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元胺的合成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43457.9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酰胺合成二元胺的方法。具体地,本方法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己二胺:(1)第一步反应:原料己内酰胺和氢气在加氢催化剂上发生脱水反应,得到以环己亚胺和水为主的混合液;(2)第二步反应:以第一步产物经分离后得到的环己亚胺和水的混合液为原料,氨为氨源,在临氢气氛、氨化催化剂上发生氨解反应,生成目标产品己二胺。本发明第一步反应得到的环己亚胺和水的混合液可直接作为原料用于第二步反应,避免了共沸物的分离过程。该方法制备己二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工业前景广阔。

    一种乙烯基酯类化合物多相氢甲酰化反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27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374152.4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相催化反应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固体多相催化剂催化乙烯基酯类化合物氢甲酰化反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固体多相催化剂存在下使乙烯基酯类化合物和CO/H2在反应器中进行所述氢甲酰化反应合成双官能团化醛类产物。该方法使用新型固体多相催化剂,反应工艺及装置简单,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反应活性及稳定性,降低了催化剂同反应物和产物的分离成本,有效提高了乙烯基酯类化合物氢甲酰化反应过程的经济效益。乙烯基酯类化合物氢甲酰化反应产物是合成高值化学品二元醇的重要中间体,采用价廉易得的乙烯基酯类化合物经多相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高值化学品二元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无机铵盐和烯烃多相催化制伯酰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0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325083.3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相催化反应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固体多相催化剂催化无机铵盐和烯烃制伯酰胺的方法。这种用于无机铵盐和烯烃制伯酰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固体多相催化剂,其由金属组分和有机配体聚合物组成,其中所述金属组分是金属Fe、Co、Ni、Cu、Mo、Ru、Rh、Pd或Ir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是含有乙烯基官能团化的膦配体单体经溶剂热聚合方法生成的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所述的金属组分与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骨架中的P原子之间形成了配位键,高分散且稳定的存在于有机配体聚合物载体上,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固体多相催化剂存在下使无机铵盐和烯烃在反应器中进行所述合成伯酰胺反应。

    一种烯烃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3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9761.5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醇,具体涉及一种烯烃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醇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催化剂由金属活性组分A、金属活性组分B和有机配体聚合物组成,所述金属活性组分A具有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选自金属Rh、Co、Ir、Ru或F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活性组分B具有醛加氢催化性能,选自金属Pd、Pt、Cu或Ni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是含有乙烯基的有机P配体经溶剂热聚合生成的多孔聚合物。本发明方法通过一种双功能催化剂,反应过程原料转化率和目标产品收率优异,烯烃转化率可以达到95%,高级醇选择性大于90%;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烃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取高价值醇类化学品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费托产物高值化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8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218740.1

    申请日:2019-12-03

    Inventor: 丁云杰 严丽 姜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费托产物高值化利用的方法,包括在固体多相催化剂存在下使费托产物和合成气在反应器中进行氢甲酰化反应,固体多相催化剂由金属组分Rh、Co、Ir或Ru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有机配体聚合物组成,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是含有乙烯基的有机P配体经溶剂热聚合生成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所述金属组分与所述有机配体聚合物骨架中的P原子形成配位键。本发明方法反应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优异,产物醛的正异比高,反应稳定性良好,有效提高煤炭间接液化的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