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6368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3061.9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岩石)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采集实验装置,包括微量注入系统、油水渗流模拟系统、层析扫描成像系统和产出流体分离计量系统。其中微量注入系统用于控制油水驱替模拟实验的实验条件(驱替流速、注入倍数);油水渗流模拟系统为填砂管模型,用于提供模拟油水驱替的多孔介质环境;层析扫描成像系统用于实现油水驱替过程中岩心内部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的采集;产出流体分离计量系统用于实现岩心出口端流体的分离和计量。基于层析扫描技术,在不损害岩心模型的前提下实现了多孔介质中剩余油微观分布图像的采集。本发明实用性强,在采集图像基础上可对岩心中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态进行定量化描述,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57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10324699.7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地层孔喉匹配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水溶液置于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的容器中;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计算孔喉半径,确定滤膜的尺寸,将滤膜放入滤膜夹持器中;启动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不同压力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通过滤膜时的滤过情况及粒径变化;以及确定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孔喉之间的匹配关系。该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地层孔喉匹配的分析方法,成功实现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与地层孔喉配伍关系的分析研究,为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应用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准确优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58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5842.0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采油后期提高地下油藏中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向实施聚合物-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注入井注入超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作为前置段塞,注入0.05-0.1倍地层空隙体积,所述的超高分子聚合物浓度为1800-2300mg/L,粘度大于80mPa·s;然后b.取浓度为1500-1800mg/L和粘度大于50mPa·s的超高分子聚合物:浓度为2000-5000mg/L和界面张力小于5.0×10-3mN/m的阴非两性表面活性剂=0.15-0.18:0.2-0.5重量份配比复配,搅拌均匀后注入该注入井,注入0.1-0.3倍地层空隙体积;最后c.向该注入井注入浓度为800-1200mg/L和粘度在20-30mPa·s的超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作为后续保护段塞,注入0.05-0.1倍地层空隙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06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269031.2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征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流动有效视粘度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多孔介质的储液滤杯之压力控制在0.5MPa至0.45MPa之间,在所述储液滤杯内装填聚合物待测液,所述储液滤杯处于水平状态且关闭开关阀;将所述储液滤杯固定在储液滤杯固定架上,所述储液滤杯处于竖直状态,所述聚合物待测液位于所述多孔介质上方,在所述储液滤杯下端的出口设置带有滤膜的滤膜夹持器,所述滤膜夹持器内装填石英砂;密封所述储液滤杯,将所述储液滤杯内压力维持为恒定压力,打开所述开关阀门,启动重量流量计测量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滤过速度及滤过液的粘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743645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305670.X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控制驱油用聚合物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某厂家不同批次待分析的驱油用聚合物干粉;称取一定量的选取好的聚合物干粉,进行热失重分析;当热失重分析结束时,分析该厂家聚合物的热失重曲线,得到该厂家不同批次聚合物的热失重微分曲线;根据得到的该厂家不同批次聚合物的热失重微分曲线,对该聚合物进行质量控制。该利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控制驱油用聚合物质量的方法可以对油田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驱油聚合物进行质量控制,该方法准确、快速,是对驱油用聚合物质量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0297426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258263.9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B01F17/46 , C07C217/08 , C07C213/00 , C07C309/08 , C07C303/32 , C08G65/48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烷基苯经一系列的反应,形成了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的独特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极好的水溶性和耐硬水性、广泛的pH值适用范围、低毒易降解以及与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能,能应用于洗涤、纺织和三次采油等众多领域。该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0-5~10-6mol/L,在此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3~30mN/m;该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能够与模拟油烷烃或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可在三次采油中获得应用。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39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011605.2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化学驱三次采油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化学驱三次采油领域。该混合溶液主要由下述结构式(I)、结构式(II)所表示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主要含有分子量相近的两种超长碳链的小分子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其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形成的“蠕虫状”胶束聚集体而获得高粘度和较低的油/水界面张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盐性,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化学驱三次采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79827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010011606.7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C07C229/12 , C07C227/10 , C07C309/14 , C07C303/22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该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属于化学驱三次采油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三次采油中时,在极低浓度、高温、高盐,弱碱性环境等条件下即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到较低或超低,可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并能克服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的色谱分离效应,而且不易造成采油设备的腐蚀或结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19033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210465746.0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油田的复合驱原油采出液含油污水的水处理设备和方法,原油采出液含油污水中含有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二元复合驱油剂,设备包括:原料供给装置;微波处理装置,该微波处理装置接纳原油采出液含油污水,并对其进行微波处理;连接至微波处理装置的热沉降罐,其接纳经微波处理后的原油采出废水,并使原油采出废水在其中热沉降,并分离出油。最好还包括:破乳剂供给装置、气浮药剂供给装置、气浮塔和气体供给装置。借助上述设备可以实现对海上油田原油采出液含油污水的微波强化、化学药剂和/或气泡法的处理。本发明的处理设备和方法能以相对紧凑的设计方案来实现,且能在短时间内对二元复合驱含油污水进行高效、可靠地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457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24699.7
申请日:2014-07-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地层孔喉匹配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水溶液置于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的容器中;根据渗透率与孔喉半径的关系式计算孔喉半径,确定滤膜的尺寸,将滤膜放入滤膜夹持器中;启动驱油体系滤过性能评价装置,研究不同压力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通过滤膜时的滤过情况及粒径变化;以及确定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孔喉之间的匹配关系。该驱油用粘弹性颗粒驱油剂与地层孔喉匹配的分析方法,成功实现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与地层孔喉配伍关系的分析研究,为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应用的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准确优选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