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89956.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41/02 , H02P21/22 , H02P2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消弧装置及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通过将阻感性元件跨接至两根主轨的膛口处,使得原本膛口开路的主轨通过阻感性元件形成电气连接;当电枢出膛前,阻感性元件与电枢前端的主轨在电路拓扑中作为电枢的并联支路运行,当电枢出膛后,阻感性元件在电路拓扑中作为两根主轨之间的串联支路运行;本消弧方法结合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运行特点,可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出膛时刻的枢轨电流,大幅削减因膛口电弧引起的闪光、声响与冲击,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装置隐蔽性、安全性、寿命等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70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9964.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13/627 , H01R13/62 , H01R13/72 , H01R13/639 , H01R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电连接传动装置,属于电磁发射器的汇流、电连接传动装置领域,包括供电舱舱体、第一下翻门、第二下翻门、下翻门动力装置、第一电缆输送机构、第二电缆输送机构、支架、汇流板、电流换向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等。本发明能够实现数百千安培至数兆安培脉冲大电流的可靠连接,实现系统的轻量化以及多电缆束快速收放,为电源车与电磁发射车之间的快速对接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81138.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F41B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电磁发射系统,包括导向棱电枢及导向槽电磁发射身管,导向棱电枢包括负载段和导向棱尾翼段,负载段与导向棱尾翼段机械连接,在发射过程中不参与电流传导,导向棱尾翼段外侧具有导向棱,发射过程中与导向槽电磁发射身管紧密配合;导向槽电磁发射身管包括两个导向槽轨道和绝缘支撑,导向槽轨道内侧具有螺旋状导向槽,用于在发射过程中引导导向棱电枢进行自旋运动,绝缘支撑位于两个导向槽轨道之间,用于对导向槽电磁发射身管整体结构的支撑。本发明可以在电磁发射过程中,通过导向棱电枢与导向槽电磁发射身管的配合,实现电枢发射过程中及出膛后的自旋,从而提高电枢出膛后的飞行稳定性和发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8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05584.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级联型恒流源拓扑的复合型恒流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控制领域,其中载波信号由N个幅值相同的载波和一个调制波组成,其中,N与电路拓扑级数相同;N个载波分为x组,每组各有y相,即N=x×y;组间的载波信号为幅值相同、相位相同的载波在垂直方向上层叠排列而成,而组内相间的载波信号为幅值相同的载波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一定角度而成,即组间采用载波同相层叠排列,而组内采用载波移相排列,调制波为闭环控制输出信号,其幅值为载波幅值的x倍;x组载波垂直排列后与同一调制波进行实时比较,根据二者大小关系得出电路拓扑中每级级联模块开关管的驱动信号。本发明实现级联型恒流充电电源输出电流自动闭环的恒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7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5880.2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级联型恒流源拓扑的载波层叠调制方法,使用N个幅值和频率相同的三角波在纵轴方向上下连续排列作为载波,与同一调制波进行比较,得到级联型拓扑各个级联模块开关管的开关信号,控制各级联模块按调制出的时序输出电流,实现级联型恒流电源输出电流的稳定。该调制方法下,每级级联模块在电源运行整个时间内只有一部分时间处于开关状态,其余时间处于导通状态,开关损耗降低,提高了电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75414.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的数百kA级脉冲电流旋转传输装置,涉及脉冲大电流旋转传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数百kA级以上脉冲大电流领域。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固定在定子侧的凹槽中,尾端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刷辫固定在定子侧电极上,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前端编织头与转子侧环形电极接触。压力机构固定在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尾部,提供初始高于8kN的高压紧力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与转子侧环形电极紧密接触。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端面滑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数百kA级脉冲大电流放电的旋转传输装置的通路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6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89164.7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电流回路通断转换机构,由底座、支架、液压缸、压块组件和弹簧构成。两个支架相对固定在底座上,液压缸垂直地固定在两个支架上;液压缸的两个液压缸活塞杆各连接有一个压块组件,两个压块组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且能在两个支架之间上下滑动;每个压块组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一端与压块组件连接,另一端与缸筒法兰连接。液压缸可驱动上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阳极板,驱动下部的压块组件接通和断开输入、输出阴极板。本发明利用一个回路通断转换机构能同时实现输入阳极板和输出阳极板的接通以及输入阴极板和输出阴极板的接通,简化了大电流开关的结构,降低了大电流开关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7492.2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轨道发射器电气负载仿真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动生阻抗模型、轨道电感模型、轨道电阻模型、枢轨接触电阻模型、电枢电感模型和电枢电阻模型;动生阻抗模型基于系统的串联回路电流,输出发射载荷位移和枢轨接触压力;动生阻抗模型还基于发射载荷速度以及串联回路电流和轨道电感梯度,获取动生电动势,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中;轨道电感模型基于发射载荷位移调整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电流;轨道电阻模型基于发射载荷位移获取轨道电阻压降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枢轨接触电阻模型基于枢轨接触压力,获取轨道与电枢之间的接触电阻压降并反馈至仿真系统的串联回路。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模拟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动态耦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4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89131.2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塔式旋转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多路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压力机构设置在转子侧。转子侧外侧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外侧电极上端面、转子侧中间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中间电极上端面、转子侧内侧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内侧电极上端面形成接触界面,并通过压力机构使接触界面接触状态良好,保证大电流可靠传输。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转动,接触界面相对滑动,实现多路大电流的旋转传输。本发明为多路负载运动条件下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减小电缆长度、体积和重量,避免电缆非线性扰动,实现负载运动条件下的大电流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89405.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可调的碳刷压紧机构,由与输出极板固连的直角导体、杠杆铰接座、推杆、锁紧螺母、弹簧顶紧螺栓、弹簧、弹簧导向套、杠杆、碳刷盒以及压紧在输入极板上的碳刷构成。弹簧顶紧螺栓通过螺纹拧入弹簧导向套内并压紧弹簧,弹簧的压紧力通过推杆传递给杠杆,杠杆将弹簧的压紧力进行放大传递给碳刷,碳刷被压紧在输入极板上。当输入极板和输出极板有相对转动时,碳刷在输入极板上滑动。增加弹簧顶紧螺栓拧入弹簧导向套内的长度能保持碳刷对输入极板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本发明采用弹簧压力和杠杆机构的组合,既可以增加碳刷的压紧力,为大电流的通流提供条件,又可当碳刷磨损后,调节弹簧压紧力,保持碳刷的压紧力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