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75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139351.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 苏州安胜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A62C3/16 , H01M10/0525 , H01M10/04 , H01M50/202 , H01M50/218 , H01M50/233 , H01M50/244 ,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式抑爆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抑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包裹锂离子电池且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温控裂解抑爆片;温控裂解抑爆片包括外壳和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储腔、第二储腔,第一储腔通过中间分隔层与第二储腔相隔;第一储腔中设置有抑爆药剂,第二储腔中设置有生物降解药剂;第一储腔和第二储腔沿温控裂解抑爆片的非厚度方向分布;外壳和中间分隔层均采用温控相变材料制成,且外壳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一侧和中间分隔层均能够在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高于设定值且低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临界值时自动发生裂解。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9351.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 苏州安胜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A62C3/16 , H01M10/0525 , H01M10/04 , H01M50/202 , H01M50/218 , H01M50/233 , H01M50/244 , B01D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式抑爆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抑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包裹锂离子电池且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温控裂解抑爆片;温控裂解抑爆片包括外壳和分别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储腔、第二储腔,第一储腔通过中间分隔层与第二储腔相隔;第一储腔中设置有抑爆药剂,第二储腔中设置有生物降解药剂;第一储腔和第二储腔沿温控裂解抑爆片的非厚度方向分布;外壳和中间分隔层均采用温控相变材料制成,且外壳与锂离子电池贴合的一侧和中间分隔层均能够在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高于设定值且低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临界值时自动发生裂解。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18983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67570.2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1M10/48 , H01M50/342 , G08B21/18 , G08B2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方形锂电池的多功能安全装置,涉及锂电池的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密封底座,密封底座用于安装到电池外壳上,密封底座的中心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与电池外壳的内部相连通,密封底座的上端设有负压腔室,气体通道与负压腔室相连通的一端处设有底座爆破片,负压腔室内滑动连接有金属滑片,负压腔室的上端设有无线信号报警器,无线信号报警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变值电阻,无线通信模块与变值电阻电连接,变值电阻安装于负压腔室的内壁上,当底座爆破片未破裂时,变值电阻位于金属滑片的上方,当底座爆破片破裂时,金属滑片向上滑动并与变值电阻接触。本发明能够精确定位故障电池的位置,并且即使发出报警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96196.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关闭煤矿瓦斯解吸、涌出及运移泄漏物理模拟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关闭煤矿本体、以及构建在关闭煤矿本体中井筒,通过应力加载单元提供地应力环境、注气管路注入甲烷气体、注水管路注水,模拟关闭煤矿涌水淹没过程,模拟深部原位瓦斯爆炸环境;而且将关闭煤矿本体分成三个煤矿模块,既可以分析单个煤矿模块瓦斯运移规律,也可以综合分析三个煤矿模块耦合情况下瓦斯的运移规律。本发明至少可以进行关闭煤矿淹没过程瓦斯涌出实验、关闭煤矿有限空间气水平衡及瓦斯泄漏模拟实验和关闭煤矿抽水调压控制瓦斯泄漏实验,以掌握关闭煤矿有限空间的气水动态平衡机制,探明井下瓦斯浓度场分布及演化特征,为摸清关闭煤矿瓦斯泄漏规律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045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83817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重庆大学
IPC: B01J32/00 , B01J35/06 , B01J37/02 , B01J35/02 , B01J35/10 , B01J23/89 , B01J23/44 , B01J37/34 ,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剂负载骨架,包括层叠排布的若干长方体板和支撑骨架,任意一长方体板的板面和支撑骨架的表面均负载催化剂,从而增大了催化剂的负载表面积;同时,长方体板的多层层叠排布结构,能够将反应管道内的有限空间切分成数个不同区域,进一步增大气体与催化剂的反应面积。本发明还提出了包含上述催化剂负载骨架的催化剂单元及该催化剂单元的制备方法,极薄的催化剂膜厚度能够使催化燃烧反应发生时产生的热量积聚在骨架上表面,从而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温度差,实现室温温度下的乏风瓦斯等废气的催化氧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催化燃烧反应系统,可有效提高废气的处理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36358.4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及燃烧器,所述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包括:催化反应单元和逆流式气路装置;所述逆流式气路装置与所述催化反应单元连通;所述催化反应单元包括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本发明的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系统设置设置了逆流式气路装置和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环型蜂窝陶瓷蓄热砖能够有效增大载体的表面积,增强蓄热能力,逆流式气路装置能够交替加热乏风瓦斯,提高乏风瓦斯转化率,并降低耗能,从而实现装置的自维持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873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5716.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66C1/06 , B66C13/06 , B66C13/14 , B66D1/12 , B66D1/24 , F03G3/00 , B65G11/00 , H02J15/00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矿井井筒的重力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能量转换单元、立井提升单元和井上重物存储单元;立井提升单元包括钢丝绳、电永磁吊具、天轮、卷筒、变速箱和井筒;井上重物存储单元包括转载装置、弧形滑道、重物限位挡板、引流挡板、多薄状圆柱体重物和支撑柱,在用电低谷期,对系统进行储能,通过电动发电一体机催动钢丝绳下放,利用钢丝绳一端的电永磁吊具吊起井筒内的多个重物,由转载装置传送至多条弧形滑道上进行储能;在用电高峰期,对系统进行释能,通过重力势能做功,带动电动发电一体机发电,再由变电站实现重力势能向电能的转化。本发明实现了废弃矿井井筒的再次利用并解决了多个重物存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0477.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1M50/342 , H01M50/244 , H01M50/251 , H01M50/233 , H01M10/6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隔热舱级储能集装箱,涉及锂电池储能抗爆安全技术领域,包括电池舱和设备舱,所述电池舱内用于盛放电池,所述电池舱和所述设备舱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舱的舱体和所述设备舱的舱体均采用防爆板结构制成,所述电池舱的舱体上设置有泄爆板。本发明的防爆隔热舱级储能集装箱能够降低电池热失控爆炸的危险性,减少储能电站电池热失控事故中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26884.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施加轴压和围压的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致裂试验系统,包括试验样品,所述的试验样品设置两个爆震孔,试验样品设置在试验箱体内,试验箱体上端面设有与爆震孔对应的加工孔,加工孔内设置密封外盖,每个爆震孔内设置一个放电电极,每个放电电极和各自的高压电储能容器并联接入供电源,放电电极和高压电储能容器之间设置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所述的试验箱体和试验样品顶部之间设置轴压施加装置,试验样品的四周到试验箱体四壁之间设置围压施加装置,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操有利于研究基于高强电爆震技术的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研究深层煤岩体破坏特征与电爆震能量控制和微差作用的关系,揭示原位环境煤岩体高强电爆震致裂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26933.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13 , G01N3/06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围压施加装置、轴压施加装置、原位CT扫描系统、供电源、系统总开关、通电开关、高压电储能容器、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放电电极,基于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设置试验环境、设置延时时间、设置输出能量、原位CT扫描观测,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确保开展原位可视环境煤岩体电爆震致裂机理研究,研究电爆震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与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的关系、研究深层煤岩体破坏规律与电爆震能量控制和微差作用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