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678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38334.4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比表面积介孔二价金属铝基尖晶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可溶性铝盐与可溶性二价金属盐的混合水溶液,得到溶液A;配制含碳酸根和/或碳酸氢根的碱性水溶液,并控制混合体系的pH值为8-12,记为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均匀,并控制混合体系的pH值为8-12,得到母液C;将所述母液C进行水热晶化反应后,得到二价金属铝基尖晶石前躯体;再将该前躯体进行焙烧,得到大比表面积介孔二价金属铝基尖晶石。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大比表面积介孔二价金属铝基尖晶石。本发明的二价金属铝基尖晶石具有介孔结构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其晶粒可控、晶粒粒径分布均一、比表面积易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501350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58288.4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9 , B01J23/83 , B01J23/835 , B01J23/889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烷催化裂解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法与制氢方法。该催化剂的通式为xX·aA·yY·bB·(100-x-y-a-b)M。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载体M与组分A的金属硝酸盐、磷酸盐或氧化物混合,干燥、焙烧;改性载体与铈硝酸盐混合,加入氨水,沉淀干燥、焙烧;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与镍硝酸盐、组分B的金属碳酸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混合,沉淀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该方法采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与再生器进行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和催化剂的再生、循环使用。该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甲烷制氢,且将积碳选择性氧化成CO,具备双功能。该方法可廉价大规模联产氢气和CO,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生产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5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58286.5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88 , B01J23/847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通式xX·yA·zB·(100-x-y-z)M所示的镍基复合金属氧化物,X为Ni和/或其氧化物,A为辅助金属组分,B为助剂金属组分,M为载体。该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包括:使包括甲烷的原料气在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得到包括氢气的生成气和失活的催化剂,在沉降器中分离后,催化剂携带积炭进入再生器再生,得到包括CO或合成气的再生烟气,再生后的催化剂重新进入反应器。再生产生的热量用来提供整个系统的能量需要,实现自热操作。该方法能够大规模廉价连续生产氢气,可有效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54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358286.5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88 , B01J23/847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镍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该催化剂包括通式xX·yA·zB·(100‑x‑y‑z)M所示的镍基复合金属氧化物,X为Ni和/或其氧化物,A为辅助金属组分,B为助剂金属组分,M为载体。该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方法包括:使包括甲烷的原料气在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并发生催化裂解反应,得到包括氢气的生成气和失活的催化剂,在沉降器中分离后,催化剂携带积炭进入再生器再生,得到包括CO或合成气的再生烟气,再生后的催化剂重新进入反应器。再生产生的热量用来提供整个系统的能量需要,实现自热操作。该方法能够大规模廉价连续生产氢气,可有效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77490.X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1/18 , C10G240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为:预提升段、高密度湍动床和快速床;高密度湍动床具有扩径结构;高密度湍动床的内部设置有轻烯烃进料环管;预提升段的出口端伸入高密度湍动床的内部至预定长度。该反应器可以提高C4烯烃或轻汽油中C5、C6烯烃反应区的催化剂流化密度和气固接触效率,强化烯烃的催化反应,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1350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358288.4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23/89 , B01J23/83 , B01J23/835 , B01J23/889 ,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甲烷催化裂解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制法与制氢方法。该催化剂的通式为xX·aA·yY·bB·(100‑x‑y‑a‑b)M。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载体M与组分A的金属硝酸盐、磷酸盐或氧化物混合,干燥、焙烧;改性载体与铈硝酸盐混合,加入氨水,沉淀干燥、焙烧;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与镍硝酸盐、组分B的金属碳酸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混合,沉淀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该方法采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与再生器进行甲烷催化裂解制氢和催化剂的再生、循环使用。该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甲烷制氢,且将积碳选择性氧化成CO,具备双功能。该方法可廉价大规模联产氢气和CO,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生产方便、安全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01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70678.0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55/06
Abstract: 一种利用两段提升管加工高酸原油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高酸原油的直接催化裂化加工生产高品质汽柴油的技术。本发明能够在环烷酸充分脱酸、重组分充分转化的同时避免高品质直馏柴油馏分的过度裂化。本发明实现全高酸原油的进料,不需要低酸值催化裂化原料的补充,仅需要少量的石脑油,可以提高高酸原油的处理量。本发明通过使环烷酸的转化反应和重组分的裂化反应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解决了环烷酸转化需要较低温度、较低活性催化剂、较短停留时间和重组分转化需要高温、高活性催化剂、较长停留时间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20484825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443739.X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1B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烷催化裂解生产氢气的装置。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沉降器、再生器、再生斜管和待生斜管;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腔体为一上粗下窄、二级变径的腔体;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出料管通过沉降器底部的物料入口通入沉降器的腔体中;再生器的腔体为一上粗下窄、二级或三级变径的腔体;再生器的催化剂出口管通过再生斜管连接于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入料管;再生器的催化剂入口通过待生斜管连接于沉降器的催化剂出口。采用该装置能够高效催化裂解甲烷,同时有效利用生成的积碳,降低能耗和成本,减少CO2排放,提高氢气生产效率,进而大规模廉价制备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6354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208686.2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9/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水热稳定性的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到30%的硅溶胶溶液中,搅拌;然后加入十八水合硫酸铝溶液;再然后加入硫酸溶液。将铜盐溶液与有机胺均匀混合后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加入ZSM‑5晶种,获得白色悬浮液;将白色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24h后装入水热晶化釜内,170℃晶化24h,水冷后离心分离,多次水洗至中性,80℃干燥,制得钠型分子筛;将钠型分子筛溶于氯化铵溶液中,在80℃下快速搅拌2~3h,冷却后离心分离,洗涤至中性,重复操作2~3次;80℃过夜干燥,550℃焙烧4h,制得杂原子ZSM‑5分子筛。本发明合成的杂原子ZSM‑5分子筛具有高水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42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90807.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控b轴厚度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纳米片的合成方法。包括:第一、用四丙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氢氧化铵制备晶种,晶化温度为50~70℃;第二、将四丙基氢氧化铵溶液与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混合后,再与水、正硅酸四乙酯和所述晶种混合,搅拌,之后加入铝源溶液,在室温下过夜搅拌,得混合溶液II;将氟化铵溶于水后加入混合溶液II中,剧烈搅拌,之后装入水热晶化釜内,170℃晶化60h,水冷后离心分离,多次水洗成中性,干燥焙烧,制备得到多级孔ZSM‑5分子筛纳米片。本发明采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四丁基氢氧化铵为主要模板剂,原位合成具有微孔和晶间介孔的多级孔ZSM‑5纳米片,提高了分子筛的结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