电路板,采集板安装室开设数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孔以装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板具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并与温度传感器及焊接管理平台电性连接,以将感测的焊接层间温度及半自动焊枪的移动轨迹传输至焊接管理平台进行存储及计算焊接道数。通过实时采集焊接层间温度和计算焊接道数,可有效监控焊接质量,为智能管理,施工过程安全预警及焊接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555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11284.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23K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层间温度与焊接道数的采集装置,其装设于半自动焊枪的手柄前部;包括:焊枪连接部、采集装置装设部、采集电路板、焊接管理平台及焊渣挡板部;采集装置装设部的上端与焊枪连接部结合,下端与焊渣挡板部结合,其后侧面开设采集板安装室以装设采集电路板,采集板安装室开设数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孔以装设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板具有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并与温度传感器及焊接管理平台电性连接,以将感测的焊接层间温度及半自动焊枪的移动轨迹传输至焊接管理平台进行存储及计算焊接道数。通过实时采集焊接层间温度和计算焊接道数,可有效监控焊接质量,为智能管理,施工过程安全预警及焊接质量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256686.5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同彦 , 刘锦昆 , 冯春健 , 张先锋 , 剧鹏鹏 , 鲁之如 , 张晓峰 , 范伟 , 蒋习民 , 季文峰 , 杨东方 , 刘阳 , 邵怀海 , 高文 , 许彦磊 , 苟洪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输油管道立管上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部分:(1)针对立管为单壁管结构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安装在立管的管壁外侧;在海底输油管道立管的外侧焊接有多片式抗冰护管,防护套管埋设焊接于多片式抗冰护管的接缝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在防护套管内;(2)针对立管为双壁保温管结构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安装在海底输油管道立管的内外管壁之间的空隙,(3)针对立管两侧为单壁管结构,立管主体部分为双壁保温管结构的情况,采用可穿越光纤的锚固件实现单壁管结构和双壁保温管结构之间的过渡。本发明通过提高管道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海底油气管道立管中的安全,以达到保证管道结构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011621990.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腐蚀方法制备的铜铁纳米复合材料,所述铜铁纳米复合材料为含有复合物Cu‑Fe(OH)2‑FeS的纳米片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聚酯纤维布;将聚酯纤维布置于SnCl2·2H2O和HCl的混合液中,使其表面敏化;将其浸泡于PdCl2和HCl的混合液中完成表面活化;用去离子水漂洗,并保持在氮气流下干燥;将活化的聚酯纤维布在CuSO4·5H2O、Na3C6H5O7、NH4Cl、10%NaOH和NaH2PO2·H2O的DI水混合液中浸泡,得到有Cu沉积的聚酯纤维布;再将其浸入含有33%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试剂瓶中,在无氧气氛下培养5‑14天,得到本发明铜铁纳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88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710150058.8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E21B43/34 , B01D17/028 , B01D21/02 , B01D2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底部的在线除砂装置及除砂方法。所述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内设有油池隔板,其将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内部分隔为油水分离区和聚油区,所述在线除砂装置设置于所述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内的底部,对应位于油水分离区;所述在线除砂装置包括:进水管,多个分砂板,至少一个聚砂板,至少一个稳流板和吸砂管。本发明装置功能模块配合紧密,占用三相分离器体积空间较小;对分离器内部油气水的正常分离过程影响程度小;可以实现分离器内部固体杂质的在线清除和该过程的自动控制,减少人力干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670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28372.2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10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101 , C10L229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脱水脱烃快循环硅胶吸附装置及工艺,该装置包括:吸附塔顶部入口连接原料气进气管线;过滤器入口连接吸附塔底部出口管线;吸附塔底部入口连通过滤器入口与吸附塔底部出口之间的管线;吸附塔顶部出口连接再生气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再生气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连接冷却气冷却器的入口,冷却气冷却器的出口连接过滤器的入口;再生气换热器的冷介质入口连接进气管线,冷介质出口连接加热炉的进气口;加热炉的出气口连接吸附塔底部入口;吸附塔顶部出口连接再生气换热器的热介质入口;再生气换热器的热介质出口连接再生气冷却器的入口,再生气冷却器的出口连接再生气分离器的入口,再生气分离器的出口连通吸附塔的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4620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60883.1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9/08 , C10G53/0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田作业废液处理系统,包括顺次相连的油水分离单元、超声处理单元、空气氧化单元、静态混合单元和三相分离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田作业废液处理方法,井口作业废液带压导出,使作业废液中的油分离出来,分离油后的作业废液加入中和剂后,进行超声波处理,实现残存高分子有机添加剂的断链;向经过超声波处理的作业废液中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对作业废液进行氧化,向空气氧化后的作业废液中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然后使作业废液充分混合,对混合后的作业废液进行三相分离,分离出原油、污水以及污泥。本发明实现油田作业废液的就地处理就地回注,实现了作业废液的密闭处理,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6629.9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挤压成型三通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通过在三通典型几何位置上合理布置应变测试位置,采用切割方法将三通沿着支管端部到腹部中心,再到主管端部完全切通,释放热挤压成型三通的残余应力。在切割过程中采用应力应变测试仪对热挤压成型三通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比较切割前后各应变测试点变化情况,通过公式计算直接测出应力值,以便对热挤压成型三通的残余应力进行评价和控制,提高热挤压成型三通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71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256686.5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同彦 , 刘锦昆 , 冯春健 , 张先锋 , 剧鹏鹏 , 鲁之如 , 张晓峰 , 范伟 , 蒋习民 , 季文峰 , 杨东方 , 刘阳 , 邵怀海 , 高文 , 许彦磊 , 苟洪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输油管道立管上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部分:(1)针对立管为单壁管结构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安装在立管的管壁外侧;在海底输油管道立管的外侧焊接有多片式抗冰护管,防护套管埋设焊接于多片式抗冰护管的接缝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在防护套管内;(2)针对立管为双壁保温管结构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安装在海底输油管道立管的内外管壁之间的空隙,(3)针对立管两侧为单壁管结构,立管主体部分为双壁保温管结构的情况,采用可穿越光纤的锚固件实现单壁管结构和双壁保温管结构之间的过渡。本发明通过提高管道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海底油气管道立管中的安全,以达到保证管道结构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21990.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腐蚀方法制备的铜铁纳米复合材料,所述铜铁纳米复合材料为含有复合物Cu‑Fe(OH)2‑FeS的纳米片结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聚酯纤维布;将聚酯纤维布置于SnCl2·2H2O和HCl的混合液中,使其表面敏化;将其浸泡于PdCl2和HCl的混合液中完成表面活化;用去离子水漂洗,并保持在氮气流下干燥;将活化的聚酯纤维布在CuSO4·5H2O、Na3C6H5O7、NH4Cl、10%NaOH和NaH2PO2·H2O的DI水混合液中浸泡,得到有Cu沉积的聚酯纤维布;再将其浸入含有33%硫酸盐还原菌(SRB)的试剂瓶中,在无氧气氛下培养5‑14天,得到本发明铜铁纳米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