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珊瑚受精卵附着前的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98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93700.8

    申请日:2011-12-01

    IPC分类号: A01K67/0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珊瑚受精卵附着前的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它是在盛海水容器中设置若干个培育圆管,所述的培育圆管一端用滤网封住,另外一端开口,培育圆管的滤网端朝下,开口端朝上放置于盛海水容器中,再往盛海水容器加入新鲜干净的海水,并保持海水水温为27~28℃,使培育圆管的滤网端在海水中,而开口端露于水面上,使培育圆管中的培育水面面积为176~314cm2,将珊瑚受精卵随海水倒入培育圆管中,每个培育圆管内的珊瑚受精卵数为1000~1500个,经常更换培育圆管和盛海水容器中的海水,以保持培育环境的洁净,珊瑚受精卵若有死亡变白的个体,吸出,如此培养直至珊瑚受精卵发育至浮浪幼虫。利用本发明培育珊瑚受精卵,大大提高能珊瑚受精卵的成活率。

    一种构成珊瑚礁生物种类和空间位置的设计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5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50120.3

    申请日:2011-08-29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G33/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Y02A40/88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构成珊瑚礁生物种类和空间位置的设计模式,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1)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活性珊瑚礁石的选择和空间位置;2)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主要生产者——大型海藻的选择和空间位置;3)小型观赏珊瑚礁生态缸消费者生物的选择和空间位置;4)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有虫黄藻共生的腔肠动物的选择和空间位置;5)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不建议养殖的生物种类。本发明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为设计基础,尽量选择不同生态位的非生物保护名录以及可人工繁殖的珊瑚礁生物,并合理设计不同的空间位置,使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成为一个仿真的微型珊瑚礁,进而使观赏缸具有可观赏性又易健康养殖和维护,并对珊瑚礁破坏程度最小,同时又具合法性。

    一种造礁石珊瑚卵母细胞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3660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10581.8

    申请日:2011-10-09

    IPC分类号: G01N1/28 G01N1/30 G01N1/36

    摘要: 本发明一种造礁石珊瑚卵母细胞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海底采集含有造礁石珊瑚卵母细胞的健康珊瑚;(2)固定;(3)脱去造礁石珊瑚的钙质骨骼;(4)脱去组织中的水分;(5)将组织透明化;(6)将石蜡浸入组织为切片做准备;(7)修正切片;(8)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9)脱去切片上的石蜡;(10)染色;(11)脱水、封片。本发明针对造礁石珊瑚石灰质骨骼的特点,应用甲酸脱钙等方法解决了造礁石珊瑚石灰质骨骼不适合石蜡切片的问题,从而为研究造礁石珊瑚卵母细胞发育与预测造礁石珊瑚排卵时间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

    活体珊瑚共生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535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38853.3

    申请日:2009-04-21

    IPC分类号: C12N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体珊瑚共生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高压冲洗海底采集的健康珊瑚后,洗出液依次用直径为300~500μm、40~80μm和15~25μm的尼龙网过滤,所得滤液再140~160g离心4~6分钟、300~400g离心8~12分钟、500~600g离心8~12分钟和1000~1200g离心8~12分钟,离心所得管底沉淀物即为活体珊瑚共生藻。本发明采用过滤海水高压冲洗珊瑚,即不会堵塞冲洗器的出口,又不会影响共生藻的活力。本发明采用优化后的过滤及离心条件,即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珊瑚共生藻量的损耗和活力的降低,又去除掉大量黏液,制备得到纯净的活体珊瑚共生藻,可满足计算共生藻浓度、叶绿素含量、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光照下离体培养等后续实验的材料要求。

    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方法及其造礁石珊瑚幼体附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06168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219217.6

    申请日:2008-11-18

    IPC分类号: A01K67/033

    摘要: 一种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方法及其造礁石珊瑚幼体附着装置,所提出的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方法,是基于造礁石珊瑚幼体附着技术,在珊瑚礁海域的海床放置造礁石珊瑚幼体附着装置,用人工附着基质诱导造礁石珊瑚幼虫附着,之后将附有造礁石珊瑚幼虫的人工基质移植到珊瑚礁退化区域,用来对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本发明所设计的造礁石珊瑚幼体附着装置,由支撑网及其支撑框架构成,在支撑网上安装有多块可拆卸的其基质为陶土或陶瓷材料的附着板,适于造礁石珊瑚幼虫附着并可以进行下一步造礁石珊瑚移植。本发明是目前理想的珊瑚礁补充恢复手段,可有效地在大面积珊瑚礁退化海域恢复珊瑚的生态系统。

