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5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9902.6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直线电机初始电气参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包括:将两个相同的脉冲功率模块通过电缆与特种直线电机连接,在t=0时刻,令第一脉冲功率模块内晶闸管导通,在t=t0时刻,令第二脉冲功率模块内晶闸管导通,并测量t0时刻第一脉冲功率模块内电容器电压#imgabs0#与输出电流#imgabs1#,根据膛尾电压波形获得第一电压跃变值#imgabs2#,得到特种直线电机系统初始电感值L0,根据膛尾电压波形获得第二电压跃变值#imgabs3#,得到特种直线电机系统初始电阻值R0;本方法利用换路定则可得到实际工况下的初始电气参数(初始电感与初始电阻),准确反映脉冲大电流条件下的真实电气参数,对提升系统全电路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0013.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式消弧器的动态仿真系统,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包括:运动参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电枢的加速度和位移;主回路电流采样单元;主回路等效单元,用于计算主回路内随主回路电流和电枢位移变化的等效电势;消弧回路互感等效单元,用于计算主回路内随消弧回路电流和电枢位移变化的等效电势;电枢等效单元,用于模拟电枢出膛前后电枢所在支路的电气性能;消弧回路电流采样单元;消弧回路等效单元,用于计算消弧回路内随消弧回路电流和电枢位移变化的等效电势;主回路互感等效单元,用于计算消弧回路内随主回路电流和电枢位移变化的等效电势。本发明可模拟系统实际运行的全过程,准确预测不同条件下并联式消弧器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0830.1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金属化薄膜电热老化试验平台,包括恒温液压箱、拉伸组件、电极组件、绝缘油控制器、气压控制器、测试电源、液压动力件,所述恒温液压箱包括独立的测试腔,拉伸组件与电极组件的底部位于测试腔内,拉伸组件位于电极组件的两侧,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多个电极,多个电极分别与测试电源连接,通过叠加交流、直流、脉冲,模拟真实电压和电流信号;液压动力件能够对金属化薄膜样品产生均匀压力;绝缘油控制器用于加入或排出绝缘油;气压控制器,用于抽真空。本发明还公开金属化薄膜电热老化试验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模拟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实际工况,用于研究金属化薄膜在电热力多物理场联合作用下的老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55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1089413.2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平板式旋转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跨接部件和驱动机构。跨接部件连通转子侧和定子侧,一端固定于与转子侧,另一端沿着定子侧滑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和跨接部件转动,压力执行机构保证跨接部件的跨接触头与定子侧的环状电极的接触状态。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大电流工作过程的电流传输装置,尤其是负载在某一平面内沿圆周运动条件下的大电流旋转传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09880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49477.1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022425 , H01L31/1876
Abstract: 一种晶硅太阳电池贱金属正面电极,该晶硅太阳电池正面电极为贱金属复合电极,底层为阻扩散层镍电极,中层为导电层铜电极,顶层为抗氧化层铝锡电极。制备晶硅太阳电池贱金属正面电极的方法采用纳米镍粉、纳米铜粉、纳米铝粉、纳米锡粉贱金属颗粒替代银粉作为导电功能相,结合玻璃粉和有机载体调控浆料粘结、触变性、流变性性能,在晶硅太阳电池正面依次预置镍浆、铜浆和铝锡浆,依次烘干后制得阻扩散层镍电极、导电层铜电极和抗氧化层铝锡电极,低温烧结后制得镍/铜/铝锡贱金属复合电极,替代贵金属银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2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51094.5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重掺杂发射区和栅线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局域热处理预置浆料的电池表面,一步完成掺杂和烧结两个技术环节,同时获得选择性发射区和栅线电极种子层。后续采用电镀和热退火技术完成制备流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无铅环保、技术流程简单、无需特种设备、产品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25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51094.5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022425 , H01L31/068 , H01L31/1804
Abstract: 一种重掺杂发射区和栅线电极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局域热处理预置浆料的电池表面,一步完成掺杂和烧结两个技术环节,同时获得选择性发射区和栅线电极种子层。后续采用电镀和热退火技术完成制备流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无铅环保、技术流程简单、无需特种设备、产品性能优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4145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177712.7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轻太阳能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阻止过镀的双层薄膜,其紧邻硅衬底前表面的一层为氧化硅或氮化硅薄层,在所述的氧化硅或氮化硅薄层上面的一层为含碳的硅氧化合物薄层,所述的含碳的硅氧化合物薄层中碳的原子含量为5-10%,折射系数为1.3-1.4,厚度为20-200nm。所述的双层薄膜制备方法,在清洗后的硅衬底的前表面沉积氧化硅或氮化硅薄层,再在薄层上喷涂或者旋涂聚硅氧烷基电介质溶液,经退火得到所述的双层薄膜。包括所述的双层薄膜的硅太阳能电池,从其太阳光照射面,即前表面起向下排列顺序依次为:双层薄膜、前电极、n+发射极、p型硅区域、局域背电场p+、背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89956.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K41/02 , H02P21/22 , H02P25/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消弧装置及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通过将阻感性元件跨接至两根主轨的膛口处,使得原本膛口开路的主轨通过阻感性元件形成电气连接;当电枢出膛前,阻感性元件与电枢前端的主轨在电路拓扑中作为电枢的并联支路运行,当电枢出膛后,阻感性元件在电路拓扑中作为两根主轨之间的串联支路运行;本消弧方法结合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运行特点,可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出膛时刻的枢轨电流,大幅削减因膛口电弧引起的闪光、声响与冲击,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装置隐蔽性、安全性、寿命等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6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75414.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1R3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的数百kA级脉冲电流旋转传输装置,涉及脉冲大电流旋转传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数百kA级以上脉冲大电流领域。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固定在定子侧的凹槽中,尾端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刷辫固定在定子侧电极上,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前端编织头与转子侧环形电极接触。压力机构固定在金属纤维编织电刷尾部,提供初始高于8kN的高压紧力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与转子侧环形电极紧密接触。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沿金属纤维编织电刷端面滑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数百kA级脉冲大电流放电的旋转传输装置的通路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