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209659.2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紧固件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合金化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C:0.05~0.12%;Si:1.0~4.0%;Mn:0~2.0%;S:0~0.005%;P:0~0.01%;Cr:12.0~18.0%;Ni:7.0~15.0%;Nb:8×100C~1.0%;O:0~0.003%;N:0~0.03%;Fe余量。在上述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强固溶强化的Si、Mo、W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或加入适量C、Nb和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并通过形变强化和随后的热处理组织调控技术,形成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共同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从而提高紧固件材料在高温长时服役下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09659.2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紧固件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合金化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C:0.05~0.12%;Si:1.0~4.0%;Mn:0~2.0%;S:0~0.005%;P:0~0.01%;Cr:12.0~18.0%;Ni:7.0~15.0%;Nb:8×100C~1.0%;O:0~0.003%;N:0~0.03%;Fe余量。在上述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强固溶强化的Si、Mo、W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或加入适量C、Nb和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并通过形变强化和随后的热处理组织调控技术,形成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共同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从而提高紧固件材料在高温长时服役下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209665.8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3/04 , C21D8/06 , C21D6/00 , B21C3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用奥氏体不锈钢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紧固件用耐液态铅铋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钢的化学成分为:C:0.06~0.12%;Si:2.0~3.0%;Mn:0~1.0%;S:0~0.005%;P:0~0.01%;Cr:13.0~17.0%;Ni:8.0~15.0%;Cu:0~1.0%;Mo:0.5~2.0%;Nb:8×100C~1.0%;O:0~0.003%;N:0~0.03%;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组织调控,获得了同时具有高的热强性、高的持久抗力、优异耐铅铋腐蚀和优异抗应力松弛的紧固件用奥氏体不锈钢,该不锈钢可用于核能领域面临高温铅铋腐蚀环境的新型紧固件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1043920.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B23K35/30 , B23K9/167 , C22C38/02 , C22C38/22 , C22C38/44 , C22C38/26 , C22C38/48 , C22C38/24 , C22C38/46 , C22C38/04 , C22C38/38 , C22C38/58 , C21D9/50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液态铅(铅铋)腐蚀的铁素体‑马氏体钢焊丝及其应用,属于金属焊材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比计,该焊丝化学成分为:C:0.06%‑0.15%、Cr:8.0%‑12.0%、Si:0.55%‑1.50%、Ni≤1.5%、Mo:0.4%‑1.4%、N:0.02%‑0.10%、Nb:0.02%‑0.15%、V:0.10%‑0.30%、Mn:0.50%‑2.00%、Cu≤0.08%、Co≤0.06%、P≤0.02%、S≤0.02%、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焊丝适用于液态铅(铅铋)冷却快堆铁素体‑马氏体钢部件的焊接,焊接过程,飞溅小,过程稳定,工艺性能好。采用本发明耐液态铅铋腐蚀铁素体‑马氏体钢焊丝焊接后可获得符合液态铅铋冷却快堆性能要求的焊缝。
-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09665.8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3/04 , C21D8/06 , C21D6/00 , B21C3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用奥氏体不锈钢结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紧固件用耐液态铅铋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钢的化学成分为:C:0.06~0.12%;Si:2.0~3.0%;Mn:0~1.0%;S:0~0.005%;P:0~0.01%;Cr:13.0~17.0%;Ni:8.0~15.0%;Cu:0~1.0%;Mo:0.5~2.0%;Nb:8×100C~1.0%;O:0~0.003%;N:0~0.03%;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和组织调控,获得了同时具有高的热强性、高的持久抗力、优异耐铅铋腐蚀和优异抗应力松弛的紧固件用奥氏体不锈钢,该不锈钢可用于核能领域面临高温铅铋腐蚀环境的新型紧固件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2972.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均质化处理方法,属于奥氏体不锈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的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为:Nb:0.4‑1.5%;C:0.04‑0.15%;Nb/C≥8;Ni:8.0~15.0%;Cr:16.0~20.0%;Mn≤2.0%;Si≤1.0%;Mo≤3.0%;Fe及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为余量。将铸锭或铸坯放入加热炉,装炉温度小于700℃,随后加热至1240‑1260℃,保温时间≥20h。均质化处理结束后,直接进行热加工或随炉冷却至850‑950℃后空冷。本发明可同步改善铸坯中初生碳化铌形态和消除δ铁素体,提高含铌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塑性,为高性能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板材、管材等产品的制备提供优质铸锭或铸坯。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5951.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板体,设置在壳体内,每个板体内部形成有流道,流道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多个管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外部流体连通,每个管体均设置在两个板体之间并沿板体的表面延伸,使管体中的流体能够与流道中的流体发生换热,管体与板体形成的间隙中填充有气体;监测件,监测件被设置成监测间隙中的气体压力,以监测管体和流道中的流体泄露情况。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应堆的换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45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113470.9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计量固体变形的设备。为解决现有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没有考虑到辐射防护问题,无法实现对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测量顶块和千分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测量顶块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在测量顶块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挡板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的试样卡座;当测量推杆被推动时千分表的测头能够与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解决了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过程中的辐射防护问题,实现了远距离的直接测量,操作和使用十分便捷,且设备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45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3470.9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计量固体变形的设备。为解决现有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没有考虑到辐射防护问题,无法实现对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测量顶块和千分表;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测量顶块前端结构为多个锥端对齐的顶锥,后端设有测量推杆;在测量顶块的顶锥前方设有挡板,挡板朝向顶锥的一面设有带有卡槽的试样卡座;当测量推杆被推动时千分表的测头能够与冲击试样的侧膨胀部位相接触。本发明的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装置解决了放射性冲击试样侧膨胀量测量过程中的辐射防护问题,实现了远距离的直接测量,操作和使用十分便捷,且设备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9084.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池式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内筒体,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适用于放置反应堆堆芯以及壳程介质,内筒体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壳程介质入口,壳程介质入口适用于通入被反应堆堆芯加热后的壳程介质,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壳程介质出口,其中,壳程介质为液态金属;外筒体,套设在内筒体,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环状空间;多个螺纹管,设置在环状空间内,螺纹管包括设置在下方的管程介质进口和设置在上方的蒸汽出口,其中,螺纹管内自下而上流动的管程介质与壳程介质进行逆流换热变成蒸汽从蒸汽出口流出;以及泵送组件,与壳程介质入口连通,泵送组件适用于将被反应堆堆芯加热后的壳程介质从壳程介质入口泵送到环状空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