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0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69628.7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力腐蚀、腐蚀疲劳与断裂韧性等裂纹扩展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苛刻腐蚀环境紧凑拉伸试样裂纹长度原位监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将两个T型连接组件的短边固定在CT试样中心裂纹口两侧位置,将T型连接组件的长边头部插入转向方块一侧的通孔,转向方块另一侧的分离式欧姆夹夹持位移传递杆,位移传递杆上端部螺纹连接感应铁芯插入高温高压釜盖上面的LVDT中,在高温高压釜盖上面通过螺纹硬密封连接隔套,隔套外侧配置水冷套,LVDT通过螺纹及密封垫圈与隔套上端连接,LVDT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本发明利用柔度法拟合获得CT试样裂纹口张开位移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即可原位监测CT试样在苛刻腐蚀环境中的裂纹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9613.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拉伸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在薄壁包壳管两端插入端塞,将上底座、下底座及夹头与包壳管两端装配,夹头放置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中心的圆形通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夹头的中心孔,上底座和下底座侧面拧上水平螺杆,通过拧紧水平螺杆挤压夹头。上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转接头螺纹连接装配,下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样品台螺纹连接装配,形成包壳管的稳定夹持系统。加载轴的上端部与拉伸试验机连接,加载轴的下端部插设于转接头上端面开设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转接头。本发明所需试验空间小,夹持稳定,安装方便,适用于开展实际燃料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评估其液态铅铋拉伸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015865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3104181.1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夹具。在薄壁包壳管两端插入端塞,将上底座、下底座及夹头与包壳管两端装配,夹头放置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中心的圆形通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放置于夹头的中心孔,上底座和下底座侧面拧上水平螺杆,通过拧紧水平螺杆挤压夹头。上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转接头螺纹连接装配,下底座通过竖直螺杆与样品台螺纹连接装配,形成包壳管的稳定夹持系统。加载轴的上端部与拉伸试验机连接,加载轴的下端部插设于转接头上端面开设的螺纹孔内并通过螺纹连接转接头。本实用新型所需试验空间小,夹持稳定,安装方便,适用于开展实际燃料包壳管液态铅铋拉伸试验,评估其液态铅铋拉伸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015912U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23104164.8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腐蚀、腐蚀疲劳与断裂韧性等裂纹扩展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苛刻腐蚀环境紧凑拉伸试样裂纹长度原位监测系统。将两个T型连接组件的短边固定在CT试样中心裂纹口两侧位置,将T型连接组件的长边头部插入转向方块一侧的通孔,转向方块另一侧的分离式欧姆夹夹持位移传递杆,位移传递杆上端部螺纹连接感应铁芯插入高温高压釜盖上面的LVDT中,在高温高压釜盖上面通过螺纹硬密封连接隔套,隔套外侧配置水冷套,LVDT通过螺纹及密封垫圈与隔套上端连接,LVDT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柔度法拟合获得CT试样裂纹口张开位移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即可原位监测CT试样在苛刻腐蚀环境中的裂纹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947509.2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连接装置及管式连接炉,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支撑管、设置在支撑管内的定位机构、设置在支撑管内并连接定位机构一端的隔热机构、连接隔热机构并密封在支撑管的第一端端口处的冷却机构、依次连接冷却机构的第一密封夹紧机构和换气机构、设置在支撑管内并位于定位机构相对另一端的加压机构;换气机构、第一密封夹紧机构、冷却机构以及隔热机构中设有依次连通且用于包壳管穿设其中的定位通道,定位机构上设有与定位通道相连通且用于包壳管容置并定位其中的定位槽;加压机构在定位机构的相对另一端,将端塞压至包壳管的端口上。本发明用于将端塞压至包壳管上,后续通过加热等能够成功烧结连接包壳管和端塞。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65156.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钎料及其制备方法、碳化硅包壳连接方法,连接钎料包括原料如下:前驱体、玻璃粉体以及有机溶剂;所述前驱体和玻璃粉体的质量比为90~98:2~10。本发明的连接钎料,用于碳化硅包壳连接,其中的玻璃粉体形成的玻璃添加相与碳化硅的润湿性好,连接强度高;玻璃粉体比例可调,使得玻璃添加相的热膨胀系数可调,连接后接头的应力可控;能够实现较厚的致密连接层,有利于工程装配且气密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70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262850.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包壳及其钎焊连接方法,碳化硅包壳的钎焊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Al和Si作为连接材料,将连接材料设置在相适配的包壳管和端塞之间,形成具有Al/Si/Al三层结构的中间连接材料,与所述包壳管和端塞形成待连接组件;S2、将待连接组件置于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钎焊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材料形成连接层,将所述包壳管和端塞连接为一体。本发明的碳化硅包壳的钎焊连接方法,基于钎焊连接方法,采用Al和Si作为连接材料,在包壳管和端塞之间形成具有Al/Si/Al三层结构的连接层,实现SiC包壳的高强、可靠连接,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以及抗水热腐蚀性能,从而满足核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2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7559.9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结构燃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第一燃料原料与第二燃料原料,在80MPa~350MPa压力下压制,制备复合结构燃料的芯体;取第三燃料原料在5MPa~80MPa压力下压制,制备复合结构燃料的外层;合芯体与外层,使外层包裹芯体,制备预制复合结构燃料;对预制复合结构燃料进行烧结处理。上述复合结构燃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内层芯体采用较大成型压力,外层采用较小的成型压力,调控内外层材料的收缩率,配合烧结处理减少内部的收缩,增大外圈的收缩,从而使复合结构燃料中外层与内部芯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24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324571.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径向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端部件、顶杆、加载头和软质的容纳有液体的囊体,囊体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以通过端部件堵住待测管材的一端,囊体的封闭一端伸入待测管材另一端并与端部件连接,顶杆的一端可轴向活动地从囊体的开口一端伸入其中,加载头连接顶杆另一端,并带动顶杆轴向活动,压缩囊体中的液体,使囊体膨胀并径向作用于待测管材内壁。该管材径向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巧妙的将轴向载荷转化为径向载荷,测试待测管材的径向疲劳性能;该管材径向疲劳性能测试装置能通过改变囊体材质和其中的液体种类,可实现不同温度下的待测管材径向循环载荷加载,获得待测管材径向疲劳性能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7594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14203.6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陶瓷连接方法及碳化硅包壳,碳化硅陶瓷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液态的聚碳硅烷作为前驱体,加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S2、将固化后的聚碳硅烷进行加热预处理,形成前驱体粉体;S3、将所述前驱体粉体和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浆料;S4、将所述浆料涂抹于相适配的SiC包壳管和端塞之间,形成三明治连接结构;S5、将所述三明治连接结构进行高温固化裂解处理,使所述浆料形成紧密连接在所述SiC包壳管和端塞之间的连接层。本发明的碳化硅陶瓷连接方法,实现SiC包壳与端塞在低温(≤1500℃)、无压下高强连接,无需加入填料,减小中间连接层气孔缺陷,提高形成的接头气密性;连接工艺简单,连接工艺对设备要求低,降低成本。
-
-
-
-
-
-
-
-
-