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6641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80042253.3
申请日:2007-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葛庆杰 , 安德列斯·约瑟夫·哥德巴赫 , 李文钊 , 马宇春 , 徐恒泳
IPC: C07C29/153 , C07C29/1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9/153 , C07C41/01 , Y02P20/52 , C07C43/043 , C07C31/04
Abstract: 一种在一种或多种还原态硫化合物的存在下由一氧化碳和氢生产含氧烃的方法,其中使反应混合物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一氧化碳、氢和一种或多种还原态硫化合物,所述催化剂包含金属和无机半导体氧化物载体,所述金属对于由一氧化碳和氢生产含氧烃是活性的,所述无机半导体氧化物载体能够催化还原态硫化合物的氧化,其中按根据元素硫表示的重量计,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所述一种或多种还原态硫化合物的浓度大于0.5ppm。
-
公开(公告)号:CN1772614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410094644.8
申请日:2004-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D3/04 , B01J23/755 , B01J3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氨分解的氨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制备过程为:将含有Ni、Al或Zr的硝酸盐制成水或乙醇溶液,还可加入助剂La或Ce,用化学计量的碳酸铵或碳酸氢铵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为沉淀剂。将上述两种溶液滴加到同一容器中,控制溶液的pH值在7~10之间。进料完毕后,搅拌老化,分离除去母液,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在400~900℃下焙烧。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氨分解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08C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1136842.X
申请日:2001-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采用含有Cu,Zn和Al或Cu,Zn和Zr或Cu,Zn,Al和Zr的硝酸盐作为催化剂制备的原料,各组份的原子比为Cu/Zn/(Al+Zr)=1/0.4-0.7/0.03-0.3,脱水组分为固体酸,合成组分和脱水组分比例为1∶1-5∶1(重量比)。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重复性好,所制备的催化剂粒度小,比表面高,各组份间接触紧密因而协同作用强,从而使催化剂对二甲醚合成具有较高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050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9112716.1
申请日:1999-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34
Abstract: 一种乙二醇单醚或二乙二醇单醚的合成方法,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按C1~C4的脂肪醇或乙二醇单醚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4~9,催化剂为物料总质量的3%~7%,装入有测量体积流量的装置内,在无氧,70~150℃,0.2~0.3Mpa下反应,催化剂由多孔载体负载杂多酸组成,杂多酸选自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硅钼酸之一种或多种,占催化剂总质量的20~60%,多孔载体选自硅胶、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氢型ZSM-5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二氧化钛之一种。本发明可抑制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设备投资,同时避免产生生产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生产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049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99112715.3
申请日:1999-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34
Abstract: 一种乙二醇单醚类乙酸酯或二乙二醇单醚类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按乙酸与乙二醇单醚或二乙二醇单醚的摩尔比1.1~1.8,乙酸与带水剂的摩尔比0.15~0.3,催化剂为乙酸质量的1.5~6.5%,装入酯化反应器中,加热至110~150℃反应1小时,过滤回收催化剂,滤液精馏;催化剂由多孔载体负载杂多酸组成,杂多酸占催化剂总质量的20~60%,载体选自硅胶、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氢型ZSM-5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二氧化钛之一种。本发明可以抑制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设备投资,同时避免产生生产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生产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69341A
公开(公告)日:2000-10-11
申请号:CN99112828.1
申请日:1999-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料气包括乙烷或炼厂气,与氧气或空气、惰性气体混合,将原料气中的乙烷选择性地氧化为乙烯,其反应温度为700~900℃,反应压力为0.01~1.0MPa,反应气保留时间为0.6~3.5s,C2H6/O2摩尔比=0.8~4,惰性气体含量10~80%体积百分数。本发明可将乙烷热裂解反应由吸热反应变为放热反应,降低能耗,同时显著提高了乙烷单程转化率和乙烯收率,还可通过调节通氧量来克服反应过程中的结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265940A
公开(公告)日:2000-09-13
申请号:CN99112715.3
申请日:1999-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1/34
Abstract: 一种乙二醇系列单醚类乙酸酯合成中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由多孔载体负载杂多酸组成,杂多酸选自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硅钼酸之一种或多种,占催化剂总质量的20~60%;多孔载体选自硅酸胶、气相法生产的二氧化硅、氢型ZSM-5分子筛、活性炭、活性白土、硅藻土、二氧化钛之一种。本发明可以抑制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设备投资,同时避免产生生产设备腐蚀、环境污染、生产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28535A
公开(公告)日:1999-09-15
申请号:CN98113813.6
申请日:1998-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26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火灾报警的乙烯传感器,由透气膜、工作电极、电解液、对面电极、透氧膜透气膜叠合于壳体中构成,工作电极与对面电极间加有恒压源A,在透气膜前附设一氧化碳过滤器,其采用的一氧化碳净化催化剂以CuO2、TiO2、SnO2或MnO2作为载体,Pt和/或Pd贵金属作为活性成分,贵金属含量分别为0.01~5.0%wt;其中电极用贵金属Pt黑催化剂混合,聚四氟乙烯涂覆在聚四氟乙烯透气膜上构成,贵金属含量在40~95%。本发明是一种经济的、适用于煤矿井下大规模使用的,空气或气体中微量(ppm级)乙烯的乙烯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4496A
公开(公告)日:1994-03-30
申请号:CN92109904.5
申请日:1992-09-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冶金工业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含高浓度有机物及氨的工业污水湿式氧化净化催化剂是由贵金属组分(Pt,Pd,Ru,Ir,Rh之一)及稀土元素担载于TIO2上组成,本发明采用双活性组分共浸渍或分浸渍的制备技术。制成的催化剂比单贵金属催化剂氧化活性高,贵金属含量低(0.3~1%重量百分比),能在较高处理空速(2.0时-1)下使用,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98.5%以上,NH3-N去除率达99.6%以上,因此可提高污水净化效率和降低净化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137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810011992.2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实现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水中还原性污染物同时生产氢气的方法,在无氧或含氧量小于10.4mmol·dm-3气氛的密闭体系中和可见光光催化剂如氧化钨基光催化剂的存在以及波长为400-800nm的光照射下实现水体中还原性污染物消除的同时生产氢气。其反应温度为0-99℃,反应压力为-1-3个大气压。本发明与传统的光催化分解水相比:氢气的产量有明显增加;可以有效去除还原能力比水强的水体污染物;能够将可见光光能和还原性污染物的能量转化为未来的能源载体氢气的化学能;由于有利用太阳光为光源的背景而易于实现工业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