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3988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027386.6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B01D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等停留时间法设计多溢流塔板的方法,是为能提高塔板传质效率和处理能力,缓解设备的放大效应而设计的。该方法根据液体在塔板鼓泡区上的停留时间定义,综合了等流道长度法和等鼓泡面积法的优点,并考虑了塔壁对液流的收缩作用以及物性条件对流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组等停留时间下的塔板鼓泡区流道长度的计算公式。将塔板两侧边缘降液管堰设计为后掠式堰结构,以增加两侧降液管的溢流周边长度。将偏心式降液板下缘采用弧形或齿形结构,以平衡降液管底隙出口面积。在受液盘内设置液体分配板,以均匀降液管出口两侧的液流分布。本设计方法能使塔板各鼓泡区上的液流具有相近的停留时间和传质效率,达到合理分配液体,促进气液均匀分布,缓解塔设备放大效应的作用。该方法特别适合汽、液相负荷较高的大型塔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225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279631.3
申请日:2010-09-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催化裂化催化剂两段再生方法及设备,所述的设备包括串联设置的烧焦罐再生段以及密相环流床层再生段,本发明是将含焦炭的待生催化剂从烧焦罐再生段的底部引入烧焦罐再生段,与烧焦罐主风接触发生燃烧反应生成烟气,生成的烟气及其携带的催化剂上行经过烧焦罐再生段顶部的多孔板式分布器进入密相环流床层再生段;控制密相环流床层再生段中心区与外环区内不同的表观气速度而使催化剂颗粒在两个区之间形成内循环流动,进一步得到高效再生。密相环流床层催化剂一部分循环进入烧焦罐再生段底部以提高烧焦罐再生段的温度和颗粒浓度。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可改善气固接触,提高主风利用效率,降低装置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44695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168308.8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05 , B01F5/0057 , B01F15/063 , B01F2015/061 , B01J8/0496 , B01J19/18 , B01J2208/008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氢推进的旋流式冷氢箱,混合筒设置在下支撑板中心,旋流管设置在下支撑板上混合筒外侧,与混合筒筒体沿水平方向切向连通;矩形气液下降管垂直设置在旋流管外侧,底部与旋流管外壁沿垂直方向切向连通;气液下降管上部与位于上支撑板上的流体入口连接;冷氢支管下端位于旋流管外侧,与旋流管沿水平方向切向连接;冷氢支管上端通过位于上支撑板上的法兰与位于上支撑板外的冷氢管连接;混合筒内安装有弧形上层旋流叶片,叶片底端垂直设置在上层叶片支撑板上,混合筒出口安装有反向弯曲的弧形下层旋流叶片,叶片底端垂直设置在下层叶片支撑板上;本冷氢箱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冷氢作为推动气液旋流的动力,提高了流体混合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42153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50652.4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证重石脑油满足重整进料要求的加氢工艺方法,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进入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在热高压分离器内上部装填加氢精制催化剂床层发生脱硫醇反应,然后经冷却进入冷高压分离器;热高压分离器液相进入热低压分离器进行低压气液分离,热低压分离器液相进分馏部分分离出各种产品;冷高压分离器液相进入冷低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一个出口排出冷高压分离器的烃物流进分馏部分分离出各种产品,另一个出口排出热低压分离器气相冷却后的烃流物输送至热高压分离器;本方法得到的重石脑油中的硫含量均稳定低于0.5μg/g,满足催化重整装置进料要求,对整个工艺操作不产生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23988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027386.6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B01D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等停留时间法设计多溢流塔板的方法,是为能提高塔板传质效率和处理能力,缓解设备的放大效应而设计的。该方法根据液体在塔板鼓泡区上的停留时间定义,综合了等流道长度法和等鼓泡面积法的优点,并考虑了塔壁对液流的收缩作用以及物性条件对流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组等停留时间下的塔板鼓泡区流道长度的计算公式。将塔板两侧边缘降液管堰设计为后掠式堰结构,以增加两侧降液管的溢流周边长度。将偏心式降液板下缘采用弧形或齿形结构,以平衡降液管底隙出口面积。在受液盘内设置液体分配板,以均匀降液管出口两侧的液流分布。本设计方法能使塔板各鼓泡区上的液流具有相近的停留时间和传质效率,达到合理分配液体,促进气液均匀分布,缓解塔设备放大效应的作用。