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1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32094.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干旱河谷区域石质边坡植被快速复绿方法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适用于干旱河谷区域石质边坡植被快速复绿方法,收集垫状植被、与秸秆和本地具有一定抗拉伸强度的草本茎叶、定型网共同制作,通过快速复绿装置形成垫状植被毯;再将垫状植被毯铺装于石质边坡。本发明解决了边坡修复中,土层薄、土壤肥力差、积累有机质能力差、工艺复杂等问题,进而导致修复成本高、复绿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09547.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01G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地改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山峡谷区植物篱配置方法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山峡谷区植物篱配置装置,包括配置箱和设置在配置箱底部的车轮,所述配置箱内竖直设置有固定的播种机构和至少一个活动的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外套设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底部铰接有多个插入板,所述插入板的端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连接环连接,两两所述连接环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两两所述活动筒之间通过第二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植物篱形成时间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27301.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IPC: A01G24/40 , E02D17/20 , E02D5/76 , A01G24/28 , A01G24/10 , A01G24/15 , A01G24/23 , A01G24/30 , A01G24/60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复绿用生态毯及复绿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边坡复绿用生态毯,所述生态毯从下至上依次为加固层、蓄水层、基质层和表层,所述生态毯通过线网包裹固定,所述蓄水层和基质层的厚度均为1~3cm,所述生态毯通过生态毯制作装置进行制作,并进行裁剪。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态毯与边坡坡面固定不紧密,甚至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植物无法在坡面生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82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54392.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热河谷区边坡植物快速复绿方法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干热河谷区边坡植物快速复绿方法,将边坡清理后拉上生态网,在网格交叉处通过快速复绿装置挖坑并打入种植槽基质;所述种植槽基质为半圆锥形,基质内预埋固定绳,与生态网固定。本发明能够不受当地恶劣土壤环境及气候环境限制,种植槽基质不仅透气还具有保水保肥性,选择的植物为本地耐贫瘠的乡土植物,此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人工成本,还能够提高边坡植物的快速存活,降低边坡复绿的投资成本,该装置的设置能够快速获得特定形状的种植槽基质,极大的提高了种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34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27394.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地养护领域,提供一种干旱河谷边坡复绿自动简易养护方法及系统,包括在所述干旱河谷边坡复绿前,搜集复绿区域的土壤数据和历史气象资料;根据所述土壤数据和气象资料,选择适合复绿的第一植物,并在边坡上、中、下不同维度均匀铺设所述第一植物;通过相机拍摄所述第一植物的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判断所述第一植物的缺水程度,根据所述缺水程度对所述第一植物补水;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判断所述第一植物的缺肥程度,根据所述缺肥程度对所述第一植物施肥。上述方案可以高效地进行干旱河谷边坡复绿自动简易养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057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310629.6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困难立地植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棘造林的方法及对应的育苗容器。具体技术方案为:整地开沟挖穴,调整好株行距,选择1‑2年生的火棘苗采用丛植方式栽植,栽植好后浇透水在火棘苗基径底部覆好薄膜,后期进行养护管理。在树穴底部开暗沟的方式,收集树穴附近的地表土壤、有机质和杂草作为回填土壤,可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的渗水和蓄水能力,避免树苗积水,提高土壤抗旱保肥能力,提高火棘苗根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0658.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入侵植物清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水生入侵植物清理设备技术领域。该入侵植物清理装置包括船体、容纳组件、上料组件和挤压组件。容纳组件包括分料通道和容纳部件,分料通道,设置于船体,容纳部件包括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的入口分别设有套体,第二网体设有出口,第二网体的出口与第一网体的入口连通,分料通道经由第二网体的入口插于第一网体,套体套设于分类通道的周壁外。上料组件用于将植物送入分料通道。挤压组件用于挤压分料通道中的植物,以使植物进入容纳部件。第一网体和第二网体能够悬浮于水面,而不必如传统的清理方式需要将入侵植物放置于船上,减少了需要转运入侵植物的次数,提高了清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21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448831.0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入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扩散能力评估及预警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包括:数据获取和预处理:收集待测植物的物种分布数据、环境因子数据、生物特征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选择合适的模型模拟待测植物的生态位;建立待测植物生物迁移过程模型;根据生物迁移过程模型,评估待测植物的迁移、扩散能力。本发明首次将物种分布模型的多种算法和生物迁移过程机理模型相结合,提高了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和预警方法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可用于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和预警等领域,有望成为该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7581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29947.4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灭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切割灭除装置,滚轮固定连接在主轴上,主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主轴的一端连接竖直传动带的底部,竖直传动带的顶部通过传动齿轮连接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刀片;滚轮转动时,刀片旋转;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支板和扶手,连接杆位于支板下方,其顶部可转动地连接支板;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运输和易于维护的优点,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推动整个装置,完成固定区域的外来入侵植物的切割功能,提高了便捷性,保留了一定灵活性;本发明还包括两种工作模式:一是滚轮推动模式,二是电机模式,用户可按需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89089.1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入侵植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止入侵植物发芽的方法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阻止入侵植物发芽的方法,将入侵植物刈割并清理后,采用清理装置将地面的种子依次进行清扫、吸附后,再喷洒抑制入侵植物发芽的植物提取液。本发明以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来阻止入侵植物种子的萌发,整个处理过程耗时短,节能环保,无需覆膜,也无需使用化学试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