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8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44778.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谐波注入阻抗测量的新能源系统孤岛检测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应用于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所述系统的控制方法为下垂控制;根据下垂控制下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在满足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基于谐波注入方法,向下垂控制下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并网点PCC注入谐波;谐波信号注入后,通过电网中的测量元件得到并网点PCC的电压与电流信号;得到的电压电流信号需经由离散傅里叶DFT分析处理,提取出注入谐波频率下的参量幅值与相角;整合提取出的参量幅值与相角,得到并网点PCC处电压相量值与电流相量值,并计算阻抗值,实现下垂控制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8499.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子网、交流子网和控制中心;直流子网包括光伏发电单元、蓄电池组、直流负载、电力转换器和直流母线;交流子网包括风力发电单元、交流负载、逆变器、整流器、交流母线和PCC点;控制中心包括双向AC/DC变换器、协调控制器和调度中心;光伏发电单元和蓄电池组通过电力转换器并联接入直流母线;风力发电单元和逆变器、整流器串联接入交流母线;微电网通过PCC点接入大电网。本发明提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灵活稳定,其并离网平滑切换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并网、离网模式平滑切换,实现电压、电流及功率稳定输出,微电网内部功率自治、彼此微网间功率互济。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3911.4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能量多级利用的电气热氢综合能源系统及调度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单元、能量存储单元、能量转换单元和终端用能单元;所述能量供给单元包括上级电网、上级气网、风机发电单元和光伏发电单元;所述能量存储单元包括蓄电池、储气罐、储热罐和储氢罐;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电解槽EL、燃料电池HFC、甲烷反应器MR、热电联产CHP、燃气锅炉GB和P2G余热回收设备;所述终端用能单元包括用户侧的电热气负荷;所述调度方法能够应用于上述综合能源系统中,并以其经济性、可靠性和低碳性为优化目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0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6877.8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46 , H02J3/38 , G06N3/08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多风电机组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涵盖风电机组区域的气象格点数据,各机组历史功率数据,预处理数据,匹配和对齐数据,处理缺失值;设计Siamese神经网络,设计共享层、子网络,基于同方差不确定性自动调整各个风电机组损失函数的权重系数,训练Siamese神经网络,调整模型结构、调整超参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预测各个风电机组功率,评估模型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将预测结果应用到实际风电场站的运行和管理中,指导风电场站的运行调度和电网的调度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214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47306.8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2J3/06 , H02J3/46 , H02J3/14 , H02J3/32 , H02J3/36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N3/006 , G06N3/0442 , G06N3/09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和合作博弈的交直流微网优化运行方法,属于交直流微网综合能源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现风‑光‑荷联合功率预测;建立计及风光资源和多元负荷影响的不确定性模型;引入需求响应,建立可削减多能负荷模型和可转移多能负荷模型;引入负荷需求响应速度系数,建立用户成本补偿模型;基于合作博弈构建以交直流微网和用户整体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采取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改进萤火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求解交直流微网参与调度的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优化运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有利于降低交直流微网内分布式能源的运行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