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988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027386.6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B01D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等停留时间法设计多溢流塔板的方法,是为能提高塔板传质效率和处理能力,缓解设备的放大效应而设计的。该方法根据液体在塔板鼓泡区上的停留时间定义,综合了等流道长度法和等鼓泡面积法的优点,并考虑了塔壁对液流的收缩作用以及物性条件对流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组等停留时间下的塔板鼓泡区流道长度的计算公式。将塔板两侧边缘降液管堰设计为后掠式堰结构,以增加两侧降液管的溢流周边长度。将偏心式降液板下缘采用弧形或齿形结构,以平衡降液管底隙出口面积。在受液盘内设置液体分配板,以均匀降液管出口两侧的液流分布。本设计方法能使塔板各鼓泡区上的液流具有相近的停留时间和传质效率,达到合理分配液体,促进气液均匀分布,缓解塔设备放大效应的作用。该方法特别适合汽、液相负荷较高的大型塔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27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040629.3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IPC: B01D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雾器及其设计方法,属于除雾领域。除雾器设置在圆筒状容器内,由多级除雾元件组成,除雾元件包括多个管排和集液挡板,多级除雾元件沿容器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除最上端或最下端的除雾元件外,其他除雾元件的集液挡板中心均设置有开口;在集液挡板的下方或上方,设有多个管排,多个管排互不接触,多个管排之间采用错排,每个管排由轴线平行且互不接触的除雾管组成,除雾管呈圆周排列,除雾管为圆管,除雾管的轴线与容器底面的夹角范围为60~90°。本发明解决了气流受塔横截面积限制、气流的流通面积较小、气速较低和因除雾器截面瓶颈造成的二次夹带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气雾分离效率的效果,本发明用于气雾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21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048289.9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烃/环烷烃体系分离溶剂的筛选方法,属于化工分离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筛选功能基团合成预定溶剂;利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获取烷烃和环烷烃在溶剂中以及其纯组分的化学势。根据得到的各化学势,获取烷烃和环烷烃在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理论值,然后对其进行拟合,得到烷烃和环烷烃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拟合值经验关联式。根据该关联式获取待分离的某一烷烃和环烷烃在预定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拟合值,进而得到两者在预定溶剂中的相对挥发度,在相对挥发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计算烷烃和环烷烃在预定溶剂中的溶解度,若溶解度满足要求,确定该预定溶剂为分离溶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快速、简单、准确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2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8289.9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烃/环烷烃体系分离溶剂的筛选方法,属于化工分离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筛选功能基团合成预定溶剂;利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获取烷烃和环烷烃在溶剂中以及其纯组分的化学势。根据得到的各化学势,获取烷烃和环烷烃在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理论值,然后对其进行拟合,得到烷烃和环烷烃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拟合值经验关联式。根据该关联式获取待分离的某一烷烃和环烷烃在预定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拟合值,进而得到两者在预定溶剂中的相对挥发度,在相对挥发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计算烷烃和环烷烃在预定溶剂中的溶解度,若溶解度满足要求,确定该预定溶剂为分离溶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快速、简单、准确而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983277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40629.3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IPC: B01D4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雾器及其设计方法,属于除雾领域。除雾器设置在圆筒状容器内,由多级除雾元件组成,除雾元件包括多个管排和集液挡板,多级除雾元件沿容器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布,除最上端或最下端的除雾元件外,其他除雾元件的集液挡板中心均设置有开口;在集液挡板的下方或上方,设有多个管排,多个管排互不接触,多个管排之间采用错排,每个管排由轴线平行且互不接触的除雾管组成,除雾管呈圆周排列,除雾管为圆管,除雾管的轴线与容器底面的夹角范围为60~90°。本发明解决了气流受塔横截面积限制、气流的流通面积较小、气速较低和因除雾器截面瓶颈造成的二次夹带的问题,实现了提高气雾分离效率的效果,本发明用于气雾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67335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13265.4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IPC: C10G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压炉炉管注汽方法,包括:步骤1,记录减压炉炉管中油品的参数;步骤2,确定减压炉炉管中油品出现泡点的位置;步骤3,确定泡点位置需要注入的最小蒸汽量;步骤4,在泡点的位置按照最小蒸汽量注入蒸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油品的参数确定油品出现泡点的位置,由于油品泡点的位置温度较高,在此泡点处向炉管内注入较少的蒸汽就可以使油品快速气化,使油气两相从泡状流流型直接转变为环状流流型,避免油气两相出现块状流流型,减少炉管内结焦现象的发生,防止油品产生水击现象,避免水击现象引起的噪声、炉管震动及减压炉中炉管的损坏,并且由于注入蒸汽量为最小蒸汽量,能有效降低炉管压降,减少蒸汽消耗,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4194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407478.1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脱盐电脱水电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油田原油处理领域。所述电源设备包括:调节模块、变压模块和电脱盐罐体;所述调节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的第一相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三相电源的第二相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三相电源的第三相连接,所述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脱盐罐体连接,使所述电脱盐罐体内形成电场,以实现对原油进行电脱盐和电脱水处理。本发明提高了该电脱盐电脱水电源设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92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0201.X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电脱盐电源;它一次侧是三相输入,一次侧三相的回路中都窜接了100%的阻抗;二次侧是两相输出,在二次高压线圈上有不同的抽头,通过选择开关K1选择不同的输出高压,以适应不同原油;二次两相高压再经过隔离变压器,变成一端接地一端带电的单相电;将单相高压电分别送到一个倍压整流硅堆,整流出的正半波形成正极,整流出的负半波形成负极;本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电脱盐电源在保证电脱盐高压电场效果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了电脱盐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02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510226233.8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炉管内介质流型调节装置,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导流体、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导流体为梭柱体,导流体通过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固定或支撑在炉管中心;固定支撑架分别与导流体、炉管的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一端;第一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静连接,且与炉管内壁接触,位于导流体外侧中部;第二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活动连接,且与炉管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另一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炉管注汽法成本较高,燃料消耗量较高,安全性较低,且操作步骤较繁琐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成本和燃料消耗量,提高安全性,且简化操作步骤的效果,用于炼制石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0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26233.8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炉管内介质流型调节装置,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导流体、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导流体为梭柱体,导流体通过固定支撑架、第一滑动支撑架和第二滑动支撑架固定或支撑在炉管中心;固定支撑架分别与导流体、炉管的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一端;第一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静连接,且与炉管内壁接触,位于导流体外侧中部;第二滑动支撑架与导流体活动连接,且与炉管内壁静连接,位于导流体外侧另一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炉管注汽法成本较高,燃料消耗量较高,安全性较低,且操作步骤较繁琐的问题,实现了降低成本和燃料消耗量,提高安全性,且简化操作步骤的效果,用于炼制石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