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87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987438.2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浙江海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6 , Y02A4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生态养殖网箱,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海洋养殖网箱不能有效地适应洋流方向变化而导致养殖排泄物泄漏及部分藻类养殖物营养不够的问题。本海洋生态养殖网箱,包括网箱本体和藻类养殖浮架,藻类养殖浮架位于网箱本体的侧部,且藻类养殖浮架与网箱本体之间通过牵引绳相连接,网箱本体的上方固连有制为圆环形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套,牵引绳穿插在藻类养殖浮架上,且牵引绳的两端各连接在一滑套上。当洋流方向发生变化时,洋流推动藻类养殖浮架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藻类养殖浮架始终位于网箱本体的下游位置,能够更好地利用和处理养殖产生的残饵和排泄废物,完善生态养殖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0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398039.2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遵化市卓尚众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佳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液光处理养殖系统及其作业方法。本沼液光处理养殖系统,包括按照处理工艺顺序排列的固液分离池、分解处理池、曝气处理池、酸碱调节池、藻培养池和动物培养池,固液分离池、分解处理池、曝气处理池、酸碱调节池、藻培养池和动物培养池通过连接口依次首尾串连;固液分离池对沼液进行沉淀处理及消毒处理,分解处理池对沼液进行厌氧、好氧分解代谢处理,曝气处理池对沼液进行曝气处理,酸碱调节池对沼液的浓度、酸碱度和营养盐成分进行补充调整,藻培养池内养殖藻类,并利用沼液、沼气对藻类提供养料,藻类净化沼液、沼气,动物培养池内隔离养殖多种水产,以藻类提供主要饲料。本发明形成循环生态的养殖产业,改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10416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264234.1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浙江海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藻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采集海藻的人工藻礁,包括主礁体、设在主礁体周围的若干辅礁体,所述辅礁体的内部设有养殖网箱,所述主礁体内设有储气腔,所述主礁体侧面设有若干活塞腔,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活塞腔的内端与储气腔连通,所述主礁体侧面还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气管,气管的外端设有浮球,浮球上设有与气管连通的气嘴,气嘴上设有密封套,所述主礁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环形凸台,相邻的环形凸台之间围成培养基储放槽。主礁体养殖海藻,养殖网箱养鱼,功能多样,同时海藻采集非常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844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263977.7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浙江海洋学院
IPC: A01G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藻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浮藻礁结构,包括藻礁基体、若干辅助礁基,藻礁基体底部设有若干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金属杆,连接槽的下侧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设有连接环,藻礁基体的侧面设有连接孔,辅助礁基的侧面设有连接柱,连接槽的底部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销孔,连接柱上设有限位孔,销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的上端穿入连接柱上的限位孔内,限位销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辅助礁基的底部与藻礁基体侧面之间通过钢索连接,藻礁基体的内部设有储气腔,辅助礁基的内部设有封闭的空腔。本发明具有在投放初期对海藻幼苗起到保护作用,在海藻处于成熟期后能为海藻提供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便于藻类增殖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4942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973219.4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青岛浩然生态海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胶红藻与海马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池塘准备、亲鱼养殖、育苗培育、幼鱼养殖、饲喂管理、产胶红藻采苗、挂苗、产胶红藻养殖、日常管理。该养殖方法通过利用产胶红藻为海马提供栖息环境,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净化水质能力和调节微生物菌群结构功能,构建生态位和功能互补的大型海藻‑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生态系统,可提高海马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实现海藻‑水产动物之间互惠互利和互补的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73720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75447.X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肇庆高新区小黑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梁树明
IPC: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养殖箱,包括主箱体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主箱体外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箱体的顶部插设有挡板,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一端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挡板的一端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主箱体的外壁上设有与锁紧螺钉对应的螺纹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主箱体的外壁并向内延伸,所述蜗杆延伸的一端和主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本发明同时多出传动机构的设置,使养殖箱内的海藻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保证海藻的生长速率,提升了养殖户的养殖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34777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91108.3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苏州世纪天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海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8 , A01K63/003 , A01G33/00 , A01K61/00 , A01K63/006 ,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滩涂的软体动物自动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还包括藻类培养池、藻类释放系统、进水系统、出水系统、海水模拟系统、喷气系统、控制处理器;所述养殖池内铺设养殖土;所述进水系统与所述出水系统分别设置于养殖池两侧;所述进水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向养殖池内输水;所述出水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从养殖池中抽水;所述控制处理器根据当前潮汐时间控制分别进水系统与出水系统;所述藻类培养池用于培养藻类;所述藻类释放系统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用于将藻类培养池中的藻类释放与养殖池中;所述进水系统与海水模拟系统连接,将人工模拟的海水向养殖池内输出;所述喷气系统设置于养殖池内,铺设于养殖土下,并与控制处理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95457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42567.6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铜仁市凯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 , Y02A40/824 , Y02A40/88 ,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套养小龙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稻田整理、稻田的消毒和施肥、水草的种植、投放螺蛳、苗种放养、水稻栽插和日常管理,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和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922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984949.4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褚方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江蓠与杂交鲍混养的方法,杂交鲍的密度为400只/池,绳江蓠的密度为39.36g/m3,养殖池的规格为180cm×150cm×130cm。所述杂交鲍为皱纹盘鲍与盘鲍的杂交后代,杂交鲍采用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为43.5cm×33.5cm×14cm,每笼40只,每5个养殖箱捆在一起,称为一串,每串200只。所述养殖箱放置到海藻培育池中,每池放两串鲍笼。养殖杂交鲍一个星期后,开始引进海藻进行混养,海藻用网罩悬养于池面中央,与鲍笼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杂交鲍食用养殖海藻。本发明研究了我国常见的大型海藻绳江蓠与皱纹盘鲍和盘鲍的杂交鲍进行混养的方法,对海藻净化杂交鲍养殖池中的水质以及对杂交鲍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选择大型海藻建立新型有效的鲍健康养殖模式提供必要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91236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983579.2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褚方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栖菜的无性繁殖方法,步骤如下:(1)选择健康的未成熟的羊栖菜,多次洗刷,再用消毒海水冲洗,除去藻体表面寄生的原生动物及附生杂藻,用消毒海水培养一周后,反复洗刷,直至镜检藻体表面无杂藻为止,浸泡于1.5%的KI溶液内10分钟,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用70%的酒精浸泡10s,再用消毒海水冲洗3遍;(2)将处理好的羊栖菜藻体用手术刀片切成2-4mm的切段,培养在含有0.25mg/mL6-BA的PES培养液中,黑暗培养7天;(3)改变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强度10±2µE•m−2•s−1,光周期为16h:8h(Light:Dark)。本发明的无性繁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诱导周期短,为羊栖菜的人工育种及育苗提供技术方法,也为生产制种及扩繁,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