    造礁石珊瑚的迁地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7640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28978.3

    申请日:2008-06-23

    IPC分类号: A01K67/033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造礁石珊瑚(Scleratinia)的迁地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将整个珊瑚群体从迁出地采挖出来后,将直径小于25cm的小珊瑚用固化时间30~60分钟的环氧树脂类粘合剂固定在移植板上放入装满海水的暂养箱暂养,暂养箱固定在船上移至迁入地,将直径大于25cm大珊瑚放在水中的网箱内暂养,船到达迁入地后,再将移植板和大珊瑚放入海底固定。本发明在珊瑚迁移的过程中采用了暂养的方法,使造礁石珊瑚不会因为离开水的环境太久而存活率下降或死亡,珊瑚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因而本发明是有效的造礁石珊瑚迁地保护方法。

    一种珊瑚受精卵附着前的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98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10393700.8

    申请日:2011-12-01

    IPC分类号: A01K67/03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珊瑚受精卵附着前的培育方法及培育装置。它是在盛海水容器中设置若干个培育圆管,所述的培育圆管一端用滤网封住,另外一端开口,培育圆管的滤网端朝下,开口端朝上放置于盛海水容器中,再往盛海水容器加入新鲜干净的海水,并保持海水水温为27~28℃,使培育圆管的滤网端在海水中,而开口端露于水面上,使培育圆管中的培育水面面积为176~314cm2,将珊瑚受精卵随海水倒入培育圆管中,每个培育圆管内的珊瑚受精卵数为1000~1500个,经常更换培育圆管和盛海水容器中的海水,以保持培育环境的洁净,珊瑚受精卵若有死亡变白的个体,吸出,如此培养直至珊瑚受精卵发育至浮浪幼虫。利用本发明培育珊瑚受精卵,大大提高能珊瑚受精卵的成活率。

    一种适合长期应用于珊瑚礁区的水下标签以及标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016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29164.8

    申请日:2012-02-09

    IPC分类号: G09F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长期应用于珊瑚礁区的水下标签以及标识方法。它包括标签板,在标签板的一角设有固定孔,在标签板的横向通过线条划分出若干列,每列通过颜色或标识区分开,在标签板的纵向通过线条划分出若干行,列行交叉区域能钻孔。以水下标签的每一列作为一个数位,从右到左分别为个位、十位、百位,依此类推,每列的列行交叉区域能钻孔,不同形状的孔代表不同的数字,每列的孔代表的数字总和与标记信息的所对应的数位数字一致。本发明的标识方法具有更长效的标识期,无需担心沉积物覆盖及污损生物在其表面生长。在辨识过程中,直接从标签表面孔洞形状与个数辨别标签数字,读取的信息准确,减少水下停留时间,节约人力物力,减少工作风险。

    一种构成珊瑚礁生物种类和空间位置的设计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50120.3

    申请日:2011-08-29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G33/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Y02A40/88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构成珊瑚礁生物种类和空间位置的设计模式,其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面:1)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活性珊瑚礁石的选择和空间位置;2)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主要生产者——大型海藻的选择和空间位置;3)小型观赏珊瑚礁生态缸消费者生物的选择和空间位置;4)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有虫黄藻共生的腔肠动物的选择和空间位置;5)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内不建议养殖的生物种类。本发明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功能为设计基础,尽量选择不同生态位的非生物保护名录以及可人工繁殖的珊瑚礁生物,并合理设计不同的空间位置,使小型珊瑚礁生态观赏缸成为一个仿真的微型珊瑚礁,进而使观赏缸具有可观赏性又易健康养殖和维护,并对珊瑚礁破坏程度最小,同时又具合法性。

    活体珊瑚共生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535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38853.3

    申请日:2009-04-21

    IPC分类号: C12N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体珊瑚共生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高压冲洗海底采集的健康珊瑚后,洗出液依次用直径为300~500μm、40~80μm和15~25μm的尼龙网过滤,所得滤液再140~160g离心4~6分钟、300~400g离心8~12分钟、500~600g离心8~12分钟和1000~1200g离心8~12分钟,离心所得管底沉淀物即为活体珊瑚共生藻。本发明采用过滤海水高压冲洗珊瑚,既不会堵塞冲洗器的出口,又不会影响共生藻的活力。本发明采用优化后的过滤及离心条件,即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珊瑚共生藻量的损耗和活力的降低,又去除掉大量黏液,制备得到纯净的活体珊瑚共生藻,可满足计算共生藻浓度、叶绿素含量、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光照下离体培养等后续实验的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