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745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802500.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碳化铌分布及尺寸的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铸锭或铸坯放入加热炉,在1200‑1260℃均质化处理10h以上;然后直接进行多道次的热变形,单道次的变形量控制在20~30%之间,热加工后水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均质化+热加工的一体化处理工艺,在控制初生碳化铌尺寸和分布的同时,实现了晶粒尺寸的均匀控制。本发明将初生碳化铌调控为球状/椭球状形貌,单颗粒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9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24436.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铅铋)腐蚀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腐蚀耐热合金钢技术领域。该耐热钢化学成分为:C0.08~0.13%,Si 0.70~1.50%,Ni 0.70~1.40%,Cr 7.0~10.0%,Mo 0.50~1.0%,Mn 0.45~0.95%,V 0.10~0.35%,Nb 0.10~0.35%,Fe余量。该耐热钢在液态铅(铅铋)腐蚀时,利用形成的含Si致密氧化层,显著提高合金钢的耐液态铅(铅铋)腐蚀性能;此外通过调整Ni、Mn、Mo等元素,平衡合金钢的铬镍当量从而获得完全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并含有大量的碳化物,保证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0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427663.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调控高硅高铬耐热钢中δ铁素体的方法,属于核用耐热钢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对Si大于0.8%且Cr大于10%耐热钢在制备过程中进行δ铁素体调控,本发明通过成分和加工工艺协同调控减少δ铁素体,对铸态、均质化态、热加工态和正火态四个阶段组织中δ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分阶段提出了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实现了材料终态组织中δ铁素体的大幅降低或消除。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常规成分调控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不利影响,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高硅高铬耐热钢。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73978.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均质化方法,属于耐腐蚀耐热合金钢技术领域。该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的化学成分为:C 0.08~0.13%,Si 0.70~1.50%,Ni 0.70~1.40%,Cr 7.0~10.0%,Mo 0.50~1.0%,Mn 0.45~0.95%,V 0.10~0.35%,Nb 0.10~0.35%,Fe余量;其均质化工艺为:将冶炼浇铸的钢锭放置在1100~1180℃的高温下,保温4~48h,均质化后采用0.2~0.5℃/min的速度进行缓冷,当温度达到200℃以下时,方可出炉冷却。经上述均质化处理后,该耐热钢中的δ铁素体得到完全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5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02500.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碳化铌分布及尺寸的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将铸锭或铸坯放入加热炉,在1200‑1260℃均质化处理10h以上;然后直接进行多道次的热变形,单道次的变形量控制在20~30%之间,热加工后水冷至室温。本发明通过均质化+热加工的一体化处理工艺,在控制初生碳化铌尺寸和分布的同时,实现了晶粒尺寸的均匀控制。本发明将初生碳化铌调控为球状/椭球状形貌,单颗粒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2972.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均质化处理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Nb:0.4‑1.5%;C:0.04‑0.15%;Nb/C≥8;Ni:8.0~15.0%;Cr:16.0~20.0%;Mn≤2.0%;Si≤1.0%;Mo≤3.0%;Fe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为余量。将铸锭或铸坯放入加热炉,装炉温度小于700℃,随后加热至1240‑1260℃,保温时间≥20h。均质化处理结束后,直接进行热加工或随炉冷却至850‑950℃后空冷。本发明可同步改善铸坯中初生碳化铌形态和消除δ铁素体,提高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为高性能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板材、管材等产品的制备提供优质铸锭或铸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724436.5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铅铋)腐蚀的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腐蚀耐热合金钢技术领域。该耐热钢化学成分为:C0.08~0.13%,Si 0.70~1.50%,Ni 0.70~1.40%,Cr 7.0~10.0%,Mo 0.50~1.0%,Mn 0.45~0.95%,V 0.10~0.35%,Nb 0.10~0.35%,Fe余量。该耐热钢在液态铅(铅铋)腐蚀时,利用形成的含Si致密氧化层,显著提高合金钢的耐液态铅(铅铋)腐蚀性能;此外通过调整Ni、Mn、Mo等元素,平衡合金钢的铬镍当量从而获得完全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并含有大量的碳化物,保证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0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427663.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调控高硅高铬耐热钢中δ铁素体的方法,属于核用耐热钢生产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对Si大于0.8%且Cr大于10%耐热钢在制备过程中进行δ铁素体调控,本发明通过成分和加工工艺协同调控减少δ铁素体,对铸态、均质化态、热加工态和正火态四个阶段组织中δ铁素体的含量和形态分阶段提出了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实现了材料终态组织中δ铁素体的大幅降低或消除。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常规成分调控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不利影响,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高硅高铬耐热钢。
-
公开(公告)号:CN119260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4934.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合金箔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箔材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对微米尺度(30~80μm)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箔材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其流程为:焊接前对母材、衬垫等进行化学清理→组对、装夹→抽真空→进行电子束焊接→在真空腔室冷却,并对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成型良好、无气孔、裂纹的优良焊缝,并且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可达母材抗拉强度的95%以上。本发明不仅能够使焊接稳定、焊缝宽度均匀、飞溅小并且收弧饱满,而且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具有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861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75052.2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铝导体线材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导工业纯铝细线的制备方法。将纯铝锭依次经过锻造、轧制、一次拉拔、低温退火和二次拉拔,获得超高强‑高导工业纯铝细线。本发明在不改变成分的前提下,通过对铝线晶粒尺寸的调控实现了铝线强度的提高,主要通过两次拉拔,并在一次拉拔和二次拉拔中间进行低温退火的工艺,实现了纯铝细线内径向晶粒尺寸的细化,提高了纯铝细线的强度。与现役纯铝线相比,在导电率相同的情况下,强度明显提高,提升了铝线的服役安全性。另外,本发明无需外加其他合金元素,所以具有附加成本低的显著优势,操作工序简单,利于工业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