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1502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54769.4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Inventor: 汪小宇 , 李勇 , 郭少儒 , 王所良 , 张晓丹 , 宋振云 , 薛大伟 , 李志航 , 简家斌 , 黄超 , 胡忠太 , 王玉功 , 王坤 , 陈迎花 , 蒋文学 , 杨发 , 柴巧玲 , 邹鸿江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高温油气藏压裂用海水基压裂液,涉及交联冻胶压裂液技术领域,其包括:基液:以制备形成的海水基压裂液总溶液质量计,其中:稠化剂占0.3%-0.8%,pH调节剂占0.1%-0.3%,助排剂占0.1%-0.5%,余量为海水;交联剂:以交联剂相对于基液的质量分数计,交联剂占0.4-0.6%;所述的稠化剂是指:瓜尔胶、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香豆胶或田菁胶。采用本压裂液,稠化剂溶解速度快,可实现直接混配并连续施工,特别适用于海洋高温油气藏压裂施工,同时,本压裂液在150℃,170s-1条件下,连续剪切90min粘度保持在70mPa·s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50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249988.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玉功 , 李勇 , 武龙 , 徐洋 , 谢新秋 , 邹鸿江 , 万向辉 , 徐杰 , 唐冬珠 , 杨发 , 宋振云 , 汪小宇 , 金娜 , 王所良 , 蒋文学 , 许伟星 , 李珊 , 贺华镭 , 李雪 , 李丹 , 诗佳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中所使用的油井堵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酸强凝胶堵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主剂:3-10%;耐酸单体:0.1-1.0%;引发剂:0.1-0.5%;交联剂:0.5%-1.5%。本发明的耐酸强凝胶堵剂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封堵性能强,耐酸性能好,为化学调剖堵水技术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49987.X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质量百分比的液态粘弹性表面活性剂5%-10%,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40%-50%,醇20%-30%,水溶性无机盐5%-10%,水溶性有机盐10%-20%,pH调节剂2%-10%,其余为水组成。本发明在-10℃至常温环境条件下保持可流动均匀液体状态,与1-2℃冰水混合20-40s可交联形成压裂液。本发明呈液态,具有低冻点、可直接混配、返排液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解决液态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冬季凝固问题,保障秋冬季寒冷季节压裂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162.9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9K8/68 , C09K8/88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可回收可混调压裂液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稠化剂0.08%-2.0%和余量的水混合而成;所述的稠化剂是质量百分比为2%-5%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和质量百分比为95%-98%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组合而成的混合物。本发明不需要提前配液、不需要连续混配车,实现直接混配连续施工,施工结束后现场无残留液体;本发明利用现场压裂返排液即可进行重复配制,解决了现场返排液难处理难题;本发明直接混配连续施工,无需连续混配车,无需配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26851.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文学 , 金娜 , 李勇 , 郑维师 , 陈平 , 吴增智 , 汪小宇 , 谭欢 , 万向辉 , 王坤 , 黄永章 , 王所良 , 武月荣 , 李珊 , 王玲 , 李丹 , 尹虎琛 , 刘怡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田低压气井重复改造增产和储层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气井压井中的可降解暂堵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主剂:45-65%;辅剂:15-25%;交联剂:5-10%;促降解剂:5-10%;抗氧化剂4-6%;固化剂4-6%;引发剂:2-4%;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低压气井低伤害封堵和压井作业,低压气井压井用可降解暂堵材料在低压气井裂缝内和人工井底通过组合桥架、自粘合形成具有高强度、高摩阻、强封堵、低渗透性特点的压井段塞,阻止井底气体产出,降低作业过程中井控风险,在低压气井完成相应的井筒处理后,可降解暂堵材料缓慢降解,恢复储层渗透性,提升气藏整体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20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36440.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湿性调控交联剂、压裂液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所述润湿性调控交联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有机硼28~32%、硼砂0.7~0.9%、润湿剂28~32%、乳化剂0.4~0.6%,余量为水。所述润湿性调控压裂液包括基液和润湿性调控交联剂,基液和润湿性调控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0:(0.6~0.8)。该压裂液具有独特的润湿反转、低温破胶、低伤害、高携砂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压裂液对裂缝渗透率的损害,提高压裂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3106.3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井下除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缓释除硫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除硫本体:50‑70%;粘接剂:1‑5%;增强剂:5‑10%;余量为成型剂;一种固体缓释除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硫本体加入反应器升温至80℃,先将除硫本体搅拌20‑30 min,然后加入增强剂搅拌20‑30 min,再加入成型剂搅拌10‑20 min,最后加入的粘接剂搅拌30‑40 min;将反应器温度升温至100℃,当温度升至100℃时,开启抽真空,反应30‑40 min,之后停止反应器加热,温度降低至90‑95℃并保持恒定;将反应器中材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90‑95℃,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和造粒得固体缓释除硫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11336994.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性解堵处理剂及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除垢剂5‑12%,增效剂0.5‑1%,分散剂0.5‑2%,调节剂0.5‑2%,助溶剂5‑10%,其余为水。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中性解堵处理剂,全程无酸性物质加入或生成,可在中性低温条件下解除沉积物表面覆盖的蜡质、胶质、沥青质,中性、无刺激、低腐蚀、运输风险低、解堵反应温和,高效解除硫酸盐、碳酸盐等难溶无机垢,达到消除运输作业风险,降低管柱腐蚀速率,保护储层骨架结构,提高措施成功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3376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76524.5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透储层用连续混配驱油型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低该压裂液由如下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稠化剂为3~9%;破胶剂为1~2%;余量为水。稠化剂由如下组分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为3~8%;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为12~20%;盐类为5~10%;余量为水。该稠化剂遇水粘度大幅提高,可形成冻胶。该压裂液注入地层后,可以不返排压裂液,留置地层的压裂液遇油破胶生成压裂液破胶液,破胶液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及使岩心表面亲油性减弱的能力和提高低渗透油田储层的原油渗吸采出程度,对原油具有较好的清洗、剥离、驱替作用,实现“油水置换”,具有驱油效果,并提高压后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7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789989.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井脉冲式强制裂缝转向压裂方法,与传统转向压裂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无需避免施工压力达到施工限定最高压力导致的停泵、施工不连续等问题,反而是创造性的提出利用施工压力达到施工限定最高压力时在裂缝中形成的高净压力值,由于该净压力值高于裂缝转向所需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使得裂缝强制转向,转向成功率可达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