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63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686906.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32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曲线异常点检测的井下工具智能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井工具信号异常点差值序列;将其分离为多段数据集合ΔX,在其中提取工具长度特征序列Len以及异常点特征间距特征序列MK;根据MK确定的混合序列的最优分离组合对ΔX以及Len进行更新,以及在ΔX中提取异常点特征间距序列;根据异常点特征间距序列确定配水器最优分割参数,从而确定ΔX中的配水器;根据Len中除对应配水器外的其它值确定封隔器长度,从而确定ΔX中值中的封隔器和短套。以解决以往对井下工具进行识别时需要依赖人为的经验和操作,无法保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人为识别还存在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46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48977.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新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自喷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装置和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非自喷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平井内的套管、设置在套管内且位于水平井直井段的第一油管、设置在第一油管下方的分支器、设置在水平井水平段且连接分支器的第二油管、光缆组件、监测设备和生产设备。光缆组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光缆、第二光缆和第三光缆,第一光缆位于第一油管与套管之间且连接监测设备与分支器,第二光缆位于分支器内,第三光缆自分支器引出、并延伸至第二油管的末端。生产设备的部分位于第一油管内。通过将第一光缆与生产设备设置在不同的空间内,避免生产设备影响光缆组件的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598992.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均匀动用的方法。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均匀动用的方法,包括:选定稠油油藏,在稠油油藏钻一口水平井,并建立同步注采管柱结构;向同步注采管柱结构注入蒸汽,进行蒸汽吞吐,并建立水平井的井筒周围的温度场;将同步注采管柱结构中的一个油管设置为注气管,另一个油管设置为采油管,且两个油管同时生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稠油水平井开采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44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710118460.8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舱,所述压力舱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压力舱上设置有环压注入孔;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力舱内,所述夹持装置内设有用于容纳岩心的空腔;左堵头和右堵头,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空腔内,且分别位于岩心的两端;流体注入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舱上,用于向所述夹持装置的空腔内注入流体;以及参数测量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上,用于测量所述岩心的状态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岩心参数测量装置能够提高对岩心参数进行测量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48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177464.8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波多普勒多相流分相流量测井资料解释方法,涉及测井资料解释领域,包括:对超声波多普勒多相流测试仪测得的混合流体中的原始电压数据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功率谱数据和功率谱图;求取所述原始电压数据和所述功率谱数据的统计特征值,求取所述功率谱图的谱峰参数;利用预设分类方法对所述统计特征值以及所述谱峰参数进行分类;在每类中选取若干个代表值,将所述代表值作为输入向量对混合流体的未知流量进行预测。和超声波多普勒多相流分相流量测井资料解释装置。可以解决油井中准确地计算油、气、水各相的流量传统的方法难度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5984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316860.4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身结构获取方法,属于石油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导管:下入Φ812.8mm套管坐入地层至第一预设深度;一开:用Φ711.2mm钻头通过Φ812.8mm套管钻至第二预设深度,下入Φ609.6mm套管,固井,并安装井口装置;二开:用Φ558.8mm钻头钻至第三预设深度,下入Φ473.1mm套管,固井;三开:用Φ425.45mm钻头钻至第四预设深度,下入Φ339.7mm套管,固井;四开:用Φ269.9mm钻头+Φ374.65mm扩眼器钻至第五预设深度,悬挂Φ298.45mm套管,固井;五开:用Φ241.3mm钻头+Φ311.2mm扩眼器钻至第六预设深度,悬挂Φ244.5mm套管,固井并回接至井口;六开:用Φ215.9mm钻头钻达目的层,悬挂Φ177.8mm尾管,固井。利用该方法获得的井身结构,所得井眼稳定,且钻井过程稳定可控,提高了钻井风险掌控的能力,保障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544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0118460.8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心参数测量装置,包括:压力舱,所述压力舱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压力舱上设置有环压注入孔;夹持装置,设置于所述压力舱内,所述夹持装置内设有用于容纳岩心的空腔;左堵头和右堵头,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空腔内,且分别位于岩心的两端;流体注入构件,设置在所述压力舱上,用于向所述夹持装置的空腔内注入流体;以及参数测量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上,用于测量所述岩心的状态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岩心参数测量装置能够提高对岩心参数进行测量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756897.X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B2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状零件的拆装工具,属于手工工具领域。该拆装工具包括顶杆、套管和卡瓦,套管同轴线套设于顶杆外,顶杆的一端呈锥台状,顶杆的中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顶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套管的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套管的一端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均活动安装有一卡瓦,每个卡瓦的一侧面与顶杆的呈锥台状的一端的锥面相接触,通过拧动顶杆的伸出套管外的一端,使顶杆朝向套管上有通孔的一端移动,通过顶杆上呈锥台状的一端的锥面推动卡瓦,将卡瓦顶紧在管状零件的内侧壁上,使得可以通过夹持工具夹持住套管进行转动,实现管状零件的拆装,避免了对管状零件的外侧壁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4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853812.5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下击器,属于油井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所述地面下击器包括:内套,其设有上撞击头;释放环,其上设有开口以及连接上端面和内壁的曲面;释放头,其大端贴在释放环的曲面上,其小端穿过释放环连接在内套的上端;以及外套,其上端用于连接提拉装置,内套上部和上撞击头均套装在外套内,释放环位于外套内布置在内套的上方,外套下部设有防止上撞击头滑出外套的下撞击头,外套内设有用于支承释放环的台阶;内套下部延伸出外套,连接遇卡管柱的油管接箍。本发明通过释放环和释放头的配合,为上撞击头和下撞击头的撞击蓄能,使得上撞击头和下撞击头的撞击,能够产生的巨大撞击力,撞击力传递到遇卡管柱的遇卡部位,达到解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110148571.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14 , G06F111/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套管加固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能源开采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与三维地应力场模型;根据该三维地质模型与该三维地应力场模型,获取该目标区域中的目标套管的形变风险位置;根据该目标区域的历史数据,获取该形变风险位置承受的最大应力;根据该形变风险位置承受的最大应力,确定该形变风险位置对应的套管加固参数。上述方案,通过建立目标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与三维应力场模型,确定套管可能发生形变的位置,并在该位置上根据形变风险位置可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确定如何加固该位置的套管,降低了套管因承受过大应力发生形变的风险,提高了页岩油气的开采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