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92108.4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窟寺顶板破碎砂岩岩体的加固系统及监测方法,加固系统包括:混凝土梁,混凝土梁横跨在石窟的上方位置,混凝土梁的支撑点处于石窟顶板外围;锚杆,锚杆贯穿石窟顶板与混凝土梁,锚杆的底端锚固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锚杆的顶端锚固在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上;锚杆测力计,锚杆测力计安装在锚杆顶端,用于对锚杆受力情况进行监测;承载板,锚杆的底端贯穿承载板,锚杆底端上的锚固装置将承载板压紧在石窟顶板的下表面上。防止顶板出现局部危岩体现象,由于石窟属于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在实施加固时,尽可能减少对石窟本体的扰动,并在加固后对石窟体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

    一种适用于模型箱试验的防黏脱模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7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54690.4

    申请日:2025-0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模型箱试验的防黏脱模处理方法,在试验前的准备阶段和试验后的脱模阶段对模型箱进行处理,包括以下步骤:试验前的准备阶段:清理模型箱内表面并在模型箱内表面黏结防黏内衬板,防黏内衬板的内表面均匀喷涂脱模剂,并每个板孔处设置真空吸盘;试验后的脱模阶段:开启真空泵使得真空吸盘紧密地贴合在板孔处模型箱的外侧,抽取模型箱与防黏内衬板的气体,使得防黏内衬板紧贴在模型箱内表面。本发明全方位地考虑了模型箱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采用多种措施保证防黏脱模,避免容错率低/成功富裕度低的防黏手段导致模型箱变形或损,最大程度地提升模型箱的重复利用率和耐久性,精确的制作出统一的试块。

    一种钻孔成像仪探头成像保护装置及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8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82695.5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孔成像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钻孔成像仪探头成像保护装置及探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种钻孔成像仪探头成像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在钻孔内推送时罩在探头外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远端设置有小套筒,所述保护罩近端沿周向均匀固定有若干簧片卡腿;所述探测方法在推送时保持探头关闭,将保护罩罩在探头前端,再从里往外抽拉推送杆,探头逐渐离开保护罩,并开始从里往外进行成像探测;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在钻孔内推进探头时保持探头表面干净;本发明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由外往里的探测方法,改为从里往外进行成像探测,保证探头成像清晰,探测准确,解决了由于反复清洗探头而造成的探测过程不连续、效率低下等技术难题。

    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2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7917.4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超前地质探测,结合已有勘探资料分析确定隧道掘进区域内的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并划分断层无‑弱影响区、断层弱‑中影响区、断层中‑强影响区;步骤S2:根据断层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判断是否要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宏观预紧固处理;步骤S3:隧道掘进,并根据隧道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区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开挖补偿技术组合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处理。对隧道内的开挖补偿技术依据分区合理组合,根据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设置隧道外的宏观预紧固处理措施,隧道内、外的围岩变形治理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处理方法,实现对隧道围岩经济、高效的防护、治理。

    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7917.4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步骤S1:采用超前地质探测,结合已有勘探资料分析确定隧道掘进区域内的断层破碎带发育情况,并划分断层无‑弱影响区、断层弱‑中影响区、断层中‑强影响区;步骤S2:根据断层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判断是否要对断层破碎带进行宏观预紧固处理;步骤S3:隧道掘进,并根据隧道工作面与断层影响区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开挖补偿技术组合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处理。对隧道内的开挖补偿技术依据分区合理组合,根据中‑强影响区发育情况,设置隧道外的宏观预紧固处理措施,隧道内、外的围岩变形治理方法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处理方法,实现对隧道围岩经济、高效的防护、治理。

    一种易于拆卸的三维物理模型隧道模具及隧道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7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16694.3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三维物理模型隧道模具及制作方法。在该隧道制作方法中,通过在模型杆体与拱形模型片之间设置弹性件,拉紧模型杆体的外端,对弹性件进行挤压;被压缩的弹性件掩埋在夯实的土体中,实现对模型杆体的预紧力加载模拟,使得三维物理模型隧道能够更加真实准确的对实际隧道施工支护进行模拟,从而极大提高了模拟实验的精准度。而通过连接组件将两片半模型片连接后再弯曲成拱形,并在模型隧道制作完成后,将连接组件从拱形的模型片上拆下,使得两片半模型片能够更加方便的从模型隧道的内壁取下,从而大大方便了模型隧道制作完成后,对隧道模具的拆卸作业。

    一种隧道穿越活断层的抗错断衬砌接头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6282.1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活断层的抗错断衬砌接头及施工方法,衬砌接头包括:初支衬层;弹性垫板,弹性垫板位于隧道活断层处,并对应设置于初支衬层内侧,弹性垫板包括内垫板和外垫板,内垫板和外垫板之间设有弹性件;二支衬层,二支衬层沿隧道的内壁自隧道活断层两端向中间延伸,并在隧道活断层中部间隔分布形成安装工位,在安装工位设有柔性衬块。在隧道活端面设置柔性衬块,形成柔性支护,减少隧道发生大距离的错距时的内力,以减少衬砌结构损失,在发生小错距条件下可以实现自动复位,在中错距条件下减少对衬砌支护的损伤,在大错距条件下进行震后修复,具体在震后可以切除预制接头,再安装新的接头实现震后修复。

    一种基于SHPB圆盘试件的强度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42996.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HPB圆盘试件的强度实验方法,使用SHPB圆盘试件的加载装置进行强度实验;加载装置包括:围压缸,盖体,固定片,导杆,入射杆,透射杆,橡胶圈;强度实验包括SHPB圆盘试件的巴西劈裂抗拉强度实验,以及SHPB圆盘试件的抗压实验。本申请涉及的装置在实验完成后可通过固定装置便捷取出试件,便于实验操作,削弱试件取出时出现的人工二次破坏,也降低了实验结束后对岩石的动态应力应变特性和变形破坏特性进行研究时产生的误差。

    一种基于SHPB圆盘试件的强度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5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42996.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HPB圆盘试件的强度实验方法,使用SHPB圆盘试件的加载装置进行强度实验;加载装置包括:围压缸,盖体,固定片,导杆,入射杆,透射杆,橡胶圈;强度实验包括SHPB圆盘试件的巴西劈裂抗拉强度实验,以及SHPB圆盘试件的抗压实验。本申请涉及的装置在实验完成后可通过固定装置便捷取出试件,便于实验操作,削弱试件取出时出现的人工二次破坏,也降低了实验结束后对岩石的动态应力应变特性和变形破坏特性进行研究时产生的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