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2017.5
申请日:2022-1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1F17/247 , C01F17/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式碳酸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铈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得到无定型碳酸铈混合液;调节所述无定型碳酸铈混合液的pH后,进行水热陈化,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铈。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控陈化条件,能制备得到形貌规整、分散性好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碱式碳酸铈,同时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或无机添加剂,不会引入杂质离子,也不涉及复杂实验设备的使用,且重复性好,能够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784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602017.5
申请日:2022-1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1F17/247 , C01F17/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式碳酸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铈源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得到无定型碳酸铈混合液;调节所述无定型碳酸铈混合液的pH后,进行水热陈化,得到所述碱式碳酸铈。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通过控陈化条件,能制备得到形貌规整、分散性好且粒径分布均匀的球形碱式碳酸铈,同时制备过程中无需添加有机或无机添加剂,不会引入杂质离子,也不涉及复杂实验设备的使用,且重复性好,能够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9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16461.3
申请日:2024-03-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溶液中稀土离子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稀土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无机络合剂,混合均匀得到料液;2)将料液经过超滤膜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截留液和透过液,步骤(1)中,所述无机络合剂的添加量满足:所述无机络合剂与稀土元素的摩尔比为(5~55):1。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效率高、膜污染程度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为稀土元素的富集回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3613.X
申请日:2024-08-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和条件下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及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或薄膜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将洗涤干燥后的纤维素与亚磷酸酯类离子液体水溶液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溶胀;(2)在一定温度下边脱泡边溶解,将所得离子液体‑纤维素溶液过滤后,采用干喷‑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或采用流延法制备再生纤维素薄膜;(3)对凝固浴的离子液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本方法工艺简单,溶解纤维素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所制备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薄膜具备优异的机械性。为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制备纤维素纤维或薄膜工艺提供了一种温和溶解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2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07514.9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子液体改性的有机气体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气体分离与净化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分压低、传质动力小、捕集难的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有机气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混合配制浸渍液;将分子筛加入到浸渍液中,采用超声辅助溶剂热法进行负载,反应结束后加热浸渍液将有机溶剂蒸发,最后进行干燥。本发明离子液体高度分布在SBA‑15表面,形成含氯有机物选择吸附层,同时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负载量,使离子液体在SBA‑15的孔道内部设计和构筑新型微孔,甚至形成独特的超微孔,离子液体与含氯有机物的多重氢键及卤键作用与微孔‑超微孔结构的耦合效应,可协同强化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捕集。所述吸附材料原料丰富易得,合成过程简单,便于规模化制备,且对低浓度含氯有机物的吸附容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低浓度含氯有机物捕集和净化分离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940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404871.4
申请日:2022-04-18
申请人: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中间相沥青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加氢尾油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及其方法。将加氢尾油在高压釜中预聚合,减压蒸馏脱除轻组分油得到预缩聚沥青;在预缩聚沥青中加入共炭化沥青进行高温高压热聚合,得到中间相沥青。加氢尾油预缩聚后与沥青共炭化,有利于氢转移,能有效调控中间相沥青分子组成和有序结构,增大碳收率。本发明方法中加氢尾油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中间相沥青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制得的中间相沥青软化点260~300℃,中间相含量>95%,具有大广域流线型光学织构,且能作为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前驱体应用在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制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4781.2
申请日:2021-10-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铯分离用普鲁士蓝类似物基复合吸附材料(PBA‑ZIFs)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ZIFs为过渡金属源和结构骨架原位生成普鲁士蓝类似物(PBA),有效解决了PBA在水溶液中易流失、易团聚的问题,同时得益于ZIFs的多孔结构,PBA‑ZIFs复合材料对铯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单一ZIFs和PBA。具体制备过程:将有机配体2‑甲基咪唑(2‑Mim)和金属盐溶液混合,室温搅拌30分钟,离心分离得到ZIFs;将ZIFs超声分散于水溶液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4h,洗涤离心分离PBA‑ZIFs复合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制备过程绿色简单,且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备高效铯吸附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68263.8
申请日:2021-04-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羧酸功能化离子液体高纯净化稀土元素钆的方法,属于离子液体萃取分离稀土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5种具有羧酸官能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CH2)nCOOHpyr][NTf2],n=3,4,5,6,7)为萃取剂,采用离子液体[C4mim][NTf2]、[C4pyr][NTf2]、[C4mim][PF6]为稀释剂,组成对稀土钆具有高选择性分离的离子液体相。以含稀土钆和杂质铝的盐酸水溶液为原料液,通过萃取分离技术实现稀土钆的高纯净化。本发明离子液体相取代了传统的有机溶剂如环烷酸、P507、甲苯等,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该方法对稀土钆的选择性好,铝/钆的分离系数高达253,铝的脱除率为99.9%,离子液体相可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71800.1
申请日:2019-06-28
申请人: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25B3/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的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分别与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磷、十四烷基三己基氢氧化磷合成的芳香酯类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及催化剂,Pb为工作电极、Pt为对电极、Ag/Ag+为参比电极,在H型电解池中进行电化学还原CO2制草酸。该方法具有电流密度大、草酸生成速率快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8332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2834.8
申请日:2016-07-0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B32B33/00 , D06M11/74 , D06M101/32 , D06M101/28 , D06M101/06 , D06M101/30 , D06M101/36 , D06M101/12 , D04C1/02
CPC分类号: B32B33/00 , D04C1/02 , D06M11/74 , D06M2101/06 , D06M2101/12 , D06M2101/28 , D06M2101/30 , D06M2101/32 , D06M2101/36 , D10B2101/12 , D10B2201/01 , D10B2201/02 , D10B2201/04 , D10B2201/20 , D10B2211/00 , D10B2211/02 , D10B2211/04 , D10B2321/022 , D10B2321/06 , D10B2321/10 , D10B2331/02 , D10B2331/021 , D10B2331/04 , D10B2331/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液体碳纳米导电纤维/丝制备远红外发热体的方法及其应用领域。该远红外发热体所用的碳纳米导电纤维主要导电物质为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超导炭黑或者其两者及两者以上的组合。通过对该碳纳米导电纤维/丝进行不同的编排及组合,可制备出使用电压为5-220V,表面发热温度在25-100℃可调,所需功率为2-220w/m2的远红外发热体。该发热体接通电源后可激发导电物质自身发射远红外线从而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该远红外辐射波长范围为3-15μm,为细胞生长所需的最佳吸收波长,属于节能保健型远红外发热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