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2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8827.1
申请日:2025-03-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传递速率提高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应用,所述甲酸脱氢酶突变体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80%、85%、90%、95%、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为亲本,并且具有对应于SEQ ID NO.1的第262位酪氨酸的定点饱和突变。本发明通过对硫杆菌来源的甲酸脱氢酶进行定点饱和突变,最终获得电子传递速率提高而催化活性保持稳定的TsFDH突变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32786.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电极及制备方法,电化学传感器及用途,D‑2‑羟基戊二酸浓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本发明的酶电极,包括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具有基底以及固定于基底的纳米导电体,其中,所述纳米导电体被D‑2‑羟基戊二酸脱氢酶和电子中介体修饰。本发明制备的酶电极导电性好,对D‑2‑羟基戊二酸灵敏度高,显著降低了D‑2‑羟基戊二酸的检测限,检测范围大幅提高。本发明的包含所述酶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底物专一性强且酶电极过电位低,使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0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26397.7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微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包含重组氢氧化细菌的碳固定系统,以及合成目标产物的方法。本公开提供的碳固定系统对氢原料的利用高,且固碳反应的合成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对单细胞蛋白等目标产物的产率。碳固定系统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原位为氢氧化细菌提供能源,电解反应与固碳反应同步发生,无需气体收集再利用过程,具有成本降低、技术简单、容易控制、安全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6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6696.2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超疏水界面的柔性空气生物阴极、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空气生物阴极的燃料电池,属于生物电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柔性保护膜作为柔性基质,丝网印刷电路作为导线,疏水性多孔基质作为空气扩散模块及集流体,通过‘三明治’结构构建了一种柔性空气基底电极。通过在疏水性多孔基质表面沉积特殊形貌的Pt颗粒形成超疏水特性,然后在超疏水表面固定具有催化氧气还原的酶膜层,从而形成一种含有超疏水界面的柔性空气生物阴极。该生物阴极可用在柔性可穿戴生物燃料电池上,具有高氧气还原电流密度、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本发明制备方法可拓展开发以碳布、碳毡、泡沫金属片等柔性多孔基质电极的柔性空气扩散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5704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25059.1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微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及碳固定系统。本公开提供的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通过选择性加强重组氢氧化细菌中利用氢产生能量的氢元件,和参与合成目标产物的固碳元件,并且对发酵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能够提高重组氢氧化细菌对氢气的利用效率和固碳反应的效率,显著提高对单细胞蛋白的生产速率,得到高产的单细胞蛋白,具有产量高、技术简单、容易控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109488.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00 , G01N27/327 , G01N27/416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酶和电子载体分别与辅酶依赖性酶形成结合物的酶电极和生物传感器。首先将酶与辅酶或电子载体分别进行交联结合,然后一起固定到电极上,当辅酶依赖性酶催化待测物时,辅酶由其氧化态变成还原态,然后经过电子载体,还原态辅酶转成其氧化态,与此同时,电子载体由氧化态变成还原态,根据电子载体的氧化电位设置电压,得到对应的氧化电流从而实现对底物的检测。此生物传感器可有效的避免以往传感器在检测辅酶依赖性酶作为催化剂催化待测物时必须外加辅酶的这一操作,可使检测无试剂化;固定化后的辅酶/电子载体与酶结合物结构稳定、不易流失、可反复使用;并且具有更高的响应值和更灵敏的检测限。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7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480001362.0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电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将糖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有用的电能的能量发生系统、方法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7152.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P19/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外光驱动类囊体膜再生NADH的方法,该方法将菠菜类囊体膜与Ferredoxin:NAD+还原酶进行体外耦联,并通过光能驱动实现NADH再生。该方法与目前报道的辅酶NADH再生方法相比,具有再生方法简单、再生速率快、可操控性强、避免副产物积累、成本较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医药生产、工业制造、高值化学品合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82489.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多酶催化草酸合成甘氨酸的方法,以草酸为底物,在多酶反应体系作用下,进行酶催化反应,生成甘氨酸(Glycine),所述多酶反应体系包括草酰辅酶A连接酶(Oxalyl‑CoA ligase,OCS,EC 6.2.1.8)、草酰辅酶A还原酶(Oxalyl‑CoA reductase,OCR,EC 1.2.1.17)和/或丙氨酸脱氢酶(Alanine dehydrogenase,ALD,EC 1.4.1.1)。本发明中的方法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合成途径简短、可操控性强、转化率高、能避免副产物积累等优点,有利于甘氨酸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3278.2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单细胞蛋白的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的菌株,其中,所述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912。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菌株和/或包括所述菌株的组合物的下述(i)或(ii)中任一应用:(i)在固定二氧化碳中的应用;(ii)在生产单细胞蛋白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菌株生长速度快,可以以二氧化碳为唯一碳源,利用无机盐培养基即可产生大量的单细胞蛋白。因此,本发明的菌株可以实现二氧化碳固定与蛋白质供给的融合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