该方法特别适合汽、液相负荷较高的大型塔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093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劣质重油减粘加热炉结焦的方法,劣质重油为原油大于420℃的渣油馏分;减粘加热炉采用卧管箱式炉,控制炉出口温度在425-435℃,采用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和在辐射室中部炉管处注汽,注入占原料重量0.5-4%的1.0MPa蒸汽;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注入70%的蒸汽,在辐射室中部炉管注入30%的蒸汽;减粘加热炉线速为1.2-2.0米/秒;本方法通过优化减粘炉炉管布置型式、炉出口温度、炉管内介质流动线速,增加蒸汽注入点,有效避免减粘加热炉炉管内结焦,实现装置的安全长周期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71757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10356554.0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G3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泄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各重整反应器出口增设催化剂过滤器,并在催化剂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力表,计量压差,通过测定重整反应器出口催化剂过滤器的前后压降,直接判断反应器是否漏剂,一旦漏剂,可打开过催化剂滤器卸出催化剂。应用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因为重整反应器内构件破裂导致催化剂泄漏随油气进入下一个设备。油气出重整反应器后经催化剂过滤器进入加热炉、下一个反应器,若催化剂发生泄漏可以从过滤器底部进行卸料,并通过测定催化剂过滤器前后压差,判断反应器是否泄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维护装置长周期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1314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110380722.0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6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油加氢处理方法;渣油原料与经过加氢预处理的催化裂化回炼油混合,和任选的分离出固体粉尘的催化裂化油浆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上流式反应器,与上流式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处理反应,反应后物I依次进入串联设置的3~6个滴流床反应器,反应物Ⅱ在热高压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液相物料经过分馏系统后得到加氢渣油作为催化裂化装置进料,气相物料与催化裂化装置的回炼油混合进入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预处理反应器,物料III进行气液分离,气相经脱除烃类、硫化氢和氨杂质后上流式反应器,液相经过加氢预处理后与渣油原料混合;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上流式反应器反应效果,并有效延长运转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30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1042093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劣质重油减粘加热炉结焦的方法,劣质重油为原油大于420℃的渣油馏分;减粘加热炉采用卧管箱式炉,控制炉出口温度在425-435℃,采用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和在辐射室中部炉管处注汽,注入占原料重量0.5-4%的1.0MPa蒸汽;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注入70%的蒸汽,在辐射室中部炉管注入30%的蒸汽;减粘加热炉线速为1.2-2.0米/秒;本方法通过优化减粘炉炉管布置型式、炉出口温度、炉管内介质流动线速,增加蒸汽注入点,有效避免减粘加热炉炉管内结焦,实现装置的安全长周期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4127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345195.9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IPC: C07C43/04 , C07C41/42 , C07C321/14 , C07C319/28 , C07C31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42 , C07C41/06 , C07C319/22 , C07C319/28 , C07C43/046 , C07C32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硫MTBE产品回收二硫化物的方法;将混合碳四送入分割塔中,从塔顶出来的轻碳四一部分作为液相回流,另一部分作为进料送往MTBE反应系统得到MTBE产品;侧线抽出口,抽出顺丁烯、正戊烷、乙硫醇、异丙硫醇、正丙硫醇;塔底出料为二硫化物;将二硫化物送至硫化物分馏塔,从塔顶分离出二甲基二硫、塔底分离出二乙基二硫混合物;本方法生产的MTBE产品的纯度高,硫含量低,一般仅含2~3mg/kg,具有工艺简单、技术先进、控制操作简便、能耗低、实用性强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