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069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9186.5
申请日:2023-08-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鳞砗磲四碱基重复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所述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提供了1个鳞砗磲的四碱基重复微卫星位点及扩增这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可应用于鳞砗磲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亲权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64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9214.3
申请日:2023-08-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鳞砗磲微卫星DNA分子标记。所述微卫星分子标记包括TS101、TS102、TS103,所述微卫星分子标记TS101、TS102、TS103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本发明首次提供了3个鳞砗磲的微卫星位点及扩增这3个微卫星位点的引物序列和扩增方法,可应用于鳞砗磲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亲权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4185.4
申请日:2023-1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N15/12 ,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须蚶未定种Barbatia sp.xisha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与鉴定引物和方法。所述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第1~11040bp如SEQ ID NO.1所示;第11041~21492bp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鉴定引物包括巢式外围引物和巢式内围引物,其中,巢式外围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巢式内围引物序列如SEQ ID NO.5‑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须蚶未定种Barbatia sp.xisha的壳型鉴定、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提供了一种与线粒体Cyt b相关的DNA条形码鉴定引物及其鉴定方法,为海洋资源的分类和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06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185560.X
申请日:2022-09-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N15/12 , C07K14/435 , A61K38/17 , A61P31/04 , A61P31/10 , C12Q1/688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香港巨牡蛎新型Lectin基因全长序列及其抗菌应用。香港巨牡蛎Lectin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22bp至504bp所示。港巨牡蛎Lectin基因具有抑制病菌的功能,我们通过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利用毕赤酵母对该基因进行蛋白表达,通过纯化获得纯化蛋白,发现该蛋白的具有抑菌功能,将有利于提升养殖贝类的种质创新能力,支撑产业的高效可持续性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246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44721.5
申请日:2021-12-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海岛礁砗磲人工移植的方法。它将金属养殖笼固定于砗磲生长海域的海底,采集珊瑚石,将珊瑚石填充于金属养殖笼中,然后将砗磲放置于珊瑚石之中,外套膜朝上,盖好盖子并锁住,砗磲生长。本发明抗水流、腐蚀、台风等各种能力强;即使在1年后,砗磲在没有相关维护的情况下,其存活率达到60%以上。因此,本专利可以为离大陆很远的岛屿,如在我国南沙、西沙群岛相关岛屿上进行砗磲生态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为砗磲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79554.8
申请日:2021-12-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多种育种技术改良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通过二倍体快速生长系选育、三倍体诱导系构建、四倍体快速生长群系构建、杂交四倍体快速生长系构建、葡萄牙牡蛎三倍体回交改良系规模化生产等技术环节,综合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回交育种技术,获得一种生长更快、育性更差、存活率高、品质好、100%三倍体率稳定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遗传改良新品系。通过本发明获得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遗传改良新品系比未改良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长提高了9.30%~20.18%,产量提高了.89%~24.67%。而且显著降低了可育比例,未改良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繁殖期不育个体比例为0.67%~65.00%,而遗传改良后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繁殖期不育个体比例提高至78.67%~81.67%。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74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675140.4
申请日:2020-07-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红砗磲、无鳞砗磲和砗蚝鉴定的通用单引物、试剂盒和鉴别方法。本发明建立了利用多条下游引物竞争性退火的通用单引物多重PCR检测和鉴别番红砗磲、无鳞砗磲、砗蚝的方法,并经实际样本测试,具有方法简单、结果直观、准确有效、不受环境及发育时期影响、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28774.2
申请日:2021-01-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华南地区耐高盐的杂交牡蛎新品系的培育方法。通过杂种F1的制备;杂种自繁子代F2不同环境效应下表型性状比较、性状分离鉴定、生殖潜力评估、优良分离型筛选;杂种F3不同环境效应下表型性状比较、生殖潜力评估、优良品系确定;杂种F4自繁等技术环节,获得了适应华南地区、并能耐高盐的杂交牡蛎新品系。本发明不同于以往获得的牡蛎杂交新品系,是通过对对杂交F2不同分离型进行持续自繁筛选,筛选出新型杂交新品系,颠覆了传统认为杂交F2分离型都表现出杂交劣势观点;通过环境基因型效应分析,创建了一套新型杂交牡蛎新品系培育方法。本发明获得的杂交新品系,不但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遗传稳定等特点,产量提高了10‑1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49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003197.X
申请日:2020-01-0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唐冠螺幼体制备及培养方法。唐冠螺分布在我国热带及部分亚热带海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螺”之一,也是我国的海洋濒危物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本发明通过亲本暂养促熟、亲本交尾产卵、幼体孵化及其幼体培养技术环节,在陆基生态苗室培养出大量唐冠螺幼体,为今后唐冠螺人工繁育奠定理论实践基础。本发明结合了唐冠螺生态、生理习性、繁育特性,构建了一套高效获得幼体及其培养幼体的技术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本发明解决了国际上尚未攻克唐冠螺幼体制备及培养技术的难题,为今后唐冠螺资源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86286.5
申请日:2020-02-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5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砗磲幼贝中间培育关键技术的丝状藻综合防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砗磲幼贝培养期间采用蓝紫色透光波纹瓦遮光并控制光线波长培养,光照强度范围6000~15000Lux;2)维持砗磲幼贝培养用的海水在正常海水的盐度、温度,并维持海水水体的KH为8-10,pH为8.0-8.5;3)培养期间每周定期往海水中加入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4)当发现培养池中有褐色或绿色藻斑,并且有日渐扩大趋势,往培养池中加入半边莲干品,若发现死亡生物,及时捡出妥善处理。本发明的丝状藻综合防控方法能有效抑制丝状藻爆发,显著提高砗磲幼贝中间培育成功率,其具有成本较低、效果好、容易执行等多个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