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035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43257.1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矸石复垦场土壤含水率检测方法,涉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旨在提出一种土壤含水率高效、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在煤矸石复垦场雷达测线的不同深度覆土中预埋“铝锭”,然后利用探地雷达获取并计算经过“铝锭”时反射的电磁波速,并采用水分传感器法探测“铝锭”所处层位土壤含水率,建立雷达电磁波速与土壤含水率间的关系模型,进而测算出矸石复垦场覆土层不同层位土壤含水率的分布,最后采用插值法得到复垦地含水率空间分布图,实现对复垦场地土壤含水率连续、高效探测,提高测量评估效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61560.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变岩含水层水害防治设计方法,包括:探查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烧变岩分布特征、含水层范围和富水异常区,构建烧变岩含水层导水特性评判体系;基于烧变岩残余碎胀系数,修正烧变岩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实现对工作面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精准判定;根据烧变岩含水层层位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关系构建烧变岩含水层危险评判体系;根据危险评判体系提出“截‑疏‑筑”烧变岩含水层分层治理方法。本发明较传统含水层水害治理,不仅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烧变岩含水层损伤的判定,并分层治理更加经济高效,对预防井下突水事故和地下水流失,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43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7159.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内蒙古准格尔旗力量煤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邬志雄 , 黄艳利 , 李印楼 , 齐文跃 , 郭亚超 , 白新江 , 郭洪亮 , 郭鑫 , 秦涛 , 王恒 , 张乐乐 , 杨原 , 毛缜 , 董霁红 , 雷永超 , 王文正 , 李晓彤 , 曹国磊
IPC: A01G9/16 , A01G9/24 , F21S9/02 , F21V33/00 , F21W1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石质荒漠区利用风能路灯集水灌溉的植物培育系统及方法,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通过利用风能路灯水灌溉,进行植物适生品种培育,克服高海拔石质荒漠区植物培育难的问题,改善煤矿生态环境。所述风能路灯包括照明系统以及风力发电系统,所述植物培育系统包括安装在风能路灯上的制冷液化系统、喷淋滴灌系统以及植物培育系统;所述制冷液化系统包括制冷组件控制器、制冷组件、集水漏斗、输水管路以及蓄水池,所述植物培育系统包括植物培养箱,所述喷淋滴灌系统包括设在植物培养槽的上方且连通蓄水池的滴灌管。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艺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1981.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基固废自识别智能配料装置,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前期试件养护龄期选定为为7d,通过7d强度响应面回归方程、抗压强度公式、泰伯公式及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以各组试件在养护龄期为7d时的抗压强度(称之为7‑d强度),根据已提供的煤矸石、粉煤灰、水泥、砂的强度配比公式,结合拟合回归模型,通过煤基固废自识别智能配料系统,自动计算单位骨料所需砂、水泥、水的用量,经过破碎机多级破碎、筛分机粒径筛分、搅拌机融合制备,连续运作,自动实现煤基固废的破碎和配料,实现混凝土骨料的制备,并随着配比装置的不断操作成正比式提高数据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27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61980.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基固废自识别利用匹配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模糊可拓理方法,构建煤基固废潜在利用路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综合分析煤基固废物理力学特性、微观结构、重金属含量、矿物组分,将其作为一级指标,选取影响一级指标的18个主要因素作为二级指标,用1~9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通过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将数据库导入到系统中,并且输入煤基固废的物理化学性质、微观结构、重金属含量、矿物成分后,系统自动匹配利用路径。本发明为煤基固废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可有效减少煤矸石、粉煤灰、煤气化渣、炉渣利用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93857.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库车市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煤层预留巷道的切顶卸压方法,涉及采矿工程、爆破工程领域。可在下煤层开采过程中预先对早期形成采空区的悬顶进行爆破卸压,以利于下煤层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垮落,避免因下煤层回采的悬顶长度过大而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所述切顶卸压方法为:在上煤层向后回采过程中,于上煤层切眼的前方开掘一条与上煤层切眼平行的爆破专用巷,并在爆破专用巷中开设有若干指向下煤层开切眼的爆破钻孔,等待上煤层向后开采完毕,并且下煤层也向后回采一段距离形成采空区之后,在爆破钻孔中装填炸药并引爆,实现对下煤层采空区的切顶卸压。实现了在下煤层回采时先行对部分采空区进行切顶卸压的技术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21703791U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22883102.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库车市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三机智能协调控制系统,涉及煤矿装备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可显著加强总体与各单机之间协同运作和精准配合,消除各设备间的制约,充分发挥设备性能,提高三机稳定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主控制器以及连接主控制器的三机工作参数匹配模块、协调控制决策模块、三机传感信息集成模块;所述协调控制决策模块分别连接用于控制采煤机的采煤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液压支架的液压支架控制器以及用于控制刮板输送机的刮板输送机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性好,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效果好,可有效加强总体与各单机之间协同运作和精准配合,以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高效率、安全的无人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222070619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494538.1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易装卸的煤矸石淋溶浸泡装置,在煤矸石淋溶浸泡装置原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维护成本低且实施效果佳的改进方案,加装了水压密封装置以及设备提升装置,实现水压加压密封防喷水、装置装卸转运便利等功能,有效减少了搬运成本,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及实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在原设备内桶上部渗流控制系统连接处加装密封系统,旨在解决原装置使用过程中加压渗水,密封性不足的问题;装备自身庞大且重量巨大,需通过吊车进行装运,原设备没有固定的装运挂环,导致装置运输困难,在原装置基础上,在内桶上部增加挂环装置,便于设备装运,解决了装置加压时水流外泄问题,给运输不便提供了简单便携的解决办法。
-
公开(公告)号:CN22189548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20496208.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矸石采、用一体化地坪铺设系统,掘进巷道常用于通风和运输,需铺设地坪,该系统包括井下运输‑破碎‑搅拌‑铺设‑夯实等流程。装置在用于对工作面矸石现场筛分处置,所述胶带输送机(1)运输,经破碎机(2)破碎后,运输到所述矸石自动筛分装置(3)进行分选转运,通过所述矸石转运带(4)运输到搅拌装置(5),所述粉煤灰输送装置(6)与水泥运输管道(7)一同输送到搅拌装置(5),后经所述铺设装置(8)与地面夯实装置(9)进行最后的铺设与夯实工作。为矸石现场利用提供新的途径与思路,减少了矸石的运输成本,提高矸石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779494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20496205.2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结充填管道自调节系统,装置在用于进行胶结充填的管道管壁上,通过ERT电极传感器装置直接接触场域内充填物等介质,激励电流通过电极片形成敏感场,反馈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判断;ERT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极片、穿孔密封环、充填管道、数据线保护套、数据线以及传感器装置防爆保护壳;测量与数据采集装置固定传感器装置防爆保护壳上,包括数据线转接口、数据收集单元、数据显示器、测量与数据采集装置防爆保护壳,系统控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以及数据线。系统装置为充填管道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改善方法,同时可有效减少井下的检查与维修工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