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2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968267.2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领域,首次公开了一种新型SBA‑16/MOR复合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双支链异构化中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适宜酸性和三维梯级孔道结构的SBA‑16/MOR复合分子筛材料的低成本绿色制备方法及其负载非贵金属制得双支链异构化催化剂,在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异构反应中得以应用,该催化剂以天然矿物为原料无模板剂绿色合成MOR分子筛纳米晶前驱液,然后通过采用低酸度下预水解方法原位组装制备出SBA‑16/MOR复合分子筛载体,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缓解了设备损坏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因此,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为我国油品质量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826724.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方法,首先,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在预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预加氢反应器脱除二烯烃及硫醇、硫醚,然后预加氢产物在加氢脱硫及异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同时直链烯烃异构为单支链烯烃或单支链烷烃,得到超低硫含量清洁汽油;所述预加氢催化剂以无定型硅铝、氧化铝、Y分子筛、ZSM‑5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载体,浸渍钴、钼、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本发明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方法用于生产超低硫、辛烷值损失低的清洁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6724.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方法,首先,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在预加氢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预加氢反应器脱除二烯烃及硫醇、硫醚,然后预加氢产物在加氢脱硫及异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同时直链烯烃异构为单支链烯烃或单支链烷烃,得到超低硫含量清洁汽油;所述预加氢催化剂以无定型硅铝、氧化铝、Y分子筛、ZSM‑5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载体,浸渍钴、钼、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组分。本发明催化裂化汽油加氢改质方法用于生产超低硫、辛烷值损失低的清洁汽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73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7443.X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催化剂及其制法与加氢方法。该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以表面具有丰富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以活性金属M为载体,以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催化剂的总量为100wt%计,活性金属M的负载量为1wt%-8wt%,活性金属M包括Pd或Rh。该催化剂是通过偶联剂嫁接法将活性金属M负载到表面具有丰富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上得到的。利用上述催化剂完成的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的方法,包括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与丁腈橡胶混合的步骤。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氢化丁腈橡胶。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催化剂完成的丁腈橡胶选择性非均相加氢的方法的加氢度高,选择性为100%。
-
公开(公告)号:CN104140480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310165966.6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8/04 , C08F112/08 , B01J32/00 , B01J27/13 , B01J2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乙烯加氢制备聚环己基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以等体积浸渍法或离子交换法负载活性组分M,得到M负载量为1‑10wt%的负载型加氢催化剂;以有机溶剂溶解2‑10g聚苯乙烯得到胶液,取占聚苯乙烯质量10‑50wt%的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将负载型加氢催化剂与胶液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将高压反应釜用N2排空后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将加氢反应后的胶液离心分离回收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对胶液进行蒸发得到聚环己基乙烯。本发明提供的以M/SHMs为催化剂的聚苯乙烯加氢制备聚环己基乙烯的方法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加氢效率高、反应条件更温和及成本更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83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18896.0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 , 北京中石大格林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0L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石油气的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胺洗后的液化石油气与醇胺溶液混合,在羰基硫水解催化剂和醇胺溶液的共同作用下,将液化石油气中的羰基硫和硫化氢除去;与硫醚化催化剂接触进行硫醚化反应,使液化石油气中的硫醇与烯烃反应转化成高沸点的硫醚化合物,同时将二烯烃选择性加氢饱和;进行蒸馏处理,将液化石油气馏分与高沸点硫醚化合物分离,得到深度脱硫的液化石油气产品,精制后的液化气可生产低硫的甲基叔丁基醚和烷基化汽油,本发明采用一步法脱除羰基硫和硫化氢,利用原料组分间的催化反应脱除硫醇,无碱渣排放,简化了现有液化石油气的精制工艺,同时达到了深度脱硫的目的,使精制后的液化石油气的硫含量降到5μg/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4368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12397.4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1B3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NaY分子筛/天然矿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以天然高岭土矿物和天然硅藻土矿物提供分子筛合成的全部硅源和铝源,并作为分子筛生长的基质,经原位晶化形成的晶体产物。在该复合材料中,NaY分子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至50%,且NaY分子筛的硅铝比为3至5.5。本发明扩展了原位合成方法制备分子筛/天然矿物复合材料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可大幅降低分子筛/天然矿物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359583.8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构烃类加氢异构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去离子水和磷源混匀后,分别加入铝源、硅源和微孔模板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介孔模板剂,搅拌得到溶胶并进行陈化,加入基质,进行动态水热晶化;对产物进行洗涤、分离、干燥、焙烧,得到梯级孔SAPO-11/γ-Al2O3复合材料;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金属活性组分分步浸渍到所述梯级孔SAPO-11/γ-Al2O3复合材料上,然后经过室温晾干、干燥、焙烧,得到正构烃类加氢异构化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正构烃类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在保持较高的正构烃类加氢异构化转化率的同时具有优良的双支链与多支链异构体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25C
公开(公告)日:2004-08-18
申请号:CN01119907.5
申请日:2001-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中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是以常规的方法先配制合成微孔分子筛(如Y型分子筛,ZSM-5,β分子筛)的反应混合物凝胶,然后再在30~300℃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的晶化,晶化3~300小时后,调整反应混合物的酸碱度pH值为9.5~12,并加入合成中孔分子筛所用的模板剂,同时也可以加入硅源——硅酸钠、硅溶胶和/或铝源——硫酸铝,偏铝酸钠,也可以加入过渡金属化合物——钛酸四丁酯、硝酸铁引入杂原子金属,也可以再加入醋酸钠、氯化钠助剂,然后,再在30~170℃自压下进行第二阶段的水热晶化,晶化时间为15~480小时,得到本发明所说的中微孔复合分子筛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468142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70270.X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29/48 , C10G45/08 , C10G4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Mo-S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制备过程包括将含Co、Mo和S元素的浸渍液等体积配制并采用喷浸法喷浸到载体上;在带回流的烧瓶中先后低温(60-80℃回流0.5-2.0小时)、加入水合肼继续在高温条件下回流(100-150℃回流0.5-10小时),完成催化剂硫化过程;降至室温,过滤、洗涤得到最终催化剂产品。本发明所制备的Co-Mo-S催化剂由于是在低温条件下制备,活性组分Mo和Co与催化剂载体之间作用力较弱,与常规催化剂制备方法相比Co、Mo元素具有更高的分散度,在加氢脱硫反应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