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0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3471.0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及其在催化合成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型来源假单胞菌属,能够以苏氨酸和对甲砜基苯甲醛为底物,以磷酸吡哆醛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为辅酶,催化得到合成氟苯尼考中间产物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相比于野生型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酶具有更高的活性,能够有效提高转化效率,缩短转化时间。本发明涉及的酶及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污染较小,在氟苯尼考合成中间体的生产中有良好的工业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203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05931.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百葵锐(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1/089 , C12N9/80 , C12P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催化生成辛酰基丙氨酸的酶及其固定化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载体利用固定化技术固定化酰化酶或赖氨酸改造的酰化酶。所述固定化酶稳定性增加,可回收套用次数达20次。本发明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使用有机试剂较少,污染较低,降低对产物纯化工艺的影响,实现生物酶催化剂循环利用,简化后处理工艺,提高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13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080105049.7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皮莉 , 朱程军 , 孙悦 , 林丽春 , 邢盼盼 , 苏海霞 , 陈磊 , 唐鹏 , 王炯 , 左江 , 黄治华 , 李晓波 , 刘梦洁 , 蔡成平 , 胡小蓉 , 王筱蒙 , 杨磊 , 刘莎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改造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与野生型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所述改造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的第771位和/或第931位和/或第943位氨基酸被取代。本发明通过将野生型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定位点突变,所得到的改造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对氨基酸碳流量的代谢有很大影响,利用该改造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的编码基因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可以高效提高氨基酸产量,应用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00402.5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邦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P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合成酶催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制备方法,向酶反应罐中加入去离子水,DL‑对羟基苯海因,酶液,进行反应,并通过微滤膜过滤,蒸发浓缩,活性炭进行脱色,结晶,等工艺,制备得到D‑对羟基苯甘氨酸。本发明通过酶法催化生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一锅酶法催化对羟基苯海因生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通过提升酶的底物耐受性,使得最终产品的收率达到90%以上,并且纯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2722.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湖北远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2‑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苏氨酸和甲酸铵为前体,利用苏氨酸脱氨酶突变体、亮氨酸脱氢酶以及甲酸脱氢酶,进行酶催化反应合成2‑氨基丁酸;其中,与野生型苏氨酸脱氨酶相比,所述苏氨酸脱氨酶突变体具有如下至少一个突变位点:256、257、262、484、488。上述的苏氨酸脱氨酶突变体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和稳定性等优点。由此,采用苏氨酸脱氨酶突变体制备2‑氨基丁酸,可进一步提升2‑氨基丁酸合成的转化率,且生产成本低,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3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36561.2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上海昱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催化和酶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酶体系制备氟苯尼考中间体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一种氟苯尼考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对甲砜基苯甲醛和苏氨酸为原料,以L‑苏氨酸转醛酶和醇脱氢酶为催化剂,在含助溶剂的水溶液体系中反应,得到氟苯尼考中间体(2S,3R)‑对甲砜基苯丝氨酸。本申请开创性地提供一种新的转醛酶与醇脱氢酶双酶体系催化合成(2S,3R)‑对甲砜基苯丝氨酸。跟目前现有的合成路线相比,显著降低了(2S,3R)‑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生产成本,简化了合成工艺,且不积累乙醛等副产物,使其更符合当今绿色工业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7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0302.2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天津凯莱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其中,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包括:(a)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或(b)在(a)中的氨基酸序列的如下至少一个位点:A10、C23、K47、E53、I103、K109、V120、H148、V152、A168、L184、N187、E202、F285、Q287、T321或K328,经过氨基酸突变且具有甲酸脱氢酶活性功能的蛋白质;(c)与(a)和(b)中任一项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甲酸脱氢酶功能的蛋白质。申请的甲酸脱氢酶突变体在极端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及较高的活性,能够较好地用于工业放大,成本低,收率高。
-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1828.5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
IPC: C12N1/21 , C12N15/54 , C12N15/53 , C12N15/55 , C12N15/31 , C12N15/52 , C12N15/70 , C12P13/0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羟色氨酸生产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菌株遗传背景清晰,在5‑羟基色氨酸生产菌E.coli HTP11的基础上异源引入枯草芽孢来源的purFbsuK316Q突变基因,上调了菌株E.coli HTP11的guaB、guaA、gmk、ndk基因的转录水平,异源引入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gapX基因,缺失了芳香族氨基酸内转运蛋白serB、tnaB、aroP基因,上调了内膜外排转运蛋白yhjV基因的转录水平,并电转入pTm‑serB质粒,能够稳定的提供5‑羟基色氨酸的直接前体物5‑羟色氨酸,具有高效的5‑羟基色氨酸输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4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738755.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吉尔多肽生物制药(大连市)有限公司
IPC: C12P13/04 , C07C29/147 , C07C31/125 , C07C17/093 , C07C19/07 , C07C303/28 , C07C309/66 , C07C231/12 , C07C233/47 , C12P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S,4R)‑2‑氨基‑4‑甲基壬酸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目前缺少适合放大合成 (2S,4R)‑2‑氨基‑4‑甲基壬酸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合成通过八个步骤,(1)庚酸与手性辅基(R)‑4‑苄基‑2‑唑烷酮的偶联;(2)手性辅基控制下的不对称甲基化;(3)还原得到相应的醇;(4)醇与甲磺酰氯反应得到相应的甲磺酸酯;(5)甲磺酸酯转化为相应的碘代物;(6)碘代物与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缩合;(7)取代后的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的水解并脱羧;(8)经过L‑AcylaRe酶解拆分得最终产物。通过八步反应得到光学纯度达到99%以上的目标产物。本发明具有高收率,低成本,操作及纯化简便、适合放大合成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