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3583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610894192.4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
Abstract: CO的选择性氧化脱除方法、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方法及系统,所述脱除方法采用选自CuO、CeO2、Co3O4、FeOx、NiO、MnOx、VOx、ZnO、La2O3和MoOx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与包含CO、O2和至少一种烃类的混合气体接触反应脱除CO。所述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丙烷选择性氧化反应工序、粗丙烯酸分离工序及尾气处理工序,尾气处理工序包括将尾气经脱水和选择性脱除CO后,循环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工序。所述系统包括尾气处理组件,该组件连接产物分离组件与原料预混组件。本发明选择性脱除尾气中具有较大爆炸风险的CO,保留其中的丙烷和丙烯,对工艺中产生的高CO含量的尾气进行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10894192.4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1 , Y02P20/51 , C07C51/215 , B01D53/864 , B01J23/002 , B01J23/75 , B01J23/83 , B01J2523/00 , B01J2523/17 , B01J2523/3712 , B01J2523/845 , C07C57/04
Abstract: CO的选择性氧化脱除方法、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方法及系统,所述脱除方法采用选自CuO、CeO2、Co3O4、FeOx、NiO、MnOx、VOx、ZnO、La2O3和MoOx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与包含CO、O2和至少一种烃类的混合气体接触反应脱除CO。所述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丙烷选择性氧化反应工序、粗丙烯酸分离工序及尾气处理工序,尾气处理工序包括将尾气经脱水和选择性脱除CO后,循环用于丙烷选择氧化工序。所述系统包括尾气处理组件,该组件连接产物分离组件与原料预混组件。本发明选择性脱除尾气中具有较大爆炸风险的CO,保留其中的丙烷和丙烯,对工艺中产生的高CO含量的尾气进行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丙烷一步氧化制备丙烯酸的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0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1494008.4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系列用于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烷乙烯的钙钛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钙钛矿BaMO3‑δ及BaM1‑xYxO3‑δ(M=Zr或Ce)催化剂用于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烷乙烯,溶胶凝胶法合成的BaMO3‑δ及BaM1‑xYxO3‑δ(M=Zr或Ce)粉体于600‑1000℃静态空气中煅烧得到的钙钛矿材料,钙钛矿材料的尺寸在50‑200nm之间变化。制备的钙钛矿BaMO3‑δ及BaM1‑xYxO3‑δ(M=Zr或Ce)催化剂具有可观的C2选择性和甲烷转化率,优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6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2645.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稳定MOF膜及其制备和气液分离应用。首先在多孔载体上沉积致密MIL‑140s晶种层;随后将其置于含金属源与有机配体的前驱体液,经一定周期的热力学生长,通过金属源与有机配体的配位反应逐渐弥合晶种层间的缝隙,最终形成连续的良好连生的MIL‑140s膜层;气(液)体分离测试表明MIL‑140s膜具有优异的气液分离性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改变热力学生长温度可显著调控优化MIL‑140s膜微介观结构(如晶体取向、膜层厚度、晶间缺陷等),进而改变MIL‑140s膜的筛分通道尺寸及相应的分离体系。上述研究结果有望实现MOF膜的微观形貌和分离性能的定向设计和可控优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84292.4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硫酸锌中稳定ZnOHF保护层的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只引入一种外来离子,即通过电解液调控,在2M ZnSO4中稳定ZnOHF的存在,从而使其协同作用,达到均匀化电场,锌均匀沉积的目的,同时在溶液中保护层也进行不断的修复,从而稳定锌负极的方法。所述电解液溶剂为水,溶质为氟化锌(ZnF2)和硫酸锌(ZnSO4)。所述保护层为氢氧氟化锌(ZnOHF)。所述锌负极包括锌片、锌箔、锌粉、锌网、多孔锌或锌合金。在该电解液与保护层的协同作用下锌负极表现出优异的沉积溶解可逆性,抑制了枝晶生长,析氢反应,减缓了副产物生成。该方法简单、低成本,能够显著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中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07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84899.2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膜的修饰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金属‑有机框架膜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金属‑有机框架基膜,然后利用高温下修饰剂产生的蒸气在膜材料表面组装超分子阵列,得到复合膜材料,该过程不需要溶剂;修饰剂用量少、可多次利用,易于回收;修饰反应后亦无需对基膜进行溶剂清洗。本发明的金属‑有机框架膜在混合气体分离和混合液体分离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07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75461.8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饰的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气体分离应用。通过溶剂蒸汽处理对制备的原始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膜进行可控修饰,增强纳米片膜中相邻纳米片层间相互作用力,抑制大分子气体沿纳米片层间通道通过,以提升分离选择性。原始纳米片膜的制备和修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层状前驱体;(2)结合湿法球磨和超声分散的方法对金属有机骨架层状前驱体进行剥层获得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3)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在多孔载体表面组装为原始的二维层状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膜;(4)通过溶剂蒸汽处理纳米片膜进行修饰。本发明制备的修饰二维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膜具有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42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17218.0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和制备方法。电解液中碳量子点添加剂通过溶剂合成法制备,电解液溶剂为水与耦合碳量子点的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溶质为锌盐(ZnXa),其中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X=Cl‑、SO42‑、NO3‑、CH3COO‑、CF3SO3‑、Cl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锌负极包括锌片、锌箔、锌粉、锌网、多孔锌或锌合金。在该电解液下工作的锌负极表现出优异的沉积溶解可逆性,循环后的锌片表现为沉积致密、无枝晶和副产物的特征。该方法简单、低成本,能够显著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中锌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9955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444095.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反应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二氧化碳分离、甲烷化反应及副产物水及时移除的方法。(1)将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混合导体膜反应器的外侧,氢气通入混合导体膜反应器的内侧;(2)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从混合导体膜反应器的外侧渗透至内侧并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同时产生的副产物水反向渗透排出。本发明利用膜反应器在甲烷化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直接从低纯度的二氧化碳气源中分离出纯二氧化碳气体,用于甲烷化反应,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移除副产物水,打破化学平衡限制,从而达到提高甲烷化反应效率的作用。本发明将分离、反应、副产物移除三个过程耦合在一个膜反应器中,工艺简单,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192405.9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烷氧化脱氢原料预处理与产品气分离工艺耦合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含有重组分的液相乙烷原料送入原料预处理塔实现乙烷与重组分的清晰分割,塔顶富乙烷原料送入乙烷氧化脱氢反应单元;(2)将乙烷氧化脱氢后的产品气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液相送至产品气脱轻塔,气相经增压后与产品气脱氢塔顶气相混合;(3)产品气脱轻塔顶气体送至碳二回收塔,回收气相中的碳二,塔釜液相送至乙烯精馏塔实现乙烯与乙烷的分离;(4)碳二回收塔釜液送至原料预处理塔,实现碳二与吸收剂的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需乙烯冷冻压缩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低、吸收剂损失率低、碳二回收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