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50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81221.5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E21B47/06 , E21B43/26 , E21B43/1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压裂过程中井筒温度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参数;2)基于获取的参数,计算在二氧化碳压裂过程井筒的待预测位置在待预测时间的具体温度,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压裂过程井筒温度的预测;井筒温度满足:其中, a=vLR/[1+CT],单位1/s;b=a/LR,单位m/s;c=bψ,单位℃/s;式中,Tf为CO2温度,℃;Tsurf为地表温度,℃;gG为地温梯度,℃/m;z为井筒斜深,m;θ为井筒轴向与水平面夹角;△T为入口初始温度与入口流入温度之差,℃;t为时间,s;v为流速,m/s;CT为热存储系数;φ为集总参数,℃/m;LR为松弛距离参数,1/m。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估算CO2压裂井井筒温度场,估算结果较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70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577444.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现场水平井多簇射孔液体与支撑剂分配测试方法及模块化装置,属于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大型现场水平井多簇射孔液体与支撑剂分配测试方法及模块化装置包括储液罐、混砂设备、压力泵、压裂套管和至少一个实验箱,压裂套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射孔簇,射孔簇包括至少两个射孔孔眼,实验箱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储液间;储液罐与混砂设备连通,混砂设备与压力泵连通,压力泵与压裂套管连通,压裂套管设置在实验箱的上方,射孔簇与实验箱一一对应,同一个射孔簇上的各射孔孔眼分别与相对应的实验箱内的各储液间一一对应连通。通过模拟实际的水力压裂过程,得到实际作业过程中井下压裂套管上的每个射孔孔眼的携砂液的流出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518099.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7 , E21B47/00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斜度井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得立方体形状的岩样;对岩样的表面设置环氧树脂防水层;将岩样固定于大斜度井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装置的承接座上,调整大斜度井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装置的变角器,以改变岩样的水平角度;通过大斜度井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装置的钻孔组件在岩样上钻取盲孔;将模拟套管放置盲孔内部,通过环氧树脂胶与岩样粘接;水力压裂组件深入模拟套管内部,通过向模拟套管内喷射压裂液,以模拟多簇射孔。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斜度井真三轴压裂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能模拟不同井斜角、不同射孔方位角的大斜度井在多簇压裂过程中多条裂缝之间的相互干扰和裂缝扩展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215938.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立体井网压裂多缝干扰的模拟方法及模拟系统。水平井立体井网压裂多缝干扰的模拟方法,包括:对包括石墨颗粒的有机玻璃试样进行三轴水力压裂处理,获取所述有机玻璃试样的裂缝扩展路径以及所述石墨颗粒的移动路径;根据所述裂缝扩展路径以及所述移动路径,建立所述水平井立体井网压裂多缝干扰的模型。该模拟方法可以精细定量刻画压裂过程中多个裂缝之间的干扰程度以及压裂过程中多个裂缝之间的应力干扰过程,为油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89420.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岩屑录井升尺度的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预设的录井方法,分析从待分析储层采集岩屑的各矿物组成成分及各矿物组成成分的体积含量;采用预设的压痕处理方法,获取各矿物组成成分的细观尺度的力学参数;根据细观尺度的力学参数,采用预设的均匀化方法计算待分析储层的宏观尺度的力学参数;对宏观尺度的力学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宏观尺度的力学参数;根据修正后的宏观尺度力学参数对待分析储层进行评价。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储层品质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02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315822.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油气井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井开发技术领域,其中,该油气井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已确定油气井的测井数据和横波速度数据;对已确定油气井的测井数据和横波速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高于预设值的第一目标测井数据;将第一目标测井数据输入至多个不同的横波速度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分别得到每个横波速度预测模型输出的横波速度预测值,并输出横波速度预测值中误差最低的横波速度预测模型作为目标横波速度预测模型;将待预测的油气井的测井数据输入目标横波速度预测模型,输出待预测的油气井的横波速度。本申请能提高待预测的油气井的横波速度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8864.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层系立体井网压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模型基本参数,以建立多层系立体井网压裂裂缝扩展模型;在模拟泵注时长内,根据当前时刻的压裂段的各簇裂缝的流量分配,以及上一时刻的压裂段的各簇裂缝的裂缝宽度和对应的缝内流体压力,通过缝内流体流动方程计算当前时刻的压裂段的各簇裂缝的宽度;根据当前时刻的压裂段的各簇裂缝的宽度,判断当前时刻的压裂段的各簇裂缝是否发生扩展;当确定达到模拟泵注时长时,输出裂缝扩展模拟结果。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多层系立体井网裂缝模拟的准确性,能够开展多层系立体井网中水平井多段拉链压裂、同步压裂等模式下的裂缝扩展行为模拟与设计参数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7032.X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三轴立体井网压裂支撑剂运移可视化模拟方法及装置,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立方体透明试样,立方体透明试样设有摄像装备,在立方体透明试样上至少钻取两层盲孔,相邻两层盲孔在垂直于所有盲孔的平面上交错设置。在每个盲孔内下入套管,在套管与盲孔之间形成固井胶环;然后进行割缝,任意两个相邻的套管对应的裂缝在沿盲孔的长度方向上交错设置;通过真三轴水力压裂系统对透明试样进行加压,向每个套管内注入含有支撑剂的压裂液进行压裂,然后通过摄像装备实时观测,采用该方法能够模拟真实地层的应力条件下,考虑多井多裂缝应力干扰,研究立体井网压裂过程中支撑剂的运移与动态分布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1550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73839.8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油气藏裂缝闭合系数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两个导流板放置到导流室中,称取预设质量的支撑剂,将支撑剂均匀地平铺在两个导流板之间,通过裂缝导流能力测试实验,获取支撑剂的闭合压力与支撑剂孔隙体积变化量的对应关系;对闭合压力与支撑剂孔隙体积变化量的对应关系,采用一次函数拟合得到拟合直线,将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为支撑剂的孔隙压缩系数;根据孔隙压缩系数、两个导流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及导流室的长度及导流室的高度,得到支撑剂的裂缝闭合系数。本发明实施例的闭合系数可以直接应用于页岩油气藏的数值模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84235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0833769.0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C09K8/64 , C09K8/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无水增能复合压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地层中注入液化石油气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然后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再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态二氧化碳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最后注入携带支撑剂的液化石油气压裂液,一段时间后停止注入。该方法通过在各个注入阶段不同压裂液的做法,合理利用不同压裂液的特殊性能,达到造缝网的效果,增大裂缝的油气运移能力,形成以主裂缝为主干的纵横“网状缝”系统,扩大了井控面积,增加了地层能量,改善了储层的渗流特征,尤其适用于低渗透、致密、强水敏储层,提高了单井压后产能,解决了低渗透、致密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